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孫士偉
在企業生產經營的各個環節都涉及到資金應用,資金關系到企業的長久發展。在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過程中,我國不斷擴大國有企業的發展模式,但是這樣也增加了資金管控的風險,影響到國有企業可持續發展。資金管理主要是企業通過一系列手段、方法來調控內部資金的運轉,從事前、事中以及事后全方位地對資金使用進行規劃和監管,優化資金在各項目活動中的配置,在保證資金安全性的同時,提高企業資金利用效率。
1.國企資金管理的重要價值。資金管理是國企財務工作的關鍵部分,也是企業管理的主要內容。為了保證國企資金管理的與時俱進,必須及時進行合理配置,提高資金管理效果,提升企業的風險抵抗能力。
2.基本原則。一是安全性原則。國企財務管理中,要經過資金流管理的強化,將企業資金存量控制在預期范圍內,維持資金流通的合理性,實現企業全面穩定發展的最終目標。二是效益性原則。企業常規運行管理環節中,必須及時進行資金合理優化,力求資金流通渠道的穩定拓展,提高資金利用效率。三是配置合理的要求。國企資金結構的處理中,必須考慮配置合理性,以期提高企業生產競爭效益、競爭水平。
1.國有企業負債率比較高。國有企業主要是由國家企業投資、管理,限制了國有企業的行為。很多國有企業資金使用過程缺乏節制性,存在揮霍浪費的情況,提高了國有企業的負債率。國有企業缺乏自主經營權,因此經濟收益方式較少,國企負債率也因此不斷提升。
2.監管機制不健全,監管力度不足,資金管理使用效率較低。企業監管重心集中于事前預算申報及事后工程款支付,對整個項目過程中的資金流動缺乏足夠監督管理,不能充分發揮監督資金管理的職能,再加上工作人員管理思想、能力素養的不足,導致資金管理應用效果大打折扣。雖然企業前期項目資金較為緊張,但中后期企業賬上項目閑余資金較多,造成資金使用率較低。導致這種情況發生的原因主要為:一方面,在項目中期,地方配套的資金陸續到位,加上根據項目進度、質量和地方資金到位情況逐年安排的上級補助資金,使得企業賬上資金較為充盈。另一方面,工程施工受自然因素、市場環境等諸多因素的影響,項目施工中突變量眾多,預算指標和實際需求存在一定的偏差。
3.資金管理分散導致使用率低。國企管理中,由于資金管理分散,導致無法形成統一化的合力,進而引發資金優勢無法發揮到位,經常出現調劑額度不足的狀況。各項目在進行業務管理、資金需求考慮時,經常發生閑置資金量巨大、資金不能有效利用等狀況,引發了資金浪費、經濟利益損失等問題。
1.拓寬融資渠道,節約融資成本,為項目順利進行提供有力資金保障。一方面,公司應加強信貸資金管理,建立良好的銀企關系,爭取銀行信貸支持,減少流動資金貸款,采用銀團模式,爭取項目資金貸款,以降低項目融資成本,保障項目資金有效供給。另一方面,公司應當適當控制銀行信貸規模,進一步拓寬項目資金的供給渠道。項目貸款到期當年,可于當年年初向地方財政申請資金用于還貸,考慮到地方財政的資金困難問題,可由地方財政用政府債券置換銀行貸款的方式,為企業解決還貸壓力,同時也可降低融資成本,為項目順利完工提供資金保障,降低企業信貸風險。
2.合理應用財務集中管理,提高資金歸集效果。大型國企機構在推行財務集中管理中,需考慮管理模式的集權要求,尤其是投資融資效果,合理規避財務風險。其次,財務集中管理中,要對國企資源進行全面合理的集中控制、優化配置處理。統一會計管理體系,加強內部控制機制的全面穩定落實,這對規避財務風險,提高會計信息質量等方面起到了保障性功效。在資金成本越來越高、融資難度越來越大的情況下,國企一旦發生資金的短缺,極易引發巨大風險。為此,必須合理利用資金資源,保證資金發揮最大效益,這是國企管理人員、財務管理人員等必須重點考慮的問題。
3.完善資金風險防范工作。當前一些國有企業沒有集成化管理資金,導致企業的資金過于分散,不利于保障國有企業資金管理效果。國有企業需要完善資金風險防范工作,加強監管分散的資金。在企業銷售收入階段,國有企業需要合理控制應收賬款的占比。在國有企業資金管理過程中會面臨各種資金風險。提升國有企業資金應用的安全性,可以保障企業生產效益,國有企業需要合理流通資金,滿足企業發展需求。
綜上所述,資金管理水平和效果對國企經濟發展和經營效益具有直接影響,適合國企發展的資金管理和控制對企業而言至關重要,國有企業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當中健康發展,需要創新發展國有企業資金管理與使用控制,促使國有企業資金進入到良性循環中,為企業運營提供堅實的資金保障,保障企業健康穩定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