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煒
(黃山市屯溪區圖書館,安徽 黃山 245000)
近年來,科學技術突飛猛進,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技術為社會發展帶來便利的同時,對公共圖書館的工作內容、員工素質、服務方式都提出了嚴峻的挑戰。圖書館員工只有結合自身實際,不斷學習新理論、新技術、新知識,完善知識結構,不斷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才能跟上時代步伐,為讀者提供高質量的信息服務。由此可見,圖書館員工接受繼續教育勢在必行。
1)整體年齡結構不合理,文化程度偏低。目前公共圖書館特別是廣大的基層館員工隊伍素質普遍不高。究其原因,是因為前些年公共圖書館沒有被看成一個社會教育機構,而是被很多領導當作安排閑雜人等的“收容所”,陸續安排進了不少關系戶和領導家屬。這些人文化程度偏低,年齡偏大,缺少專業技術,達不到圖書館專業崗位的知識能力要求。加上這些年事業單位嚴控編制管理,導致公共圖書館很少有新人補充進來,隊伍老化嚴重,文化程度整體偏低。
2)缺乏信息技術人才和骨干力量。世界進入網絡信息時代,圖書館工作越來越向科學化、智能化、規范化方向發展,對公共圖書館員工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戰,而目前公共圖書館的現狀是:具備圖書館專業知識和綜合業務素質的專業技術人才不足,技術水平要求較高的崗位很少有人能勝任。
3)對圖書館人才隊伍的知識構成認識有偏差。由于受傳統的教育模式影響,公共圖書館現有的專業技術人員的知識結構和技能水平,往往局限于單一專業和專門領域,對于相鄰學科的專業知識技能,往往缺乏主動學習借鑒的意識,難以適應當今圖書館工作越來越多樣化、復雜化、社會化的要求。
1)繼續教育組織開展各自為政,沒有達到應有的培訓效果。《安徽省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實施意見》規定:“繼續教育是我省人才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各地、各部門應在政府人事部門的綜合指導下,依據國家及本省法規、政策和全省繼續教育發展規劃,按系統分級組實施。”目前我省各公共圖書館開展的繼續教育工作,由各地的人社及文化主管部門負責組織,內容有公需科目培訓和專業科目培訓兩大塊。公需科目培訓由人社部門面向當地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統一組織開展,因培訓時間短,加上培訓對象不分行業性質,故而培訓效果不佳。專業科目培訓主要由各地的文化行政主管部門組織開展,課程設計往往要兼顧文博、圖書、群文等不同系列專業技術人員的需要,且不分培訓對象職稱高級、中級、初級業務水平的差距,缺乏系統性、針對性和實用性,難以做到理論聯系實際,學以致用,影響了公共圖書館員工的學習積極性。
2)相關人員對圖書館繼續教育認識不足,甚至存在抵觸情緒。由于受傳統觀念的影響,很多公共館特別是基層公共館領導對員工繼續教育工作不夠重視,認為圖書館員從事的也不是什么高精尖的工作,只要能完成本職工作就行了,能力提高不提高無所謂,很少會主動考慮派館員出去學習進修。目前很多基層公共館人手短缺問題嚴重,人少事多,加上館員對自身接受繼續教育認識不足,把繼續教育培訓當成是一種負擔,缺乏學習熱情。
3)公共圖書館業內開展的繼續教育規模較小,無法滿足廣大基層館員的需求。目前公共圖書館行業內開展的繼續教育形式一般為專題講座、短期培訓,也就是請業內專家學者作報告或是講解圖書館各類專業知識,目的是普及圖書館學新知識,提高館員的服務能力。這類講座、培訓針對性強,能夠使圖書館員工及時掌握圖書館最新理論和方法,了解行業發展動態,更新專業知識,具有很強的實用性,但是可惜培訓規模不足,培訓對象多面向業務骨干和館長,無法滿足廣大的公共圖書館員工的需求。
1)將公共圖書館員工繼續教育納入法制化建設軌道。《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圖書館法》第四條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將公共圖書館事業納入本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將公共圖書館建設納入城鄉規劃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加大對政府設立的公共圖書館的投入,將所需經費列入本級政府預算,并及時、足額撥付。”繼續教育對提高館員隊伍素質至關重要,必須以立法形式加以保證,應加快制定專門的公共圖書館員繼續教育法律法規,保證公共圖書館繼續教育工作有法可依,進而逐步提高公共圖書館的服務水平。
2)轉變觀念,提高認識,切實解決好工學矛盾。圖書館領導要主動將繼續教育工作納入單位發展規劃,有計劃有步驟安排所有崗位員工參加繼續教育培訓。同時要科學安排,解決好工作和學習之間的矛盾,不能因為學習影響工作,應該立足崗位搞好學習,最終的落腳點還是要搞好工作。
3)改進繼續教育內容和模式,努力培養復合型人才。(1)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各級業務主管部門和圖書館學會應該逐步制訂、完善公共圖書館繼續教育專業課程體系和教材體系,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培養圖書館學優秀師資力量,建設一批高水平的培訓項目,提供優質的繼續教育服務,使廣大的公共圖書館員通過學習,掌握圖書館專業的最新科技理論和方法,了解業界發展動態,全面提高業務素質。(2)積極發展網絡教育。網絡的迅速發展為圖書館繼續教育提供了豐富的資源,各類圖書館門戶網站,為圖書館員工提供了豐富的信息資源,上網查閱最新行業動態,閱讀圖書館專業期刊,掌握前沿工作方法,也是行之有效的公共圖書館繼續教育方式。網絡教育極大延伸了繼續教育的空間和時間,增強了教學之間的互動和交流,激發了圖書館員工的潛能,真正實現了傳統教育的延伸和拓展。(3)拓展繼續教育開展形式。公共圖書館工作涉及的知識和業務技能眾多,很多員工往往又在某個崗位上一呆十幾年,不同崗位之間缺乏了解,圖書館可以通過輪崗的方式讓員工在不同的工作崗位之間流動,從而促進各部門館員之間的業務交流,互相學習,共同進步。此外,也可以有計劃地派館員外出考察和學習交流,了解一些先進館的管理理念、服務方式,激發館員的工作積極性和熱情,從而讓每位圖書館員工都能積極投身繼續教育學習,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和技能水平。(4)以培養復合型人才作為繼續教育的培養目標。為適應新時代發展要求,公共圖書館員工不僅要具備圖書館專業知識和技能,還要掌握一定的相關學科知識,應當鼓勵員工通過繼續教育,主動學習借鑒相關學科的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在不斷提高本專業業務水平的基礎上,盡快成長為一專多能的復合型人才。
隨著計算機技術、多媒體技術和網絡信息技術日新月異的發展,傳統圖書館正在逐步向智慧圖書館轉型,導致了圖書館的工作內容,讀者服務的內容和方式都發生了深刻改變,對圖書館員工隊伍的素質也提出了新要求。公共圖書館從業人員要適應時代發展要求,就必須不斷學習,更新自己的知識結構。只有不斷創新繼續教育的模式和內容,才能不斷提高公共圖書館員工隊伍的整體素質,創造圖書館事業發展的美好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