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逸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風廉政建設及反腐敗工作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在廣大人民群眾中樹立了良好黨風政風新形象。然而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自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召開以來,黨中央將全面從嚴治黨工作向縱深部署,“四風”問題有所收斂,政治生態持續向好,但反腐敗工作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取得最終勝利,新形勢下的黨風廉政建設工作還需要進一步思考和研究。
1.專業力量有待提高的挑戰。從專業從事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的人員組成上來說,國有企業中的專職人員通常由企業在內部崗位中任命與調配,專職黨風廉政建設工作人員相較于平行部門人員較少,市一級層面的國有企業或二、三級子分公司就鮮有設置專職工作人員。較為普遍的情況是,一旦需要開展黨風廉政建設工作,國企就會從綜合型崗位調配人員配合上級全面從嚴治黨落實機構,導致國企黨風廉政建設被動的接受上級任務,而沒有內部的專業力量做支撐。
2.科學執行制度和政策的挑戰。國有企業黨風廉政建設要結合生產、經營、建設、投資的實際,來嚴格執行制度和政策,豐富工作的方式與開展的載體,而不是操作單一的“填鴨式”灌輸。黨風廉政建設領域的制度政策在宏觀上有很強的指導意義,而在各個企業微觀層面,一味地以文件落實文件、以講話照樣重申,是只重形式不重實際的表現,導致的直接后果就是一些國企員工對政治和政策的認知度偏低、參與度偏低,未能內化于心地影響到個人素質形象和工作作風,更有甚者認為執行黨風廉政建設制度和文件精神是業務工作外的一種負擔,單純的以是否創造價值來區別執行制度和政策,這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企業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的開展,成為黨風廉政建設工作亟待解決的突出問題。
3.涵養企業政治生態的挑戰。一是理想信念教育的力度還有待提高,理想信念教育是企業對內部黨風廉政問題的前置預防和把控,只重視專業技能教育而忽視理想信念教育,則會導致企業出現廉政思想認識偏差、消極的亞健康生態。二是監督問責的工作過度依賴上級黨組織和紀檢監察組織,基層組織沒有履行企業內部全面從嚴治黨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的職責,內部教育手段單一、監督手段匱乏、獎懲措施不到位。三是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缺少創新,未能充分結合國企生產經營的實際情況,未能形成廉建促業務的工作合力,導致企業內部黨風廉政建設實務與業務脫節的“兩張皮”現象。四是營造良好企業文化氛圍的缺失,以企業文化推動黨風廉政建設發展是國有企業提高廣大干部員工思想道德、政治站位、廉潔意識的重要手段,現實中存在理論與實踐不同步不平衡的實際脫節。
1.增強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的專業性。國有企業黨風廉政建設工作者從事國企內部教育監管工作,就要摒棄“同在一口鍋里吃、自己人管不住自己人”的消極思維,國企黨組織的黨風廉政建設工作機構(人員)地位相對超脫,行政建制屬企業內部工作機構(員工),但確實國企黨委履行職責的神經末梢,所以黨風廉政建設工作天然的帶有教育引領作用。具體從以下兩個方面體現工作的專業性:
(1)自上而下厚植廉潔理念。國企企業干部員工在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容易受到多方面的影響,其中,貪腐的誘惑所帶來的崗位廉潔風險防控是針對國有企業干部員工廉潔從業的教育重點,引導其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從業觀和廉潔觀主要就是依靠厚植企業的道德教育和思想教育措施,同時在具體的教育過程中,結合企業整體的文化氛圍、平臺、制度,制定出企業內部的黨風廉政建設工作標準、監督標準、教育標準和考核標準,通過自上而下的進行學習培訓、風險排查,來規范全體人員的行為準則,以廉潔從業理念筑牢杜絕腐敗的第一道防線。(2)形成黨風廉政建設合力。國有企業要從各個方面不斷加大廉潔教育的力度。在開展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的各個環節,都要涵蓋廉政教育,從而確保廉潔教育的全面性、廣泛性,通過工作的推進進一步鞏固教育效果。同時,國有企業在開展廉潔教育工作時,要注重教育方式的多樣化。將線上教育與線下教育相結合,系統培訓和自學考核相結合,必要還可以樹立典型,起到模范作用。在廉潔教育中,讓黨員干部明確職責,堅定信念,自覺規避風險,確保黨員干部隊伍的廉潔性。
2.認真履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在主體責任落實方面,狠抓黨員干部的管理與思想上下功夫,通過加強理論學習來提高政治站位。通過國企黨委中心組理論學習、領導干部過好雙重組織生活以及“學習強國”學習平臺等方式,夯實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的理論基礎,增強黨性修養。有計劃的開展黨務干部培訓班、進修班,系統學習地學原著、讀原文、悟原理,培養戰略思維,提升能力素養,做好國企黨風廉政建設的答卷人。
在監督責任落實方面,嚴格關鍵環節、關鍵崗位、關鍵人的教育管理,落實監督責任。切實履行“一崗雙責”,定期監督、檢查、提醒,把全面從嚴治黨要求貫徹落實到分管領域和分管工作當中,做到責任到人,追究到人,積極推進監督檢查發現問題與員工績效相掛鉤。整合基層黨組織紀檢監察資源,科學合理調整內設機構和人員配置,進一步明確和理清工作職責,最大限度地發揮紀委各室的職能作用,最大限度地調動紀檢監察干部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3.營造良好的企業政治生態。國有企業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的開展既依賴于整體政治生態的風清氣正,同時作用于進一步凈化現有的政治生態。較好的政治生態對國企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的開展起到監督的作用,自國企“兩個責任”落實的負責人到各基層黨組織、黨支部的黨務干部,都能明確自身的主體責任、監督責任和領導責任,進而形成一級管一級、逐級壓實的良好政治生態循環。有效的黨風廉政建設工作機制又會來營造政治生態氛圍,通過企業大環境、好氛圍的影響來規范黨員干部的行為,引導國企內部政治生態朝著良好的方向發展。
4.構建反腐倡廉長效機制。在國企企業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的道路上,全面從嚴治黨常態化發揮著統領與指導作用,其體現在對國企內部易發、頻發、高發的腐敗類問題進行常態化的預防和治理,同時也是基層黨組織開展黨風廉政建設及反腐敗工作的根據依循。常態化作用發揮需要長效機制作有效的支撐,長效機制使國企形成上下一心、行而有效、共同懲治的腐敗倡廉合力,在實際工作中體現為結合企業經營發展的實際情況,對國企的各項制度進行廉政風險排查防控,通過查漏補缺來不斷的完善,不斷提升制度的嚴密性與系統性,將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以制度機制促進關鍵環節透明度的提升,保證制度的剛性、責任的追溯性和監督檢查的便利性,從而在國企內部建立一個全方位、多系統的黨風廉政建設網絡,形成企業內部的廉潔工作檔案,督促各級干部員工對應廉潔從業標準不斷完善,構建目標管理責任制度以及對應的考核辦法,結合各單位、各部門的績效考核,制定詳細的反腐敗目標計劃,并對各項工作進行量化和細化,進行網格化管理。
結束語:總之,在工作當中,國企必須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及歷次全會提出的新要求新部署,從思想教育、集中力量、從嚴履責、營造氛圍以及構建長效機制等諸多方面進行黨風廉政建設的協調和統一,使之形成工作上的合力,才能不斷的提升國有企業在黨風廉政建設上的執行力,確保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的切實、有效執行,從而保證國有企業的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