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孫興友
傳統的圖書館模式就無法滿足當今人類需求。伴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將信息技術應用到圖書館管理方面,可以有效推動其發展進程,優化管理結構,將知識更快捷的傳遞到生活,使人類獲得圖書資源的方式更加便捷。
將現代信息技術運用于圖書館管理工作中,可以有效提高管理者的工作效率。圖書館的管理工作主要是根據圖書文獻的不同類型進行準確分類,以利于保存和方便讀者閱覽。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將原有的文獻書籍借閱情況整合到計算機圖書管理軟件中,實現計算機自動編輯管理,替代了圖書管理員傳統手工登記借閱工作,提升管理員對數據統計工作,實現圖書館借閱系統信息化、電子化。另外,現代信息技術的運用還能有效規范圖書管理人員的業務水平和行為,使圖書館管理的整理更具專業化。
隨著數字化時代的到來,高職院校的圖書館已不滿足現階段師生對新知識、新技術等方面的文獻需求,圖書館必須要借助現代信息技術對各種文獻資源的整合。基于數字化技術建立起的數字圖書館是一個面向數字化的多媒體信息庫,擁有較為先進的信息傳播與發布功能,是集于互聯網技術、多媒體信息處理技術、安全保密技術等多種現代信息技術發展的產物,與現代信息技術有著十分緊密的聯系。
現代信息技術的運用,為圖書館文獻收藏管理帶來了技術性的革命,它改變了原有文獻紙質和音像的載體形態,為圖書館文獻的永久保藏提供了保證。計算機具有強大的儲存和處理能力,也具有較強的還原能力,使文獻管理的質量得到質的提升。
在互聯網技術快速發展并大面積鋪開的今天,人們對于網絡信號的需要已經遠遠超乎的自身的想象,習慣運用網絡的人通常將沒有網絡信號的地區稱之為落后地區,由此可見互聯網技術對于人類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意義與價值所在。將現代信息技術運用于現代化數字圖書館中,網絡用戶可直接通過電子計算機或任何移動設備來閱讀圖書館內的諸多資源,實現跨越時間、空間的閱讀與服務,如今我們已經不用“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了,只需輕輕一點則能足不出戶了解世間百態與人生的五味雜陳,這不僅僅大大提升閱讀效率,更是一種資源上的節約。
在傳統的圖書館服務模式中,很大程度上都是一種被動的服務模式,即讀者有需要時到圖書館內自行選擇圖書借閱,而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與繁榮,人們對于生活質量的要求以及精神需要也來越高,而現代化數字圖書館通過新技術的運用,以更加合理的方式拓寬自身的業務范圍,為讀者提供更加完善的圖書信息以及節借閱信息,如做到圖書超期、預約等諸多信息對讀者的及時反饋,設立專項服務欄,讓讀者能夠對圖書進行自由選擇,并且我們還通過讀者往常的瀏覽內容對主要涉及范圍內的圖書進行推薦,從而轉被動服務成主動推送,實現服務模式與服務方法上的轉變。
在現代化數字圖書館中,不論是采用有線互聯網查詢服務或是移動查詢服務模式,相對于傳統圖書館查詢模式相比,都具備更好的自由性,能夠為讀者提供更多自由發揮與自主選擇的機會。比如說,一些用戶能夠通過網絡查詢到當前距離自己最近的圖書館,并對相關場館內部的信息進行確認,在未到館之前就對圖書館的大致情況有所了解,并可自主評估圖書館內藏書是否滿足自身需要,這樣不僅僅能有效節約客戶自身時間,更能提升圖書館的接待效率,從另一方面來說,這還是智慧城市的一種體現,在開展人性化服務滿足民眾對于精神需求的同時,增強歸屬感與親和度,促進社會的長治久安。
我國公共圖書館發展較早,擁有較長的發展歷史,特別是上世紀網絡現代信息技術還未普及的情況下,最常見的藏書類型就是紙質藏書,紙質藏書數量較多,而這種傳統狀態也導致相關工作者在實際工作過程中更加重視紙質圖書的推廣,但隨著現代互聯網技術的逐漸發展與普及,傳統的紙質圖書已不再能夠滿足讀者的閱讀需要,而且在圖書館中閱讀紙質圖書還會受到空間與時間的限制,一是要遵從圖書館的開閉館時間,二是要克服圖書館座位緊張等問題,因此很多讀者在高速的生活與工作中不愿意花時間甚至沒有時間到圖書館閱讀,所以圖書館工作人員要在紙質圖書推廣的基礎上,大力宣傳數字閱讀。
在圖書館管理技術上,大數據的應用為其發展做出重要推動,通過信息化手段的統計與分析,可以有效革新傳統圖書館對于信息的處理方式。例如,以往的借閱統計功能僅能統計出讀者的借還數量、圖書的借還冊次,而通過大數據技術,可以精確分析出圖書的種類與受眾人群的關系、讀者對圖書類目的需求、個別圖書的副本數能否滿足讀者需求、讀者喜愛哪種類型的讀書活動、某場圖書館活動的潛在參與者有哪些等。再例如,傳統圖書館只是對于具體形式的圖書資源進行保存,但是通過大數據可以將聲音、視頻等整合進行保存,不但可以有效減少圖書館內資源占地面積,還能拓展信息儲存資源,并且便于搜尋。
當前我國多數圖書館人才結構中,普遍存在專業不對口和學歷較低的問題。這些人員的知識面相對較窄,尤其對現代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水平不一,無法為當前的圖書館深層次信息化發展提供幫助。
計算機專業的圖書館員,對圖書館工作流程與細節有著清晰的認識,而同時對信息化服務的開展有著深厚的技術基礎,這兩點的有效結合可以產生即接近于現實需求而又目標長遠的創意,用來推動現代圖書館行業的進步,這種創意甚至比專注于圖書館行業的軟件公司更具有實際性與前瞻性。
根據筆者近年工作來看,想要實現一個簡單的小功能代碼并不復雜,如果館員自己開發,可能短短幾天的時間就能保障軟件上線并服務于讀者。但是如果通過招標向社會購買,不僅需要繁瑣的招標流程,也需要不小的 資金費用,更需要大量的時間。
在信息化時代,館際交流更應該深化到人才的交流、技術里面理念的交流。圖書館可以與相鄰簽訂人員的長期互訪協議書。通過人員的互訪,了解其他圖書館內部的規劃與建設、讀者服務的方式與方法。另外,更要促進圖書館技術理念的交流,信息化技術發展迅速,更新快,十分靈活,不僅要交流現有的經驗,更應該交流對行業工作的需求與設想,溝通探討之后需求會更加合理,更加容易實施。
綜上所述,我們不難看出計算機網絡技術在圖書館建設中的重要作用,這就要求相關工作者在建設過程中創新計算機網絡技術,拓寬應用范圍,使其更好的服務于數字圖書館的發展,為我國人民帶來更多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