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劉 玲
在基層農業統計工作實施過程中,需要結合新形勢下國家統計法實施條例的要求,以及農村地區的具體實際等,不斷建立完善的現代化農業統計體系,這樣才能有序規范基層統計工作,更好地提升基層農業統計工作成效。由于農業發展方式相對比較粗放,現有的農業發展技術也相對薄弱,在基層農業統計方面相關的資源配置不夠完善,一定程度上不利于有效提升基層農業統計工作開展成效。加強新形勢下基層農業統計工作開展現狀及優化對策研究,對提升農業統計成效,推動國家農業現代化建設工作有序開展等具有重要的基礎保障意義。
面對日益嚴峻的市場競爭形勢,國家圍繞經濟社會發展也在不斷進行戰略規劃調整,加上國家統計法實施條例的出臺和實施,對農業統計工作的開展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對新形勢、新環境,不斷加強基層農業統計管理,探究適合基層農業工作實際的統計方式和方法,有利于更好地提升基層農業統計工作的規范性,進而健全國家農業統計數據體系,切實提高農業統計數據的服務價值。同時做好基層農業統計工作,可以為基層農業發展規劃以及相關配套政策的制定和實施提供重要的參考依據。
通過有效的統計技術和方法的運用,及時全面總結基層農業工作開展情況,查找農業發展方面存在的不足或制約因素,進而更有利于為基層農業統計工作的開展提供科學的依據,切實推動農業發展實現科學化、現代化發展。
目前在基層農業統計工作開展過程中雖然進行了大量的探索,也制定了一些實施規范,但是依然還存在很多的薄弱環節,主要表現在:
1.基層農業統計環境有待優化。一方面目前基層農業統計氛圍不夠濃厚,在農業統計組織管理等方面相關的機制不夠完善,農業統計人員數量少,流動性也比較大,加上缺乏相關的培訓,在基礎規范化管理等方面與統計法實施條例的要求等還存在不小的差距,另一方面基層農業統計相關的資源要素配置等不夠完善充足,一些地區政府對農業統計工作不夠重視,將資金主要用于支持農業經濟發展等方面,對農業統計工作的重要性認識不全面,沒有結合新時期的發展要求等配置現代化的農業統計技術及配套設施等,從而難以保證統計效率。
2.基層農業統計方式比較落后。當前在基層農業統計工作信息采集、數據整理以及共享等方面技術和方法比較落后,基層統計設備精度等與現代農業發展要求還存在一定的差距,在統計調研以及數據分析等方面也沒有積極引入大數據技術等方式進行創新探索,基層統計數據監督管理等方面力度不足,相關的監管機制有待完善。
為了更好地提升基層農業統計工作實施成效,建議從以下幾個方面予以完善優化:
1.加強要素配置,完善管理機制。要不斷提高對基層農業統計工作的重視程度,將基層農業統計工作納入地方政府重要的戰略發展體系中進行部署和統籌安排。聚焦現代農業發展要求,對目前基層農業統計工作開展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存在的困境等進行全面分析,從著力改善基層農業統計環境的角度來不斷優化資源配置。為基層農業統計工作開展調查研究、數據整理和管理以及數據分析等方面提供更多的技術支持,加強現代化智能統計設備和技術的引進,針對農村地區實際等不斷開發相關的信息化軟件等,從而更好地提高農業統計的效率和質量。另外要全面加強組織管理,健全基層農業統計機制,著力細化權責分工,對照農業統計的目標對農業統計各項事項進行分解,加強經費保障,強化隊伍建設和培育,注重引導基層農業統計人員在提升農業統計成效及推動農業統計成果轉化等方面提出更多的建設性意見,全面夯實基層農業統計數據基礎體系。
2.加強技術創新,強化數據監督。一方面要圍繞基層農業統計工作的開展不斷加強技術創新,圍繞國家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等,不斷引進更多的現代化農業統計技術和方法,注重將農業統計工作和經濟普查等工作結合起來進行實施,打造數據共享平臺,加強相關部門的聯動,整合相關的統計數據資源和力量,切實提高農業統計效率。
另一方面要加強基層農業統計數據質量監督,要積極探索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等方式,加強基層農業統計數據庫建設,完善和優化基層農業統計指標體系,對各類指標提出明確的統計核算方式方法,定期開展數據的匯總分析和檢驗,加強聯動執法,從而更好地維護農業統計數據的權威性。
總之,基層農業統計工作的開展需要緊密結合實際不斷完善相關的管理體系,強化技術創新,這樣才能更好地提高農業統計工作的規范性和有效性,為國家農業發展等相關政策的制定及基層農業工作的創新開展提供重要的數據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