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_我累特 攝影_黃劍博(署名除外)
亞歷山大又名亞歷山大港(Alexandria),由亞歷山大大帝一手打造,我對這座城市最初的了解全部起源于埃及艷后的愛情故事,這里曾是她的領土,在最后的法老時代成為歐洲世界進入保守神秘的埃及的大門。橫跨法老時代與伊斯蘭時代,曾一直是這個世界上最偉大的城市之一,雛形由亞歷山大大帝構思,在這個和雅典遙遙相望的地中海小漁村,亞歷山大大帝決定從這里開始統治埃及。這位年輕的理想主義者,希望用面前的這座城市,架起一座連接法老和希臘眾神之間的橋梁,構建一個新世界。
海上絲綢之路
Tips
如果一座城市有它的命運,那么亞歷山大的命運實在如小美人魚般凄慘悲壯,這座被譽為“地中海新娘”的絕美城市,曾隨著海上絲綢之路的繁榮而興盛,留下了和平、包容的寶貴精神遺產。但是千年來在數位統治者和宗教紛爭中,她被興建,摧毀,遺忘,拋棄,受盡屈辱,如今這位飽經風霜折磨的美人早已遲暮,雖然依然吸引著世界各地的仰慕者,卻再也看不到昔日帝國港口的輝煌景象。
1、亞歷山大城市生活節奏悠閑緩慢
2、亞歷山大城市生活節奏悠閑緩慢
3、亞歷山大城市生活節奏悠閑緩慢
公元323年亞歷山大大帝在巴比倫神秘病逝,從此希臘不再掌控得住這座城市,托勒密一世接手了正在冉冉升起的亞歷山大港,到了克麗奧佩特拉七世(埃及艷后)時期,亞歷山大達到了全盛,經濟、文化、軍事力量直逼羅馬,羅馬統治者對這此坐立不安,決定采取行動,而后的故事我們都知道了,克麗奧佩特拉為了保護埃及和亞歷山大不落入他人手中,周旋于兩位統治者之間,保住了一座城市的根,斷送了自己的性命。
一位偉大的帝國開拓者,一位聰慧絕色的女王,和兩個具有傳奇色彩的統治者,三種不同的文化和民族,給這個城市澆筑了浪漫、復雜多元的根基,如果說亞歷山大大帝構建了城市的骨骼,那么托勒密王朝給這個城市送上了血肉,克麗奧佩特拉七世則是這里的靈魂。
如今的亞歷山大幾經風霜已經殘破不堪,但在托勒密王朝時代,這里是雅典和羅馬文化共同打造的結晶,托勒密深知埃及人本性守固,他不希望自己的統治脫離這片土地的靈魂,所以到處尋找斯芬克司神像、方尖碑,從埃及各處的神廟運來石材,裝飾這座城市的表面,至少讓她從外表上看起來,還屬于古老的埃及。
后期在羅馬的統治下,這里漸漸成為了歐亞貿易路線上重要的中轉站,經濟發達和具有三地文明浪漫色彩的亞歷山大吸引了眾多學者、詩人、藝術家,傳說中的亞歷山大圖書館,就是在這個時期逐漸壯大成型,孕育了文化上的重大進步。
在這里,赫羅菲拉斯發現人類是用腦子而不是心臟思考,歐幾里得發展了幾何學,阿里斯塔克斯發現地球圍繞著太陽轉動,埃拉托色尼計算出地球的周長。古代奇跡之一“亞歷山大燈塔”建立在岸邊的島上,燈塔頂端熊熊燃燒著的火焰和傳說中巨大的反光棱鏡指引著船只入港,世界上最大的圖書館吸引著來自各地的學者,基督教在這里嶄露頭角,發展出新的分支,亞歷山大一度成為了文明和宗教融合的奇跡象征。公元4世紀期間,亞歷山大雖然依然是埃及的首都,但羅馬和埃及人之間的內戰、疾病、饑荒使得人口銳減,商人和游客不再停駐在這里,這座城市飛速衰敗了。
