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艷霞
(荊門市博物館,湖北 荊門 448000)
博物館是一個具有較強公益性并致力于為人民服務的公共文化機構,博物館的立足根本就是公益性,為大眾以及社會發展提供公益性服務是現代博物館最主要的工作目標以及主旨。博物館實現社會價值的最主要手段就是擴大社會影響力,強化自身服務功能,這也是現代博物館發展的最主要趨勢,更是博物館提供文化服務與社會資源配置的最主要支撐來源。博物館公益性與社會化服務是相輔相成的,博物館是以公益性為最終目的,利用自身掌握的文化資源為大眾提供最優質的服務,同時也爭取社會的各種支持,完善自身各種職能,提升社會化服務整體水平。
目前我國博物館數量眾多,且地域分布十分廣泛,博物館類型也越加趨向多元化,除了常見的藝術類、綜合性、自然類、歷史類等博物館以外,現在還出現了一些社區博物館、綜合素質博物館、生態博物館等。與此同時,我國各地區博物館也開始重視自身展覽質量,截至2019年底,我國已備案博物館數量達到5354家,比上年增加了218家,全國舉辦展覽數量達到2.86萬個,教育活動33.46萬場。由此也可以看出,博物館成為百姓美好生活的最主要組成部分。
社會在不斷發展,我國的旅游行業也獲得了迅速進步,人們對遺物、遺跡類興趣越來越濃厚。各類博物館、教育基地、紀念館等場所也作為文化旅游資源的一類,被全社會所廣泛關注,對此而來的旅游活動也應運而生。這些新興事物對當下博物館的運營帶來了極大挑戰,如何充分利用以及開發博物館現有的旅游資源為游客提供更佳的服務,是目前博物館需要思考的話題。總的來說,目前我國的博物館社會化服務功能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也存在些許問題,比如博物館內配套設施不夠健全缺乏、專業的講解員為大眾服務的意識還不夠強烈、成年人群接受教育服務的程度還不足等等。
博物館要堅持公益性服務原則,要自覺承擔起社會責任,通過開展公益活動等方式為社會大眾提供服務。博物館服務的公益性原則,必須要正確處理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之間的關系,但應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要充分發揮自身潛力,在拓寬服務范圍的基礎上降低服務成本,提升服務能力。此外,博物館還要努力實現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結合,要明白社會效益是文化建設的基礎以及價值所在;而經濟效益則是文化產業的最基本訴求,兩者互相促進并不存在矛盾。經濟效益能充分發揮社會效益所提供的物質基礎,而社會效益可以促進我國社會經濟進一步發展,因此博物館必須堅持公益性原則。
2.2.1 堅持“以人為本”,提高社會服務品質
必須堅持公益主導原則。作為國家公益性事業單位,博物館的所有財政支出都是由國家財政所統一處理的,也有義務為社會發展以及社會大眾作出服務。博物館相關人員要從自身出發,樹立正確為觀眾服務、為大眾服務的正確意識,要充分認識到以人為本的觀念,和諧處理好自身與社會大眾之間的關系,為大眾服務工作擺在首位,不斷吸取全新的服務、理念,提升自身服務水平以及質量。博物館事業發展的根本所在就是公眾需要,這也是現代博物館各項工作的開展依據,因此博物館要在現有的服務理念、服務方式以及服務策略上做出改變,要堅持以人為本的基本原則,通過多維的、外向的、以公眾需求為主的工作思路,強化自身社會服務體系,利用各項有效資源提升自身公共服務文化水平,使博物館能夠真正成為百姓休閑與家庭教育的最佳選項。
2.2.2 利用現代網絡技術,擴大自身服務范圍
社會在不斷發展,現代社會是一個網絡時代,網絡已經深入各行各業以及每個家庭,利用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能為大眾提供更加方便的資訊來源,這也是博物館調整自身服務模式、衍生文化功能的最佳手段。社會經濟快速發展,公眾不再滿足于定點、定時的博物館參觀方式,鑒于此,博物館可以充分利用現代網絡傳播的優勢,建立博物館網站,向觀眾及時、全面地提供各種信息服務。通過在網上發布博物館藏品、建筑、展覽等方式向觀眾提供各種信息,提升博物館網站的吸引能力。例如,博物館可以舉辦網上虛擬展覽文物,三維導覽推出建筑等提升自身文化輻射范圍,使博物館能跨時空、跨地域地發揮自身良好作用,使人們可以更加方便了解博物館有關資訊。此外,博物館還要重視互動版塊的設計,通過加強與觀眾、網友的交流以及對話,了解觀眾實際需求,并在自身工作中做出改進,滿足社會大眾各方面需求。
2.3.1 聯合社會力量,拓寬服務空間
博物館可以依靠自身在館藏、技術、學術以及聲譽等資源,與企業、民間組織、媒體以及個人力量,聯合舉辦各種豐富多樣的文化活動,提供多元化的公共文化產品,為博物館社會服務創造更廣闊的空間。
2.3.2 壯大博物館之友和志愿者隊伍,搭建溝通橋梁
博物館最主要的組成部分就是志愿者,這也是博物館面向社會開放的最主要環節,是博物館與社會連接的主要橋梁,可以為博物館提供源源不斷的人力以及智力支援。因此,博物館要根據自身特點積極招募以及培養志愿者,使更多熱愛社會公益事業的人能參與到博物館志愿服務體系中,能彌補博物館在人力資源方面存在的短板。在公眾與博物館之間架起一座溝通橋梁,使博物館與公眾之間的關系能夠更加和諧。
2.3.3 引入社會化管理模式,提高后勤服務水平
博物館在后勤服務方面等要引進社會化管理服務模式,例如做好物業、管理、保潔、安保等工作,并根據自身實際需求以及運行規律,選擇管理成本、人力成本相對較低的專業服務公司進行代管,并通過簽訂勞務協議由社會專業機構承擔,這樣可以達到降低管理成本,提升管理水平的目的。
綜上所述,博物館是一種文化事業單位,必須面向社會,為社會服務,這樣才能達到宣傳教育、宣傳文化的主要目的。博物館在取得一定成就的時候,也要認識到自身存在的不足,不斷完善社會化服務職能,全面提升博物館的專業化、現代化、社會化水平,強化博物館文明傳承、文化溝通、增進知識和公眾教育的職能,建設博物館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