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華文興盛企業管理服務有限公司黨群工作部副部長 朱京燕

聊起春節,有數不清美好、歡樂的記憶。噼里啪啦的鞭炮聲、高舉酒杯的祝福聲、闔家團聚喜氣洋洋的歡笑聲……這些都是我記憶中的春節符號與底色,也是我最看重最喜歡的傳統佳節。每年過年都是不同的,但有一樣從未改變,那就是團圓。
那是臨近1994年春節,當時國家的鐵路運輸還沒如今這么發達,但是在這特定時間發生的人口“大遷移”早已悄然開始。人挨著人、人推著人、人擠著人、人踩著人、人壓著人,被擁擠人群擠掉鞋子的,沒位置躺在行李架上的,從車窗爬進車廂內的,婦人抱著孩子擠在衛生間一角,老漢馱著大棉被坐在洗漱臺上,這一切的一切,在現在看來是近乎“發瘋”的程度,而在那時看起來就是這么簡單與直接,為的就是坐上綠皮火車,能回家團團圓圓過年。那年我10歲,雖然和父母回南方探親過年好幾次,但是那一年擠火車的經歷,我特別深刻。當時京廣高鐵還沒有開通,一家四口首先要坐上北京至柳州的火車,再在柳州轉向茂名,一趟路程要花個4~5天時間。路上的顛簸、倒騰,誰也不嫌麻煩,誰也不怕擁擠。父母比較孝順,除了帶上年幼的姐弟倆,還大包小包地帶上些家鄉沒有的特產。那都是父親單位發下來的,父母日常也不舍得吃,日積月累積攢下來的。有一次,我和弟弟偷偷打開一包,還被母親訓斥一番。記得在柳州站的時候,被擱置的旅客特別多,空氣流通也不好,再加上濕冷的天氣,當時的我發燒了。烏泱泱的人,一趟趟的列車經過,迷糊之間,只記得母親在細心照顧我,父親抱著弟弟、提著行李,因為太擁擠,在上火車的時候,弟弟的一只鞋被擠掉了,父親工作服內衣兜里的工作證和給家里老人的錢也被偷了。但是一家四口,能夠跟祖奶奶、爺爺和奶奶,四世同堂團聚過年,也是開心幸福的。
2008年的春節,我是一個人在火車上過的。那時候,從湛江發往北京西的列車K158,因為受冷空氣影響停運了。車站廣播到處播放著窗口退票、全額退款、等待開運的消息。一家四口,就我在外地讀書,一年到頭,也就過年時候才舍得掏車費回家。聽到火車站播放的消息,一個人將要在南方過年,心里五味雜陳,也不愿意離開車站。在表叔家住了2天后,收到農歷二十九開往北京的車可能發出的消息。要是中途不順利,可能就在半道停下來過年了。盡管是這樣的情況,我還是迫不及待地買了回家的車票。哪怕年三十沒有餃子,一個人在臥鋪上睡著過年,也要往家里奔。還好,一切順利,大年初一一早,父親來到北京西站接我,弟弟幫我拎著包裹,母親煮好熱騰騰餃子在家等我,我覺得那一年過得也是很圓滿和幸福。
對我而言,春節就是奔波,也是大包小包,更是一家人團圓。彈指間,2020年如約而至,總有萬般感慨涌上心間。農歷跨年不僅是時間軸上的一個點,也是對全年歷程的一次全新跨越,它鞭策著每位中國人心懷夢想與激情再拓新程。2020年,我將帶著家人再次踏上歸家的旅途,大包小包,回家團圓過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