公元7世紀,羅馬的統治被終結,穆斯林軍隊橫掃埃及,將首都遷至尼羅河畔的開羅,他們極其卑劣地將這座曾經給世界帶來極大影響力的美麗都市洗劫一空并拋在腦后,接下來的數百年間,開羅日漸繁榮起來,尼羅河成為了新的運輸港,地中海新娘亞歷山大就這樣被遺忘在了阿拉伯人的世界深處,變得默默無聞。
除了統治者之間的斗爭,大自然也沒有放過這位疲憊的美人。1303年的地震導致矗立了1700 多年,被譽為奇跡的燈塔和很多古跡破裂粉碎,廢墟被用來建造和維護其他的建筑,亞歷山大以難以置信的速度塌縮至最初亞歷山大大帝看到的樣子,一個漁村的大小,人口不足一萬。
嚴格地說,當宗教迫害開始蔓延到這個曾經寬容開放的城市,羅馬主教下令將亞歷山大圖書館付之一炬的那個瞬間,亞歷山大這座城市便跟著消失了,它那些傳奇浪漫的故事、精神、文明,那些閃著光的杰作,都跟著圖書館的灰燼被埋葬在了海水中。
4、熱情的埃及人在展示具有傳統元素的服飾
攝影_流浪的面包樹(上圖同)
1798年,拿破侖入侵埃及,亞歷山大迎來了命運的轉折點,這位鐘情于埃及文明的統治者迅速察覺到亞歷山大港的戰略意義,開始著手使其復興。隨后的埃及領導人穆罕默德·阿里,也沒有停下復活亞歷山大的努力。舊的廢墟和殘骸上,新的城市再次出現了,港口再度繁忙起來,大批外國富商、新興的詩人、文學家、藝術家再次聚集到這個城市,經濟復蘇引領著文化的復興,亞歷山大大學在這個時期出現并飛速發展起來,這個城市奇跡般地迎來了第二次新生。
由于近年來埃及國內政治紛爭,亞歷山大的性質也跟著改變,大多數遷居此地的外國人都已經離開,如今住在這里的多半都是埃及人,或者一些歐洲移民的后代,亞歷山大正在第二次,以緩慢的速度衰敗下去。
亞歷山大不像開羅那樣有極多的遺址和古跡,有明顯的時間刻度,因為在戰火和自然災害中被徹底毀滅了太多次,她的過去已經粉碎在時空中,她是嶄新的也是古老的,時間的痕跡被沖散在空氣中。有趣的是,如今的亞歷山大并沒有脫離過去的構架,主要道路和城市布局還保留著古時的模樣,沿著海濱大道,道路的兩個盡頭曾經是兩座古城門、月亮門和太陽門。這些特征讓現在的亞歷山大有了種近乎詭異的空洞和虛無感,仿佛時間在這里停滯了很多年,天氣好的時候,城市被大海染滿顏色,輕松的藍、跳躍的黃、新鮮的綠,但只要陽光稍微一走開,蒼白和失真感馬上就彌漫得到處都是。
這個城市給人的第一印象是輕松甚至輕浮的、友好干凈的,有希臘的風骨,有羅馬的浪漫,還有埃及本身的散漫自由。看起來,就像什么都不曾發生過一樣,喧鬧,活潑,只有在黎明前或暮色降臨時,你能隱約透過日夜交替的瞬間,看到一個城市的靈魂時,才能感覺到亞歷山大的脆弱和疲憊。雖然與曾經的繁榮相比,如今亞歷山大的狀況只能用凄慘來形容,但她擁有一片寶石一樣純凈綺麗的海,連散落在海床和舊城中的遺址都沒有散發頹廢之氣。即使歷史中塞滿了神話傳說和離奇的謎團,大概因為這座城市不再受到過分的爭奪和矚目,回到了最初的狀態,一個海邊的小城,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