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潘偉華
2010年至2019年山東省(不含青島,下同)電子通訊行業進出口運行態勢可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迅速發展階段(2010年至2014年),2014年達323億美元,較2010年增長119%。第二階段:波動階段(2015年至2017年),2015年受全球經濟疲軟和國際貿易放緩影響,行業進出口回落明顯,自2016年開始,隨著全球經濟復蘇、需求增加,行業進出口總額實現回升;第三階段:回落階段(2018-2019),受中美貿易摩擦以等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影響,2018年至2019年行業進出口連續兩年下降。受新冠肺炎沖擊境內外訂單需求影響,2020年1-7月電子通訊行業進出口總額進一步下降至126億美元。從收支方面看,2010年至2019年電子通訊行業貿易收支總額與進出口總額波動趨勢相似,也可分為迅速發展階段(2010年至2014年),波動階段(2015-2018)以及回落階段(2019年至今),2010年行業貿易收支總額均超過330億美元,2014年達到峰值354億美元,受國際經濟疲軟影響2015年短暫回落后,2016年至2018年穩步增長,直至2018年中美貿易摩擦加劇出口收匯明顯下降;受疫情影響2020年1-7月收支總額同比減少22.16%。
目前,國內外對于進出口影響因素研究方面存在一定成果。王冰(2010)研究通過實證研究發現影響我國對美出口影響因素有美元匯率、美國GDP等。章迪平,鄭小渝(2020)從數字技術、數字化貿易、貿易發展潛力等5個角度建立貿易發展指標并開展實證研究。郭盛平(2020)從業務產業鏈、外貿依存度等角度分析福州市當前外貿發展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關建議。王春杰(2020)運用實證方法,選取影響河南省進出口貿易的若干指標,詳細分析河南省進出口貿易的影響因素。
1.涉外收支影響因素理論分析。①地區生產總值。生產總值的不斷增長,可以帶來該地區國民收入增長,進而影響產業結構,提高地區整體的經濟實力,從而在國際貿易中獲得有利地位。②匯率。貨幣貶值意味著國內產品的相對價格降低,產品出口的國際競爭力因為價格因素增強,出口貿易量增加;反之則促使進口貿易的改善。③經濟政策。經濟政策不確定性的加劇引起出口的時滯和市場成本的增加,并通過對資本市場資產配置、宏觀經濟的干擾進而影響進出口貿易。④地區貿易開放程度。如果境外處于經濟上升時期,則對該國的產品需求會增大,從而促進該國國民經濟增長;反之會將導致該國經濟衰退加速。
2.涉外收支影響因素實證分析。(1)變量選取和數據來源。本文選取山東生產總值(GDP),人民幣有效匯率(ER)、經濟政策不確定性指數(EPU)、貿易開放指數(TO)和企業景氣指數、電子通訊行業景氣指數(BC)5個影響因素變量與涉外收支總額(RP)建立VAR模型,數據來源于同花順iFind數據庫及國家外匯管理局系統。樣本區間選擇2010年1季度-2020年1季度共計41個季度時間序列數據。首先利用ADF檢驗,對所有序列進行一階差分后再進行單位根檢驗,檢驗結果顯示所有序列均通過單位根檢驗,VAR模型的估計點都落在圓內,模型總體穩定且結果有效。(2)脈沖響應分析結果。一是給地區生產總值一個單位的正向沖擊,會導致電子通訊行業涉外收支規模1-8期維持正負交替波動,但中長期并未產生明顯相關性。二是給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一個單位的正向沖擊,行業涉外收支規模出現明顯負效應,隨著人民幣大幅升值會持續引起行業涉外收支規模的反向變動。三是給經濟政策不確定性指數一個正向沖擊,在第1期迅速對收支規模形成負向沖擊,從第2期開始正負效應開始交替顯現。表明在國際間經濟貿易政策出現較大波動時,短期內會給行業進出口帶來較大負面影響,但中長期相關特征并不顯著。四是給企業景氣指數一個正向沖擊,行業收支規模呈現小幅負向變化,隨著時間推移沖擊效應帶來的影響持續擴大。五是給開放指數一個正向沖擊,行業涉外收支規模同樣呈現出正負交替變化效應,說明開放指數和地區生產總值長期來看并未形成穩定的相關關系。(3)方差分解。經方差分解可知,涉外收支規模的變動主要來自于自身貢獻,第一期的貢獻率超過90%,其次主要是山東省GDP和經濟不確定性指數,貢獻率均超過3%。企業景氣指數和山東省貿易開放指數貢獻較小。
3.實證結論。山東生產總值、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經濟政策不確定性指數、企業景氣指數和山東貿易開放指數5因素都會對山東省電子通訊行業涉外收支規模產生影響。短期內,受自身影響最大,其次為經濟政策不確定性指數、山東生產總值;從長期看,依舊是受自身影響最大,其次為人民幣有效匯率、經濟政策不確定性指數。隨著電子通訊行業企業進入備貨生產及訂單旺季,境外訂單獲取情況將直接影響下半年以及未來一年生產銷售額。若未來無法接到新訂單,2019年訂單對應的銷售收入將全部消化完畢,未來收入情況將下滑;若接到新訂單,未來收入將在3季度后出現回升。
一是積極引導產業轉型升級。推動全省產業協同平衡發展,爭取在電子通訊行業內培育一批關鍵核心技術和產品。二是強化部門間聯合服務能力。外匯局應與海關、稅務、工商、工信、行業協會等單位間構建溝通協調機制,在全省強化重點產業項目的推介。三是綜合提升外匯服務質效。有條件地進一步擴大貿易便利化試點企業范圍,靈活開展“一企一策”服務,指導企業做好海外新市場、新客戶、新訂單的開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