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春英
(山東省日照市嵐山區虎山鎮畜牧獸醫工作站,山東 日照 276806)
加強種豬管理,在自繁自養的規模化豬場中尤為重要,而種豬管理的關鍵環節是產房管理。加強母豬在產房內的管理,可以提高仔豬成活率和生長整齊度,提高豬場豬群的健康狀況,增加養豬收益。做好產房管理,應重點管理好以下兩個關健環節。

1.1 檢查無效乳頭,確定有效乳頭數 對于頭胎母豬,如果沒有特殊情況,其乳頭都應該是有效乳頭。但有些情況下,即便是頭胎母豬,也有無效乳頭(如瞎乳頭、附屬乳頭、小乳頭等)。管理者必須進行仔細檢查,掌握母豬情況,以便合理安排仔豬吮乳,讓每頭仔豬都有固定的有效乳頭。
將乳頭翻轉,如果看不到層輪狀括約肌,便是瞎乳頭。瞎乳頭內沒有輸乳管,也沒有泌乳的組織學結構基礎,是無效泌乳系統。
附屬乳頭與乳腺不能相通,多出現在大腿之間乳腺的后側,成對分布。原則上,有附屬乳頭的后備母豬不可留作種用。
小乳頭比正常乳頭小,一般出現在第3 對與第4 對或第4對與第5對正常乳頭之間。母豬泌乳時,小乳頭也有乳汁流出,但流量小,仔豬吮乳時不夠吃,且銜小乳頭比較困難。
還有一種乳頭,雖能泌乳正常,屬有效乳頭,但當母豬臥下哺乳時難以暴露,仔豬無法吮吸到乳汁,其有效乳頭的有效性大打折扣,也應視為無效乳頭。
1.2 發現并及時處置乳腺創傷、膿腫、水腫 規模化豬場妊娠母豬實行群養或限位飼養,容易引起下腹部或乳腺、乳頭部位的創傷、膿腫、水腫等問題。進入分娩舍或產房后,都要認真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置。
1.2.1 創傷 漏縫地板有毛刺,或水泥地面粗糙有堅硬異物,都可導致母豬下腹或乳腺、乳頭部位的擦傷、刮傷。
發現母豬乳腺創傷后,應檢查產床的漏縫地板或地面,及時清除異物。如果是妊娠舍漏縫地板的問題,應及時反饋給妊娠舍管理人員并作整改。先用清水或濕抹布擦凈、擦干創傷周圍皮膚,用5%碘酊涂抹,干燥后抹上紫藥水。再自配些含有10%甲磺滅膿(磺胺米隆)的密斯陀撒在創傷部位。也可在母豬產床的躺臥區撒些密斯陀。
1.2.2 膿腫 引起膿腫的原因很多,有淺部膿腫和深部膿腫。對淺部膿腫,可考慮先用外敷方法處置:用生理鹽水或清水清洗膿腫部位皮膚,外部涂抹魚石脂軟膏,或用熱抹布進行熱敷,促使膿腫自行消散。對不能自行消散的膿腫,可加速其成熟,成熟后可作手術處置。
對深部膿腫,或不能消散但已成熟的淺部膿腫,可采用手術方法處置。用清水或生理鹽水清洗膿腫周圍皮膚,選擇膿腫最低端處為切口部位,小膿腫或淺部膿腫可直接用針頭或刀尖刺破膿腫皮膚,深部膿腫根據膿腫部位、大小判斷切口的長度和位置,避免損傷神經和血管,用手術刀切開膿腫腔,排出膿汁。小膿腫或淺部膿腫在排凈膿汁后,用生理鹽水清洗創口和創腔,直接灌注5%碘酊,每天1 次。大膿腫和深部膿腫要徹底引流,用魏氏流膏(碘仿5.0 g,木焦油3.0 mL,蓖麻油100 mL)浸透的引流帶(無毛邊的紗布條)填塞膿腫腔,不縫合切口,進行膿汁引流,引流帶每天更換1 次,地面撒上密斯陀粉。待膿汁排凈,無滲出物流出時,停止沖洗和引流,讓傷口自行愈合即可。為防止繼發感染,引流期間,可用注射用青霉素鈉(鉀)肌肉注射,注射劑量:體重50 kg 以上,4萬單位∕千克體重,2次∕d,連用2~3d。注射前用滅菌注射用水稀釋溶解,每50萬單位注射用青霉素鈉(鉀)溶解于1 mL 注射用水。
1.2.3 水腫 母豬分娩前缺乏運動,或飼料營養不平衡,飼養管理不科學等,均會造成母豬乳腺水腫,影響乳腺發育,導致產后母豬無乳、少乳或發生母豬乳房炎、瞎乳頭。
進入產房的母豬,產前7~10 d,要注意供給營養平衡的日糧,做好飼料的保存,嚴禁飼料貯存過程中發霉變質。保持環境安靜衛生整潔,供給充足飲水。便秘的母豬,可飲用麩皮湯,嚴重者灌服液體石蠟。進入產房當天,可用40~45 ℃溫水浸透毛巾,熱敷乳腺5 min,重點是胸部和腹部乳腺,使局部皮膚變紅、充血。然后再用熱毛巾覆蓋乳腺作5~10 min 輕柔的圓圈式按摩,每天1~2次,直到臨產。
2.1 產房溫度過高過低都可降低仔豬成活率 無論冬春還是夏秋,產房溫度對仔豬的成活率影響很大。產房溫度過高,母豬采食量減少甚至不采食,導致泌乳量少,仔豬生長速度慢或發生腹瀉,降低仔豬成活率,若產房溫度高于保溫箱內溫度,仔豬常跑出保溫箱到產房內,極易被母豬壓死。如果產房內溫度高且不穩定,仔豬在產房內睡著后如果產房內舍溫降低,還會導致仔豬受涼感冒或腹瀉。產房溫度過低,母豬會因為御寒需要消耗更多的日糧,仔豬生長速度也會減緩,并常發生腹瀉、感冒等疾病,降低仔豬成活率。
2.2 產房溫度控制要注意大環境和小環境的差別 產房大環境是指產房、欄位和房間內的所有設施,包括保溫箱、產床隔板、料槽、墊子、地板、墻壁、頂棚和料線等,一般要求房間內溫度控制在25 ℃左右。小環境主要指仔豬保溫箱,從仔豬剛出生的32℃左右開始到斷奶后26 ℃左右。無論大、小環境,其溫度控制均要求隨仔豬日齡不斷增大而逐漸降低,但通風則要求不斷加大。
2.3 看豬施溫 無論是大、小環境,溫度是否合適,從溫度計上看到的數據只能作大概參考。如果母豬食欲不好,掉膘過快,則說明產房大環境的溫度過高。如果仔豬在保溫箱外自由分散,不扎堆,說明溫度合適。如果仔豬在保溫箱外睡覺時張口喘氣,表明溫度過高。如果仔豬睡覺時擠在一起,表明溫度過低。如果仔豬躲在保溫箱內不出來,則說明保溫箱內溫度過高或者外面溫度過低。
2.4 通風控制不可少 加強通風,可以調節產房內空氣質量,降低舍內微生物含量和濕度。在保證產房內合適溫度的前提下,加大通風。
2.5 控制溫度的高低及變化速度 溫度控制不只是看溫度的高低,有時候溫度雖然合適,但如果溫度變化速度過快,溫差短時間內過大,仔豬也會產生冷應激。產房溫度的變化速度每10 min不超過0.3 ℃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