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星
(新鄉市第十中學,河南 新鄉 453000)
今天的圖書館已不僅僅是藏書館,而是一個多功能的教學館、學習館。作為學校信息文化中心和“書香校園”的主陣地,圖書館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而且在很大程度上體現了學校文化的深刻內涵。從圖書館的角度看,建設“書香校園”的過程實質上是為求知者營造良好讀書氛圍的過程,是培養每一位學生良好讀書習慣、激發學生讀書欲望的過程,是為廣大讀者提供良好文獻資源、滿足服務需求的過程,是通過將厚重、穩定的知識資源平臺轉化為先進、豐富的思想平臺的過程。
我們知道,學生的知識三分在課內,七分在課外。課外閱讀活動是學校各學科的延伸和發展,與語文課互相聯系,互相促進。它一方面是學校課外活動的組成部分,另-方面又是提高學生綜合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課改的核心理念就是“以人為本,關注人的發展”。而閱讀關注的就是人的發展,閱讀,就是為了學習與傳承人類經典文化。由于閱讀具有思想重構的作用,因此,在建設“書香校園”這-理念的引領下 ,學校伴隨著新課改的層層深入而發生質的飛躍,凸顯辦學特色,體現優質教育,形成教育品牌,走出一條新課程改革校本化的成功之路。
在具體實踐中,我們采取了以下幾項具體措施
營造書香校園,倡導讀書人生。用書籍開啟智慧,讓智慧點亮人生。讓學習成為終身的必需,讓閱讀成為永遠的習慣。打造書香校園,立體推進閱讀,著重從環境的設計、課程的設置、評價機制的建立、讀書活動的常態開展等方面入手,營建一種舒適溫馨的閱讀環境:開設一門閱讀引領的課程,建立一套閱讀評價機制,開展創新讀書活動。主要舉措包括:1)建設書香班級,打造書香班級文化,展示閱讀成果。2)建立教師讀書沙龍,增強教師儒雅氣質。3)組建家庭閱讀共同體(走進社區、親子閱讀)。4)開展圖書漂流、好書推薦等豐富多彩的讀書活動,讓書香溢滿校園。提高了師生素質,讓閱讀真正成為師生的生活方式,通過實踐,教師的專業發展得到了提升,學生的儒雅氣質逐漸彰顯,可以說,如今閱讀真正成了師生的生活方式,更可喜的是,書香家庭的評選活動,帶動了家庭中的親子共讀,家長們支持孩子買書的熱情高漲。
開發學科整合課,推廣大閱讀理念,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通過與科學、歷史、心理、語文、數學等學科進行橫向聯系,充分利用學科教師的力量推廣閱讀,共同為學生搭建閱讀平臺,拓寬學生閱讀視野,提高閱讀素養,同時促進各學科交流與學科知識的融會貫通。
1)創建書香校園的保障機制,開展豐富多彩的讀書活動,創設濃厚的書香氛圍。一個沒有閱讀的學校永遠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同樣, -個沒有書香的校園也永遠不可能辦好教育。新鄉十中自2016年始,就樹立從閱讀入手,創建具有書香特色的辦校思路。成立了以學校長為會長的陽光讀書會,中原名師魏巍擔任執行會長,具體負責組織讀書會的日常活動,以確保書香校園建設的各項制度有效落實。同時,校園硬環境建設上以美術老師和部分語文老師為骨干,依托校園書店,創建優雅的書香環境。學校籌集資金美化書香校園,購買圖書完善校圖書館,接受社會的圖書捐助,為書香校園創建打造了堅實的物質基礎。加強校園漂流書屋和班級圖書角的建設,及時充實圖書,實現師生隨時隨地能有好書讀。通過“走出去、請進來”的方法,激發學生閱讀興趣,提高閱讀素養。如:利用4月23日世界讀書日的契機,在校園開展了“遨游書海、快樂讀書”、“與書相會、走進夢想” 等挑書、薦書活動;還邀請作家林清玄、兒童作家楊紅櫻、著名作家梁曉聲等人到校開展“閱讀推廣”專題講座,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閱讀興趣。學校還通過每學期評選“校園十大讀書人物”、“學科組讀書人物”等活動,表彰先進,鼓勵大家多讀書、讀好書。
2)開設“圖情與學情”相結合的閱讀課。建立了各年段的閱讀大綱,包括閱讀計劃、教學目標和閱讀評價標準。語文特色閱讀課是基于圖書館資源開發的校本課程,旨在通過對某一類文體的閱讀指導和圖書館的閱讀實踐,引導學生認識圖書、認識圖書館,走進書的海洋,感受浩瀚圖書里蘊藏的智慧力量。首先,應根據新課程標準的精神和學生實際,在熟悉各年級閱讀教學框架、教學目標的基礎上,按照一定的教學原則對閱讀教學參考資料中的部分內容進行必要的補充、整合、重組、加深和延展等,并從學習的角度對閱讀教學內容 進行再組織和再加工,使得閱讀教學內容有利于調動學生己有的知識和經驗,有利于激發學生的閱讀 興趣,促進學生自主閱讀的生發,真正提高閱讀教學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性。書香校園建設讓家校溝通更為和諧。讀書使人明理,讀書使人穩重,讀書也使人更易溝通。家校溝通和諧,必將讓我們學校的教育教學更為順暢。
3)引導學生按主題閱讀各類經典讀物,培養學生閱讀各類文體的方法。利用主題式閱讀、導讀、鑒賞等多種閱讀模式,建立適合我校學生閱讀的課程體系,力求在我校創建一種全員參與閱讀活動的有效教育模式和長效機制,促進中小學校閱讀教學創新發展。我校把“書香滿校園,讀書益人生”作為辦學的理念之一;把“營造書香校園”作為學校特色活動。因為書香,無論平淡或醇厚,都賦予我們智慧和希望。書香飄進了每個班級,飄進了每個家庭,飄向了整個社會,在書香的熏陶中,在以上目標的基礎上,我們形成了相應的評價。我們學校涌現出了一批“書香少年”。我們看到了,每一個年級都開設閱讀課程,閱讀經典,閱讀思想,閱讀文化,閱讀精神,那些充滿愛國情操的詩句不勝枚舉,那些昭示自強不息品格的至理名言,同樣取之不盡……
4)借助館藏資源,進行學科整合。營造書香校園,讓讀書成為習慣,讓學習成為樂趣,形成一種促使學生主動學習、自由發展的人文環境是我們永遠的追求。我們創建校園書香氛圍,讓師生走進浩瀚的書海。加強圖書室建設,構造書香校園。學校圖書室做到整潔、寬敞、優美,為學生提供豐富優質的藏書。圖書可開架借閱,供學生自由選擇,進行自主性閱讀。保證學生有書可讀,能讀到有用的書。同時為各班建立圖書角,營造書香班級。圖書來源于學校圖書室和學生自帶,每班存書量不少于50本,這樣相互交流閱讀。學生在課間可以隨時隨意地看書,將課外閱讀與課外活動融為一體。這些開放的書架,看似有形,實則無形,有形的是提供了閱讀的場所,閱讀的空間,無形的是培養了學生良好的讀書習慣,為終身學習打下了扎實的基礎。有形的書架,無形的引領,提升了師生的人格,陶冶了師生的情操,提高了師生的素質。
我們深知,特色學校建設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如何使“書香校園”建設進一步推動課程改革、如何擴大特色成果,得到社會認可等方面,還有很多很多工作要做。我們有信心發掘圖書館這座知識寶庫,在校園這片寧靜而充滿活力的土地上與孩子們一起好讀書、讀好書,共同營造書花同香的精神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