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 雪
(張家界市博物館,湖南 張家界 427000)
青少年觀眾一直是博物館定級評估的重要指標之一,最新版《博物館定級評估標準》(2019年12月)更是對國家一、二、三級博物館年免費接待青少年觀眾占觀眾總人數的比例分別進行了明確,同時《評分細則計分表》(2019年12月)也將博物館設置“專門的未成年人教育活動場所”作為一個加分項。今年9月底,教育部和國家文物局聯合發布《關于利用博物館資源開展中小學教育教學的意見》,進一步體現了黨和國家對博物館發揮青少年教育功能的重視。同時,講解作為博物館社會教育最普遍和直接的一種形式,卻廣泛存在著供不應求、講解隊伍人員流動性大等問題。因此,從政策考慮出發,小小講解員培養會成為博物館社會教育的亮點;從博物館實際需求出發,小小講解員也可能成為博物館人力資源的一種補充形式。筆者認為,博物館開展小小講解員培養活動,幾乎都有出于以上兩種目的的考量,但是對于這兩種目的不同的權重,則反映出博物館在社會教育這塊的專業力量,同時也會影響小小講解員培養的方式方法,最終影響這一活動的實踐價值。
以發揮博物館社會教育功能為主要目的開展小小講解員培養的博物館,一般其專業力量相對充足。這種專業力量包括從事社會教育工作的人員數量和專業化水平兩個因素。例如深圳博物館就有專門從事社會教育活動策劃、實施、總結、評估的教育員?;蛘卟┪镳^社會教育部門講解員的人數相對充足,且專業素養較好,有相應的制度和考評標準,要求講解員不僅要勝任講解工作,同時也要有策劃和開展教育活動的能力。
以發揮社會教育功能為主要目的培養小小講解員,博物館更關注的是青少年的職業體驗,和對其相關能力的培養,加之有匹配的專業力量支撐,因此,在培養體系的設置上會更加精細化,培養所經歷的時間也相對更長。例如,國家博物館就將小小講解員培養作為以講解為表現形式的教育項目進行精細化設計,構建了三級四段(初級一段、初級二段、中級、高級)的完整課程結構,所有學員都要像打升級游戲一樣,從初級一段開始逐級過關。
由于有完整的課程設計、細致的教學方法、較高的過程參與度,學員后期繼續參與講解的意愿比較強烈,同時學員家長也會認識到博物館開展小小講解員培養是一個逐步提升的過程,因此促成后期小小講解員作為小小講解志愿者參與展廳講解的可能性就越大。這從一定程度上補充了講解人力資源,達到無心插柳的目的,同時也促進了博物館小小講解員培養的品牌形成,從而讓更多人參與進來,構成一個相互促進的良性循環。
以補充博物館講解人力資源為主要目的開展小小講解員培養,一般這類博物館本身就存在社會教育專業力量薄弱的問題。講解員人數相對較少,同時講解員的專業能力也有限,館內也缺少能夠授課的專家。不避諱地說,我館作為成立剛剛四年多的新館,就存在這些問題,一方面相對于龐大的觀眾講解需求,我館講解員已經在連軸轉,開展小小講解員培養的精力和能力都有限;另一方面,館內目前還沒有高級專業技術人員,無法給小小講解員培養提供較為全面的指導或較為權威的授課。
由于更多是從盡快培養人才以補充講解人力資源的目的出發,加之從事小小講解員培養活動策劃的社會教育人員專業能力有限,因此培養環節的教育資源更多是現有資源的生硬整合,缺乏對受眾群體的清晰定位,培養過程灌輸多,引導和激發少,培養周期相對較短。我館的小小講解員培養涵蓋了從小學三年級到初中二年級的學生群體,培養方式以集中講座、展廳講解演示和學員展廳講解考核、年終評優為主,講座內容以講解禮儀、發聲發音培訓、館內情況介紹等基礎性知識為主,還是缺少一定的深度。同時,考核內容是以檢驗學員對展品和講解詞的熟練程度為重點,對學員與博物館建立情感聯系關注較少。整個培養周期即使加上學員自己準備考核的時間也不會超過一個月。
由我館開展的幾次小小講解員培養反饋,我們發現學員和家長由于大部門是第一次接觸這樣的活動,所以在集中講座和展廳講解演示環節結束后,大部分人還是表現出對該活動的認可,認為有收獲。但是,在后期準備考核過程中,有一部分人還是選擇了中途放棄,分析原因,我們認為一方面確實可能是學員有更重要的事情沖突了,另一方面不可否認還是我們在培養環節沒有與學員建立起深刻的情感聯系,沒有保持住他們參與博物館活動的動力。最后,即使是通過考核的小小講解員,家長在權衡孩子的各種課外輔導班和興趣班后,能夠配合博物館將孩子送來作為小小講解志愿者參與展廳講解的次數也非常有限,而與家長的聯絡和對小小講解志愿者到館服務的安全保障等事宜,本身也會加重本來就有限的博物館講解人員工作量。由此看來,以補充講解人力資源為目的開展的小小講解員培養活動,對博物館自身實踐價值而言是有待進一步斟酌的。
綜合上述情況,筆者認為博物館開展小小講解員培養的目的無論是從青少年出發,還是從博物館自身需求出發,對于青少年受眾而言,其價值都是值得肯定的,因為經歷過或多或少都會有收獲,這也是國家出臺相關政策希望看到的結果。但是從博物館自身發展出發,我們是否也應該考慮加大對博物館社會教育方面人力、物力的投入,從而使包括小小講解員培養在內的各種社會教育活動不至于成為博物館社會教育人員“食之無味,棄之不可”的一項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