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舉制度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基礎,選舉法是保障公民依法行使選舉權和被選舉權,依法產生各級人大代表的重要法律。中國的選舉法最早于1953年制定,1979年重新修訂,其后經過多次修改。2010年3月十一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通過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修改選舉法的決定,對于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具有重要的意義。
2010 年選舉法修正案要點包括:
(1)城鄉選舉“同票同權”。新修改的選舉法規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名額,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根據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口數,按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城鄉人口數相同的原則以及保證各地區、各民族、各方面都有適當數量代表的要求進行分配。”(2)選民可以要求與候選人見面。選舉法規定:“選舉委員會根據選民的要求,應當組織代表候選人與選民見面,由代表候選人介紹本人的情況,回答選民的問題。”(3)保證基層代表數量。選舉法規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的代表應當具有廣泛的代表性,應當有適當數量的基層代表,特別是工人、農民和知識分子代表……”(4)完善投票選舉程序。選舉法規定:“選舉時應當設有秘密寫票處。”“選舉委員會應當根據各選區選民分布狀況,按照方便選民投票的原則設立投票站,進行選舉。選民居住比較集中的,可以召開選舉大會,進行選舉;因患有疾病等原因行動不便或者居住分散并且交通不便的選民,可以在流動票箱投票。”“經選舉委員會同意,可以書面委托其他選民代為投票。每一選民接受的委托不得超過三人,并應當按照委托人的意愿代為投票。”(5)代表候選人近親屬不得擔任監票人。選舉法規定:“代表候選人的近親屬不得擔任監票人、計票人。”這次選舉法修正,成為中國選舉制度向前邁進、不斷完善的見證,標志著中國選舉民主向前邁出了歷史性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