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閆少康 張海濤
油田企業為保證生產與運營的整體質效,應結合設備的實際運行狀況,做好狀態監督、檢修、損耗管理、故障維修等工作,在運輸車輛使用前,對車輛進行綜合性、全面性的檢測,最大限度的避免隱患問題。與此同時,管理部門應注重檢修人員與駕駛人員的專業技能、安全意識方面的培養,全面提升運輸設備的使用性能,優化油田生產設備的管理形式,為油田企業的高效生產夯實基礎。
現階段,在運輸設備的管理過程中,部分油田企業更注重設備運行狀態的管理,故障維修重于預防管理,尤其在設備的日常維護方面,缺乏正確意識,對運維管理、設備損耗情況了解不全面,一些設備處于超負荷運轉狀態,導致安全風險提升,對隱患問題無法有效進行識別。與此同時,車輛設備管理與運行人員管理模式陳舊,沒有對運維體系進行有效的調度,管理資金投入較少,一旦發生故障問題,無法在短時間內控制住,管理理念相對滯后。
管理制度是保證設備規范性、科學性使用的重要基礎。然而,現階段部分單位在運輸設備管理方面存在漏洞,導致車輛無法正常運行,其中以安全管理與維護管理問題相對較多,無法確保車輛設備運行期間穩定性與安全性。具體表現為:一是部分設備的前期養護、檢修工作不到位,存在安全隱患,在實際使用過程中,容易引發故障、異常問題;二是運輸設備管理制度不完善,沒有明確規定各種車輛的操作、檢修、養護的等級與標準,甚至存在部分運輸設備利用不規范而導致的損毀問題;三是車輛調度不合理,一些設備在短時間內高強度運維,部分車輛卻沒有進行有效利用,資源配置不科學,增加了運輸壓力,也提升了設備損耗。
油田設備操作、檢修人員的整體素質參差不齊,將會導致違規、違章、不規范操作、檢修不徹底等問題的頻繁發生。從實踐調查來看,現階段管理、操作與技術人員的培訓途徑狹窄,部分工作人員操作經驗不足,對新車輛設備的檢修管理、實踐操作等規范與技巧掌握不熟練,對異常問題無法進行有效控制,使得實踐工作中,運行管理風險提升。除此之外,車輛的安全、規范行駛,也是保證石油運輸質量的重要基礎,但是目前我國油田企業人才配備存在不足,工作人員素質與技能水平參差不齊,缺乏安全操作、管理意識,對于油田生產有著較為不利的影響。
在車輛正常使用前,需要對其進行綜合、全面的檢測,包括運行調試、檢修數據、歷史故障問題、設備應用環境等。為此,管理、技術人員應當根據自身經驗與檢修技能,對出現的問題實施有效總結,并且在此基礎上對具體問題進行深入研究。一方面,企業應安排專業的檢修人員,開展運行前的檢測、調試工作,針對容易發生故障問題的設備,進行多次檢測,保證質量檢測、運行調試的規范性與有序性。同時,還應加強現場管理,對檢查記錄與審核結果進行記錄,嚴格依照檢查標準執行實際工作,保證監測結果的可靠性與客觀性,為后續設備運行奠定良好的基礎;另一方面,在對運輸設備進行養護時,應依照車輛使用狀態、損耗程度、技術參數與作業情況等,劃分明確的養護等級,主要是因車輛設備運行環境與工作任務不同,所以需要針對性采取不同保養等級,提高車輛設備運行效率,同時,降低養護成本,進行針對性的檢測、維修管理,保證設備的使用質效。
完善、具體的管理規章是保證車輛合理、高效運維的制度基礎。油田單位在開展實踐管理工作中,首先,應結合設備實際運維情況、生產目標等,構建管理制度體系,對運輸車輛進行規范性管理;其次,應將管理目標細化,將責任落實到個人,讓相關技術、操作與管理人員樹立起端正的責任意識,逐條將管理人員和駕駛員應當遵守的規則公布,做到有規可依、有規必依,增強員工的責任感;第三,應采用多樣化、針對性的管理模式,根據作業環境、運輸需求、操作人員經驗與技能水平等條件的不同,分配運輸設備。同時,在配車的過程中,應該實現填寫運輸車輛使用的詳細信息,為設備的合理調配提供可靠的信息數據,有利于緩解運輸壓力,提升車輛的利用效率。
車輛運維管理制度能否有效落實的關鍵在于工作隊伍的實踐水平。因此,新時期,油田車輛設備的高效管理應以管理、技術人員專業培訓為基礎,加強技術與安全方面的培訓。為有效提升工作隊伍的專業能力、安全意識與職業素養,一方面,油田企業應將業務培訓納入日常培訓中,通過考試、實習等方式定期檢查職工是否已經具備使用車輛的基本技能;另一方面,應加強復合型人才的引進,優化用人與選人的流程,組建高素質的工作團隊。除此之外,油田企業還應加強制度保障,將設備運維情況與績效管理機制有效銜接起來,保證績效考核的全面性與合理性,對于表現優越的技術、管理人員予以表彰,調動職工提升自身設備操作、維修與管理等放面能力的積極性。
首先,管理單位應加快現代化、信息化技術的應用與推廣,建立起動態化的監管機制,明確不同管理環節的責任范圍,規范車輛的檢修、維護、駕駛等工作;其次,需要對管理環節制定有效的管理方法,在運輸的過程中安排專業管理人員對運輸情況進行分配,結合具體的運輸需求,對車輛調度進行合理規劃,保證車輛使用的合理性與科學性,在降低車輛損耗的同時,滿足油田生產多元化的運輸需求;第三,根據設備運行的故障表現、原因、影響等,制定故障檢測、排查方案。對安全影響較大、發生頻次較高的故障問題,進行原因分析、責任追蹤。同時,積極引進先進的檢修技術,依托大數據、云計算、移動互聯與無線傳輸等技術,實時掌握故障情況,快速確定故障位置,通過高效、全面的監管機制,為設備的安全、可靠運行提供保障。
結語:油田設備的運維管理是新時期企業提升生產質效的核心環節,尤其在車輛運輸、維修方面的管理工作中,面對實踐工作隊伍整體水平參差不齊、檢修與監管機制不健全以及管理部門重運維、輕維護等方面的問題,油田企業應立足車輛設備的實際運維情況,通過建立動態化監管機制、完善檢修與操作規范、加強工作隊伍的技術與安全培訓、強化前期運維管理工作等方式,為運輸車輛的安全、平穩、高效運行夯實基礎,全面提升油田生產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