張咪樂
(西安郵電大學,陜西 西安 710121)
項目實施的前半年,在微信公眾號上創立“心畫映像”,以這個公眾號為平臺進行與在校大學生的聯系,“心畫映像”定期推文,推出學習性產品。項目實施一年后,因考慮到“我在校園”小程序上覆蓋了全部學生,因此我們轉換了平臺,在“我在校園”小程序中設立了調查問卷,并以此調查問卷的結果為參考,把上面需要幫扶的學生作為重點關注的對象,定期與他們進行面對面的交流、談心談話或團體輔助。項目實施兩年后,我們把線上小程序的推廣和線下面對面溝通的模式相結合,通過大數據分析出大學生常見的心理問題,針對不同的心理問題制定不同的解決辦法,從而在心理疾病尚未爆發的時候就做出危機干預。
創造性地將微信小程序作為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手段,不僅切實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實效性,而且會有效促進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
1)初期建立的公眾號,吸引了部分在校大學生。以“心畫映像”這個公眾號為平臺進行與在校大學生的聯系,公眾號定期推文,推出學習性產品。心畫映像作為主打產品,以漫畫與短文字相結合的方式,推出心理名詞解釋、社會熱點人物心理分析、暖心勵志的簡短動畫等。
2)“我在校園”小程序的開發,覆蓋了全校百分之九十九的學生,利用這個小程序來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在校園”小程序依托于微信平臺,創造了健康管理、問卷、定位和通知等模塊,這些模塊的設置有很多實際功能,其中最主要的功能就是可以協助輔導員實現一個快捷、高效的管理。而這種管理也為我們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一個好的幫助,使我們可以更快速的定位到需要幫助的學生,并從他們的記錄里面觀察到之前一段時間他們的學習、生活狀態。
1)結合時下熱點、重點,做最貼近學生閱讀習慣的內容。推送的內容里面對于熱門心理名詞解釋、社會熱點案件人物心理分析、心理學專業書籍共讀等均設有專欄,且結合現代年輕人的閱讀方式,一改往日苦澀乏味的長篇大論,采用以圖為主、以話為輔的表達手段,讓心理學知識變得親切有趣。且對于心理學書籍的共讀,也配備了音頻帶讀、視頻傳遞信息等方式來分享,做到文、畫、音三者精密結合。這種形式這種形式是緊貼學生閱讀習慣、口味的,可以取得較好的效果的。
2)搭建了一個線上和線下齊抓手、共協作的模式,使不同類型的學生在碰見問題的時候都有處可尋。我們把線上小程序的推廣和線下面對面溝通的模式相結合,首先我們通過大數據分析出大學生常見的心理問題,針對不同的心理問題制定不同的解決辦法,從而在心理疾病尚未爆發的時候就做出危機干預。為用戶提供一個傾訴煩惱的平臺,咨詢團隊有專業的心理咨詢師及應用心理學在讀研究生,對線上的困惑及時的回復。它也是我們所提出的“咨詢分步化”的第一步,目的是解決不開心。
1)存在的問題。首先,現代網絡社會的一個最大特點就是它的虛擬性,即它并不是一個真實的社會。而微信作為網絡里應用最為廣泛的社交軟件也并沒有逃脫網絡的這一特點,微信里面傳播的內容和交流也都可以作假,所以網絡社會的這個特點造就了使用者缺乏敬畏,他們在真實人生中受到法律法規的約束,受到道德的譴責,但一旦進入網絡,利用這個虛擬的身份,他們就可以散播很多虛假的、不負責任的言論,從而導致整個網絡環境交流內容和傳播內容的失真。我們發現這些過度沉迷于這種方式的大學生,會導致他們發展成越來越內向、孤僻的性格,從而影響到大學生的正常發展和培育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其次,由于缺乏專業的工作人員,內容更新速度慢且比較單一,我們需要借助更多的力量構建完備的心理專業人才體系。平臺的搭建只是第一步,怎樣借助于這個平臺更好的做學生管理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就需要我們有一支過硬的團隊。心理學是一門很深奧的學科,沒有經過深入研究斷不可貿然做咨詢,也就不能真正幫助到學生,這也是我們目前碰到的亟待解決的問題。最后,線上心理咨詢雖然一定程度上讓部分學生勇敢的跨出去,主動面對自己的問題,但僅僅依靠線上的溝通是不夠的,很多時候甚至會影響我們對事情輕重程度的判斷,要結合線下面對面的交流才可以做出真正客觀的判斷。網絡畢竟只是交流的一種方式,對比真實面對面的交流,它喪失了互動性、流動性、及時性。有的時候,隔著冰冷的屏幕,感受不到對方的語氣,也會影響對這件事情的判斷,把這件事情看的過重或過輕,都不利于我們下一步的幫撫。
2)下一步工作計劃。第一,現如今高進低處是中國各個高校幾乎都會面臨的問題。中國的應試教育很殘酷,中國學生從很小開始就面臨各種各樣的競爭,苦不堪言。而這就使所有中國人一直有一種錯誤的觀念,那就是:只要考上大學,就可以好好輕松四年了。這樣明明培養的很優秀的高中生在進入大學后玩了四年,就廢了,不僅最基本的專業知識沒有掌握,而且也沒有培養出自己良好的學習能力。這一問題正是大學生缺乏正確認識和自我控制能力導致的。針對這一問題,就需要引導學生建立正確的認識和掌握自我教育方法。作為當代的大學生,必須要學會自我教育,從而獲得辨別正確和錯誤的思想觀點的能力,要從各類繁雜的信息中汲取積極的能量,自覺消除負面消息造成的影響。第二,針對推送內容單薄的問題,我們將充分利用各種資源,邀請優秀心理學教授,對大學生進行授課,力求提高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當我們小程序的運營漸漸走上正軌,有了一定的影響力后,我們可以邀請全國優秀的心理學教授,在線上對大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網絡直播授課。通過網絡授課,為大學生普及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識。第三,設立線下心理咨詢服務。我們將與更多專業的心理咨詢師達成合作意向,以我院為首,在全校各院安排設立線下咨詢與服務點。“我在校園”小程序是我們了解大學生心理動態的一個窗口,這個窗口使我們可以很方便的掌握大學生的心理狀況,但網絡畢竟只是一個媒介,面對面的交流溝通才是真正解決心理困惑的良藥。因此,我們要以學院為單位,設立線下的心理咨詢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