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王 麗
伴隨國家供給側結構改革有序推進,農村金融體系不斷完善,農業經濟發展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在看到農村金融發展為農業經濟帶來良好成效的同時,也要認識到,目前農村金融體系建設發展過程中依然還存在不少的問題,嚴重制約了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速度和質量。加強農村金融與農業經濟發展相關的對策研究,意義深遠。
農村金融發展經主要經歷了四個發展階段,從1979年改革開放以來發展到現在,逐漸從體系構建、初步發展到改革深化、全面創新。不同的發展階段,見證了農村金融發展日漸取得的成效,隨著金融體制改革進一步深化,農村金融不斷進行創新探索,原有的金融體系不斷完善,國家相關的金融政策機制也在不斷完善,為推動農業經濟發展提供了強大的政策支持。農村金融發展和農業經濟增長之間具有緊密的聯系。一方面,農業經濟想要得到持續健康發展,就需要強大的金融支持,通過資金扶持,農村金融機構可以為農業生產種植以及營銷等方面提供強大的資金援助,這樣可以進一步推動農產品營銷水平不斷提升。另一方面,農村金融結構不斷優化,為農業經濟發展提供了更強大的環境支持,農村金融產業發展規劃體系不斷。農村金融改革正逐漸和農業經濟發展相關的規劃進行對接,進而可以更好地適應農業經濟發展改革的形勢,全面推動農業經濟實現持續增長。此外,農村金融機構發展過程中,國家相關的監管政策日益完善,農村金融體系發展也面臨強大的制度約束,在此背景下,想要更好地推動農業經濟發展,農村金融必須與農業經濟制度相適應,這有助于更好地創新農業經濟發展體系,為農村經濟實現全面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大的政策支持,形成雙向協同發展的良好局面。
目前在農村金融發展過程中,依然還面臨不少的困境,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方面對農村金融發展相關的重視程度不夠。雖然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步伐加快推進,國家鄉村振興戰略深入實施,但是地方政府對農村金融方面的發展依然不夠重視,主要將重心放在經濟改革方面,沒有積極推動金融創新,也沒有深入探究農村金融發展和當代農村經濟發展之間的關聯性,沒有從可持續發展的視角加強頂層設計,形成完善的制度規劃體系。另一方面,農村金融發展制度體系不夠完善。農村金融發展想要更好的發揮與農業經濟雙向協同效應,需要不斷完善相關的制度體系,這樣才能更好地順應農業經濟改革發展形勢。但是目前關于農村金融發展相關的制度建設工作不夠重視,也沒有結合實際形成適合農村地區實際的現代化農村金融機制,從而不利于為農村金融體系的發展提供強大的制度引領和指導。
此外,農村金融發展效率有待提升。雖然我國農村金融發展經歷了四個重大發展階段,但是在整體上看,依然存在效率偏低的情況,沒有和當代經濟發展相關的內容相協同。與城鎮金融相比,農村金融機構相關的人員素質和能力水平也需要進一步提升,在農村金融監管等方面的力度也需要進一步加強,農村金融發展環境也需要不斷優化。
為了進一步提高農村金融發展成效,更好地助力農業經濟持續發展,建議從以下幾個方面予以完善:(1)健全農業金融發展體系。要結合當前農村地區改革發展的形勢,對目前國家金融相關的政策進行研究,政府相關部門應當從加強農村金融體系完善的視角來發揮良好的宏觀調控作用,出臺更加詳細規范明確的農村金融相關的配套政策,為農村金融各項工作的開展提供強大的政策支持。同時,政府還應當圍繞消費信貸等方面的政策進行優化,以此更好地激發農業經濟發展市場活力,全面釋放改革發展動力。(2)不斷發展壯大金融規模,優化金融結構體系。一方面要認清目前農業金融和城鎮金融體系等方面建設和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差距,不斷學習國外在農業金融體系建設等方面的經驗,以此為基礎結合農村地區實際健全配套的金融服務網點機構,及時為農業生產等方面提供相關的資金支持;另一方面要不斷加強農業金融結構的完善。要充分結合市場經濟運行的規律,在農業金融結構相關各類要素配置等方面進行深入研究,從改善農村金融結構的視角探究金融結構和經濟結構協調發展的相關技術和方法,創新金融產品類型,從而更好地提升農業經濟扶持力度。
此外,還應當圍繞農村金融發展和農業經濟發展,加強風險預警和相關調控機制的建立,要對目前農村金融體系發展等方面存在的風險進行全面分析和評估,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等對農業金融體系建設和農村經濟發展等方面取得的成效以及存在的問題進行數據挖掘和匯總分析,以此為基礎,更好地整合相關的資源,加強金融機構人才隊伍建設,為農業經濟發展提供強大的人才與技術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