者莘雅
(鹽池縣文化館,寧夏 吳忠 751500)
群眾文化指的是以群眾為基礎而形成的文化,是群眾民族習俗、興趣愛好、文化信仰等的綜合,是以內容廣泛、群眾參與、活動多樣等為特征的文化形式,是群眾自覺參與藝術活動、文化活動、體育活動等的一種方式。群眾文化活動是群眾文化重要的表現形式之一,其一方面是群眾生活的真實體現,另一方面能夠為社會文化發展帶來諸多生機與活力,蘊含著諸多社會功能和豐富的文化價值。
其一,具有廣泛性特征。群眾文化屬于意識形態方面的內容,其具有較大的抽象性,且具有很多表現形式,不僅可以在一家一戶開展文化活動,傳播群眾文化,也可以在固定場所集中開展。其二,具有群眾參與性特征。群眾文化的內容豐富多彩,群眾可以自主選擇參與的項目,并隨時參與。其三,具有多樣性特征。群眾文化活動的開展沒有硬規定,形式靈活,范圍較廣,涵蓋了諸多內容,能夠滿足不同群眾的文化需求。
群眾文化是國家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對于國家發展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群眾文化具備強大的社會功能,這種功能的發展和形成是建立于群眾基礎上的,而群眾又是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反映著社會的發展情況,具有社會屬性,因此群眾文化將社會文化作為基礎,是文明文化發展的載體。
群眾文化具有典型的宣傳教育功能和作用,通過娛樂健身等形式傳播文化內容,形成積極向上的文化特征,參與群眾文化的人員能夠感受到這種“正能量”,將內心的不愉快化為烏有。并且,群眾在參與文化活動的過程中,還可以潛移默化接受愛國主義教育、集體主義教育等,推動自身思想的開放,思想觀念的進步。群眾在參與多種多樣文化活動的同時,情操還可以得到陶冶,精神生活得到豐富,對于和諧社會和文明社會的構建是十分有利的。
當前在國家快速發展的過程中,雖然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升,但是人們所面臨的壓力也不斷增加,人際交往日益減少。在這種背景下,亟需通過娛樂活動來放松心情、緩解壓力,而群眾文化則具備了強大的娛樂功能,人們可以通過參與群眾文化活動來放松心情,并且還可以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與他人進行交流,促進人際交往能力的提升。比如上班族可以利用下班之后的時間參加社區中的廣場舞活動、歌唱活動等,滿足精神需求。
因為不同地區人們的生活習慣不同、風俗不同,所以群眾文化也有所不同。群眾文化是地方特色的體現,可以展現各個地區的生活氛圍和群眾習俗,且群眾文化基礎設施還具有明顯的符號與象征功能。比如各個地區可以根據自身的群眾文化情況建設博物館、群眾文化館等,并凸顯地區特色。
推動群眾文化素養的提升是群眾文化基本的價值。群眾文化與其他類型的文化不同,其是一種大眾文化,具有較廣的普及面,符合大部分群眾的需要。以群眾合唱、廣場舞等藝術形式來看,其并不會對參與者有較高的要求,即便是沒有任何藝術基礎的群眾,也可以參與其中,這能夠對群眾帶來更為強大的吸引力,使群眾在循序漸進中對文化活動產生依賴,并通過參與群眾活動提升文化素養,加強與他人的溝通與交流,促進和諧社會的構建。
文化產業是我國經濟發展中的重要產業,其發展好壞直接影響著國家的軟實力。我國政府近年來在推進經濟建設的同時,也對文化產業發展提供了關注度,通過多種措施的實施促進了文化產業發展。群眾文化作為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化形式,不僅能夠發揮其宣傳和教育作用,而且還能夠提升群眾的文化鑒別能力和欣賞能力,對于我國文化產業發展帶來了較大的助推力。
群眾文化的活動形式是多種多樣的,且不同地區的群眾文化活動形式不同,代表了各個地區獨有的文化風格和地域特征。不同地區的群眾文化是本地區民俗文化的重要部分,其延續和發展是對民俗文化的傳承,也是推動國家文化發展的重要動力。如我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在這個節日中,群眾文化活動組織機構會組織民間藝人制作燈籠,并向群眾宣傳與節日有關的知識,引導人們制作民間花燈,甚至一些地區會組織民眾排練節目,在節日當天進行表演等。這樣群眾一方面能夠對傳統文化進行深入了解,體會賞花燈的樂趣,另一方面還可以對傳統民俗文化進行傳承、保護與發揚。
我國是一個多民族集聚的國家,各個民族都有自身獨特的文化,而這些文化都是建立在國家主導文化基礎之上的,主導文化發揮著引導和帶動作用,引領著民族文化的發展,而反過來,民族文化的持續發展又能夠為主導文化發展帶來助推力,使我國主導文化取得更為長遠的發展。這雙方之間是相互促進、相互影響的。在群眾文化不斷發展的過程中,會逐漸與主導文化進行合并,這能夠使更多的人員參與到群眾文化過程中,并了解國家主導文化,促進我國文化地位的鞏固,也可以說是群眾文化發揮著推動主導文化發展的作用。
群眾文化是一種大眾文化,也是我國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一方面能夠陶冶群眾的情操,推動群眾文化素養的提升,另一方面又能夠促進我國傳統文化的發展,帶動國家和諧社會、文明社會的構建。所以通過多種途徑發展群眾文化意義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