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盧時雨 管 迪 袁 野
在2020年2月中央審計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全面履行審計職責、堅持依法審計,完善體制機制,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作出重大貢獻”,同時強調要善于運用新技術、新手段,積極推進大數據審計工作。國家審計署、公司積極推進審計領域信息化、數字化應用建設工作。堅持走數據驅動、創新驅動、變革驅動的科技強審之路,大力推進數字化審計。在此背景下,圍繞公司重大決策部署,突出重點領域,關鍵環節審計監督,研究建設數字化審計平臺,綜合審計業務數據分析,深入發掘數據價值,及時揭示公司經營管理風險,有效發揮審計促進公司治理功能,將是公司審計監督領域一項重點內容和本次研究的重點內容。
(1)公司重大決策落實方面。圍繞公司年度重大決策及重點工作任務內容,關注開展落實情況,包括組織領導、方案制定、責任落實、工作推進、階段成效等,對招標管理、成本控制、財務政策等重要事項是否制定了針對性應對預案。重點關注非生產性支出如“三公”經費、辦公費、會議費等重點費用支出,是否存在超標準、虛假列支等情況。(2)物資及招投標管理方面。主要包括應招未招、肢解項目規避招標、虛假招標、虛假出庫、拆舊物資回收不及時、提前結算物資款等。(3)人力資源管理方面。主要包括崗位、機構設置不合規,超編制、職數配備人員,勞動用工、員工招聘不規范,薪酬福利計劃執行不嚴格,超標準列支福利費,業務外包管理不規范等。(4)工程管理方面。主要包括項目未批先建,可研、概算與實際不符,結算與合同約定不符,未竣工先結算,竣工決算不及時、不準確,在建工程轉資不及時等。(5)財務管理方面。主要包括資產處置管理不完善,折舊計提不準確,違規借用備用金,出借銀行賬戶,收入、成本確認不準確,虛列成本費用,往來款項長期掛賬,存貨、在建工程清理不及時,違規拆借資金等。是否將清欠工作納入年度重點工作;欠款控制和清欠工作開展情況及成效,“三金一款”(投標保證金、履約保證金、質量保證金、合同款項)清退工作和歷史遺留相關問題解決情況(6)項目管理情況。信息化項目是否存在成本列支不真實、虛假驗收、資金支付與項目進度不匹配、支付不及時等情況。(7)物業服務類管理情況。重點關注物業服務中的餐飲、會服、秩序維護、工程等四個領域,管理要求是否落實到位、措施是否具體,是否有成效;重點關注餐飲、會服、綠植、辦理質效、輸送利益等關鍵領域。(8)審計問題整改落實情況。重點關注是否制定合理的措施,風險防控成效,長效機制建立情況,減少損失或回收資金情況,制度制定情況等。
提高政治站位,強化審計數據思維
推進審計事業健康發展,發揮好助力全面從嚴治黨的監督保障作用,公司審計監督工作需要將加強思想政治建設擺在首位,樹牢“四個自信”,堅定“四個意識”,堅決執行“兩個維護”,借助數字化審計建設工作促進公司現代治理能力的提升。
打通數據壁壘,推進審計數據統一平臺建設
要實現數字化審計平臺建設,需要完成審計數據采集、識別、抽取及分析工作,需要讓數據“聚起來、用得上”,完成業務數據與財務數據、專項數據之間的并聯,實現圍繞公司主營業務的核心數據采集工作,實現審計數據采集有效覆蓋。以審計數據為核心,打通各數據之間的通道,將審計數據抓取通道延伸至業務部門數據末端,推進審計數據采集實現“橫向到邊,縱向到底”。
統一審計數據標準,完成審計數據標準化
數字化審計平臺建設需要將審計數據進行數據標準化,將文字、圖表、非結構化字符清理轉為審計可用數據,將數據資源轉化為數據資產,實現讓數據“連起來、看得懂”。在數字化審計建設中重點處理數據格式不一致問題,實現審計數據的標準化、規范化及統一化,提升審計分析的針對性和準確性。
目前,公司信息化建設已經有了一定的基礎,隨著公司數據化業務平臺建設工作的開展,核心職能管理數據平臺均已建設完成,但公司系統內直屬單位的大數據應用技術受行業領域影響,數據引入的統一建設平臺尚在建設中,公司數據審計平臺建設需依附于現有數據基礎上實現全業務審計,實現審計資源的集約化,因此現有平臺模型將主要應用已經建設完成投入事項的ERP系統、財務管理信息系統、物資管理信息系統等。
借助審計數據集中管理,針對審計監督工作需求,開展審計數據獲取、數據清洗、數據挖掘、數據關聯等技術,圍繞企業內部監督管理重點領域,構建審計監督分析模型,實現審計監督工作從傳統的事后監督向專業數據挖掘方向推進,通過聚類、分類、異常點檢測等數據挖掘算法,實現審計疑點的在線監督與風險防控,實現審計大數據分析向審計在線監督智能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