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松
現階段,我國大眾生活水平普遍呈現快速上升態勢,工程項目建設日漸成為大眾人群最為關注的問題,尤其是在建設過程中,提高工程項目的質量要求。本文主要針對工程造價影響因素進行分析,并提出降低工程造價的策略。
1.國家稅制改革。一個工程項目的建設通常會涉及到高額的資金投入,而整個項目建設流程中各個環節需要繳納的稅款,一直也是國內財政部門的重要稅收來源之一。同時,每次國家財政部門對于稅務制度的改革,也會直接牽動著項目建設費用的改變,對項目的造價起到直接的影響。近年來,國內在稅務制度上最重要的改革就是在全國內推行了營改增的制度改革,出于改變以往經常容易出現的重復征稅等問題,進一步規范稅收制度,國內政府部門在2016年推出了此項稅務改革。
隨著財政部門稅務營改增的政策落實,整個工程建設行業的稅務支出款項也出現了很大的改變。在當前稅務制度下,工程建設中涉及到的人工、建筑用材料以及設備等部分,均需要按要求進行價格和稅費的分離,項目建設中的每個階段都需要計算和繳納增值稅。因此,由于各環節都需要重新對增值稅進行計算和分析,直接導致對工程造價預測和管理的難度大幅增加。
2.施工方案設計。工程造價最主要的影響因素便是施工因素,所以施工方案的設計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工程造價。施工單位在施工之前會對施工項目進行實地考察并設計出科學合理的施工方案,但是施工方案的質量與合理性卻影響著工程造價,所以應該得到重視。在施工時施工單位有時為了趕工期進度會不按照施工方案要求的施工順序進行施工,這可能會影響以后的施工,嚴重時甚至會進行拆除重新施工,這不僅延誤了工期,還造成了資金的浪費。在進行施工方案的設計時也會存在沒有充分考慮施工人員素質和技術的情況,有些高難度的施工任務交給了沒有足夠施工技術的人員來做,這會使得施工質量和施工人員的安全都得不到保證,如果損壞了施工設備或者施工人員弄傷了自己也會導致工程造價的提高和工期的延誤。所以企業需要一份科學合理且行之有效的施工方案以此來控制工程造價并保證施工的質量和效率。
3.工程監督管理。在項目的具體施工過程中,會涉及到對大量施工人員,以及建設用材和機械設備的管理,而對于這些環節的監督管理情況,也會對項目的造價產生關鍵的影響。在項目的施工現場,每天都有大量的人員參與項目建設,而這些人員的專業素質參差不齊。同時,在項目建設的不同時期,通常是由不同的專業班組人員進行建設施工,這也直接造成了人員的流動性較大。這些都增加了現場監督管理的難度,容易因為施工人員的失誤或者專業性不足,造成項目質量問題,需要重新進行建設調整,進而增加了項目的造價成本。
同時,對于項目現場建設用材以及機械設備管理的不善,也會導致建設過程中對于施工用料的浪費,機械設備運轉的低效,不僅直接引起項目費用支出的增加,而且不利于施工效率的提升。因此,在項目建設過程中,加強對于人員、用料以及設備的監督管理,對于造價的控制十分關鍵。
1.規范企業稅務管理。在目前國家推行營改增稅務改革之后,項目在建設過程各環節的納稅方式和款項都發生了改變,對于項目造價中稅額的計算和分析也變得更加復雜。在此背景下,企業應該進一步規范自己的稅務管理,加強對于負責稅務人員的培訓,聘用專業的關于稅務法律方面的顧問為整個納稅環節保駕護航。在具體的項目建設環節中,應該充分重視對于進項稅額的利用,在選擇上游供貨生產廠家時,不僅僅要關注產品的價格,還要注意優先購買具有一般納稅人資格的廠家,以獲得相關的進項稅抵扣。總之,通過規范企業的稅務管理,適應最新的稅務制度,才能切實縮減項目的造價。
2.設計方案的優化。工程建設施工需要按照設計方案進行落實,因此,設計方案的設計與工程施工的成本密切相關。為了節約工程造價,設計方案必須由專業負責人進行理論研究和實地勘探,并最終確定兩個以上方案,最終選擇既科學又合理的施工建設方案。優秀的設計方案首先應該具有獨特性,設計圖紙應該是在進行實地勘探之后結合本次建設施工的實際而獨立形成的,不是單一的復制其他建設方案;其次,建設方案應該選擇既能夠滿足建設需求同時又能夠節約資金;最后建設施工的材料引進能夠物美價廉,并有合理的運輸方式。
3.實施限額設計。首先,重視設計方案的選擇。根據招標文件、工程說明書、合同條款、技術規范要求,采用正確的報價方法,編制資金使用計劃,編制詳細的工作流程圖,對設計變更進行技術經濟分析,對投資支出做好分析與預測,同時,根據FIDIC《施工合同條件》,建筑工程保險費、履約保證金等項目的工程計量采用科學的方法進行處理,如憑據法、估價法、均攤法、分解計量法等,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具體選擇。
其次,對于建設投資費用中,建立經濟費用責任制,針對估算、概算、預算等各個不同階段,進行合理分配。
4.加強施工階段的工程造價控制。施工階段項目成本管理是重中之重。首先,建立企業定額,制訂標準成本。根據項目的特點、作業條件等,編制施工方案,制訂符合本項目的標準成本;其次,成本差異考核。將工程實際發生成本與標準成本相比較,產生差異,分析差異,解決差異。施工階段還需注意:施工周期長,期間,宏觀經濟的變化會對工程造價產生影響。宏觀經濟主要影響商品的價格、人員成本、設備費用等。因此,為有效地控制工程造價,施工單位要保證嚴格按照設計圖紙的要求進行施工作業,同時造價監管部門也應建立工程造價的動態調控機制,根據市場行情,及時調整工程預算,避免對工程造價產生影響。
5.政府部門嚴格規范相關力度。政府部門需要及時規范建筑工程整個市場環境,不能僅僅依靠政府部門的力量,需要建筑企業自主決定部分事情,促進他們自身的發展。政府部門應該考慮自身的職業需求,不能過分干預市場環境,強行干涉工程造價,這增加了市場調節的工作難度,不便于市場造價功能的順利展開。政府可以積極組建建筑團隊,培養他們的職業道德精神和法律意識。
一般來說工程造價中人工費用大約占比10%,需要加強對人工管理費的監管。實際施工過程中,根據工期合理安排工作人員和施工技術人員,隨時監督生產環節的各個方面,提高實際生產性能。嚴格控制材料費用,一般來說,建筑工程百分之八十的成本便是材料費用。實際材料的具體價格直接影響到我國工程造價的材料好壞。加強對材料的實際監管,合理把控材料的質量監管,避免浪費掉大量的材料,循環使用工業廢渣材料和新型材料,完善材料現場管理制度,盡量減少二次搬運和倉庫儲存費用。
結束語:理性分析多個角度的影響因素,避免出現因為工程造價失真而引起的失誤與浪費。企業應該在保證工程質量不變的情況下積極減少工程造價,這樣才能得到更大的利潤,提升自己的行業競爭力,使自己可以更好的發展。所以企業應該采用更多更有效地方式去降低工程造價,使自己的經濟效益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