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_呈子
不要做需要“會說話”才能活著的聰明人。
林志玲結婚那天,“人來瘋”小S 和林志玲老公黑澤良平有這么一段對話,讓人明白林志玲為什么在這個年紀嫁給這個男人。
婚禮后小S 酒后開始“鬧場”,后來她跟志玲的老公解釋,說自己不是要故意為難他,只是想要把氣氛搞得熱鬧一點,讓大家玩得更加歡樂一點。林志玲的老公黑澤良平則對她說:“人生不需要做這么辛苦的事,現在的氣氛已經很歡樂了?!毙 一陣感動。后來小S 又開心得沒了人形,開玩笑說,讓新郎不要喝醉,因為今晚可能要造人。黑澤良平再一次機智回答:“我已經有小孩了,就是志玲啊?!?/p>
這么大氣溫柔有情商的男人,唯有志玲姐姐能配得上。
這是一個幾乎毋庸置疑的公式。但小時候在學習每一個公式時,我們都會認真搞懂等式左右兩邊元素的含義。長大了,反而只會粗暴記得這是一個等號。讓我們回到使這個等號成立的元素。
情商是什么?情商,Emotional Quotient,完整名稱是指情緒商數,簡稱EQ,由自我意識、控制情緒、自我激勵、認知他人情緒和處理相互關系這五種特征組成。
簡單來說,把不能控制情緒的部分變為可以控制情緒,從而增強理解他人及與他人相處的能力,這叫情商。
語言是什么?語言,即傳遞信息的聲音,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人們借助語言保存和傳遞人類文明的成果。也就是說,說話,必須要傳遞有效信息,才是完成了說話的作用和任務。
我們通常理解的會說話,是嘴兒甜有眼力見兒。但能說會道者未必會說話,不然怎么壞人往往死于話多。巧舌如簧之輩和口舌笨拙之人,有時也會殊途同歸。
會說話不是指輸出者單方面的能力,而是通過感知對方的所需所想,傳遞對方所愿所求,此之謂高情商。真正會說話的人是怎么樣的?他們思考自己的思考,說著眾人都能聽懂的話。就像志玲姐姐的老公,既禮貌擋住對方的話,又給眾人一個臺階,化解僵局。
李開復說:“每一個成功的大佬,除了戰略思維和執行力外,都是非常好的表達高手?!?/p>
喬布斯,是我認為最會說話的大佬,他的每一次出場,從不到處宣傳蘋果的各種理念,但每一次演講,卻又恰恰讓人更認同蘋果的文化。喬布斯在斯坦福大學的畢業典禮上的演講,在YouTube 上的瀏覽量超過900 萬次。
喬布斯只有簡單一句開場:“大約一年前,我被診斷出患有癌癥?!?/p>
在開場白中,他沒有給聽眾灌輸他的想法,只說了發生在他身上的事。在他希望打動的聽眾心里,建立一種親身經歷的感覺和想法。
“那天晚上,我做了一個活組織檢查。他們把內窺鏡從我的喉嚨里伸了進去,穿過我的胃,進入了我的腸子;把針扎進我的胰腺,從腫瘤中取出一些細胞。我服用了鎮靜劑,但我的妻子告訴我,醫生們在顯微鏡下觀察細胞時不停地哭泣,因為那是一種非常罕見的胰腺癌,不過可通過手術治愈?!?/p>
然后,他非常優雅地說:“我做了手術。我很好?!?/p>
最后的結局,我們都知道了。
在我看來,喬布斯寥寥數字的幾句話,雖和我們概念中的會說話大相徑庭,但卻是真正的高情商。他沒有去展示蘋果的成績,而是敢于用自己的經歷點燃臺下學生們的想象力,這恰恰和蘋果產品的理念如出一轍,是最牛的品牌和公司營銷。早年的喬布斯就是用一場看似平淡無奇但又極富技巧性的演說,讓全世界意識到手機不只是短信電話,顛覆了大家對手機的認知,直至今日給蘋果公司創造了數以億計的財富。
高手的會說話,雁過無痕,卻傳遞有效信息,迅速達成自己要的結果。它不是阿諛奉承,不是說無用的廢話,而是希望做成有用的事情。會說話是機器永遠不能取代的事情,誰將自己練就成一個會說話的高手,誰就能在人工智能不斷發展的今天擁有核心競爭力。
當我們普通人談論會說話的時候,往往指的是社交中,借此能夠疏通的關系、建造的階梯和達到的高度,彼此用無聊的插科打諢給對方遞投名狀。這便是最低級的會說話,是對情商高最粗糙的解讀。太想打通上升關系的人,他們聰明、積極,不斷給大佬們自我推銷、搭建關系,是我們通常覺得比較擅長人情世故的人,但結果卻是大佬們覺得他們太過急切功利,拒絕了合作。
巧舌如簧恰恰是低情商的表現。
真正老于世故的人總是勸人多聽少說,以耳代口,“話到口邊留半句”。凡是不大開口的人總是令人莫測高深,口邊若無遮攔,則容易令人一眼望到底。對方或是不屑,或是覺得無趣,或是厭煩,總少了和你進一步交往的興趣。
會說話真正的價值在于,在這個世界和圈子越來越小的當下,我們會說話,不是為了更快地攀龍附鳳,而是為了更好地和伙伴們建立長久穩定的關系,更好地創造價值。就像標題黨們雖是厭煩:“25 歲后再不會說話,真的會吃大虧!”“會說話,是一個女人最高級的魅力”“會說話的丈夫,是一個家庭最好的風水”……聽著驚悚,理兒不糙。會說話,是現代人不可或缺的技能,車能代腿、手機代替人腦,唯獨話得自己說。會說話的人,和能說話的人還是有區別的,能說話的雖然四座生春,但多少有點強人所難,善談者盡管舌燦蓮花,但總還要給別人留些說話的機會,有了空間,便能有余地,畢竟砌墻也是要留縫兒的。
中國最會說話的思想家鬼谷子,精于心理揣摩,深明剛柔之勢,通曉縱橫捭闔之術,獨具通天之智。他就提出過“會說話”的九大要則:與智者言,依于博,與通透的人說話,要注重廣博;與博者言依于辯,和廣博的人說話,要注重邏輯;與辯者言依于要,與能言善辯之人,要注重捋清要點;與貴者言依于勢,與權貴之人,要強調運勢;與富者言依于高,跟富有者,要有大格局;與貧者言,依于利,但跟貧者要談利益;與賤者言,依于謙,與地位低賤的人,要謙遜;與勇者言,依于敢,與勇敢的人,也要果敢;與過者言,依于銳,與愚鈍的人交談,要依靠思維的敏銳。
幾千年的智慧,說得通透,會說話是一套為人處世的體系,它的宗旨不是躍龍門,而是在你自己有價值的基礎上,通過會說話讓價值流通起來,而非單方面的阿諛奉承。在這毛糙但極有妙趣的智慧中,我們只抓住了毛糙,捕捉不到妙趣,記著一個被削薄了的簡單對等的公式,討好了太多沒什么價值的人,最終成為他們其中的一員。他們不屑于建立自我價值,只想騰挪別人的價值,以為只要會說話,就拿到了騰挪的權利,還抱怨別人過河拆橋??墒菚f話僅僅只是橋上的水泥,而非真正幫你建立價值鏈接的那座橋。
這樣的人,總是看起來很聰明,可需要很聰明才能活著的人挺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