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16日,記者從全國總工會獲悉,從即日起至2020年春節,全國工會2020年元旦春節期間送溫暖活動正式啟動。全國總工會計劃組成18路慰問團,領導班子率先示范,將于近期到全國各地,帶領各級工會干部赴基層一線走訪企業和職工,面對面了解職工狀況、傾聽職工需求,深入困難企業,深入困難職工、困難農民工和勞模家庭慰問,把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廣大職工的關心、關愛、關懷送到千家萬戶,送到職工心坎上。全國總工會將安排專項送溫暖資金8590萬元,用于送溫暖走訪慰問;并提前下撥3.9億元中央財政專項幫扶資金,用于困難職工生活保障。 (12月17日 《勞動午報》)
工會 “兩節”送溫暖應注重精準與長效。從精準上來講,據悉,全國總工會將安排專項送溫暖資金8590萬元,用于送溫暖走訪慰問;并提前下撥3.9億元中央財政專項幫扶資金,用于困難職工生活保障。這些 “民生錢”如何用,各級一方面應該精打細算,確保每一分錢用到刀刃上;另一方面也應該切實摸準職工需求,有針對性地解決職工現實之難。
同時,根據通知,各級工會干部將同時走訪調研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困難企業、去產能任務重的企業和面臨困難的民營企業,并對生產一線、國家重點工程和重大項目建設一線、節日服務崗位一線進行走訪慰問。這些工作同樣需要實打實地去做,因為唯有送溫暖走訪慰問更精準,企業及職工才越能感受到溫暖。
從長效性上來講。筆者以為,送溫暖不能僅停留于年節之際,更須將工作做在平時。要知道,無論是困難企業還是困難職工,紓解其難僅憑一兩次的走訪慰問遠遠不夠。2018年年底全國總工會修訂了 《工會送溫暖資金使用管理辦法》,推進送溫暖常態化,把送溫暖對象進一步擴大到其他各類需要慰問的職工群體。而 “常態化”就須平時多作為。
同時,更須注意的是,謹防一些單位該發的福利不發。根據 《基層工會經費收支管理辦法》,基層工會向職工會員發放適量的節日慰問品,保障職工的正常福利并推動完善職工福利制度。也就是說,基層工會針對職工該發的福利不發也是不作為,甚至是違規之舉。故此,職工福利不僅要避免 “濫發”,更須規避“不發”或 “少發”。

“兩節”送溫暖活動是一件大事。據相關負責人表示,與往年相比,2020年送溫暖有四個特點,包括突出持續做好城市困難職工解困脫困、重點聚焦十大職工群體開展常態化送溫暖、繼續強化工會服務職能、調動社會力量廣泛參與送溫暖等。總之,將好事辦好,將溫暖真正送到職工心坎上,既離不開精準更須確保長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