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姍
(河南高速公路發展有限責任公司,河南 鄭州 450000)
文化是企業凝聚力的體現,是企業開展生產經營工作與管理活動的基礎。而企業文化的發展離不開思想政治工作的引導。從大的方向來看,企業文化的主要內容包括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和物質文化四大類。開展文化建設,能夠有效提高企業的經營管理水平,確保企業在市場競爭中保持向上勢頭,促成良好精神狀態的形成。中國企業的思想政治工作往往遵循“團隊再造”的原則,十分注重弘揚崇仁精神、尚群精神、和合精神。即提倡以人為本,在人力資源管理中尊重人、理解人,在繼承傳統文化精神的同時融入現代化管理意識以及市場經濟意識。在市場經濟體制的推動下,管理者必須“以法治企”,不斷完善各項管理制度,實施科學化管理。
從某種角度來講,思想政治工作已經從以往的被動灌輸逐步轉化為自覺吸收,實現了質的跨越。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目標是構建“學習型”的企業工作氛圍,讓每位職工培育起“工作+學習”的雙重意識,并引導他們建立正確的三觀,樹立與企業共命運的理想,堅定政治信念,保障為企的服務意識。思想政治工作是對人力資源管理的一種補充。一般而言,企業職工的再造與培養都是人力資源部的職能范圍,然而數據發現,職工素質的提升除了專業培訓進修之外,更重要的是強化理念教育。這就說明,思政工作給以了巨大的空間。“學習型”企業氛圍的構建既要做到領導重視,保障到位,規劃合理,還要具備足夠的物質基礎,如文化活動室、閱覽室等。
企業文化是企業長期以來的生產實踐的基本精神,是內部職工共同追求的價值理念與行為準則,同思政工作共存于生產與經營管理活動中,是振興企業的“一體兩翼”,能夠為建設美好企業凝心聚力。兩者存在一定的共性。
一是目標相同。企業文化建設的目標是通過塑造與社會發展相適應的企業價值觀、企業形象,來促使職工提高自身站位、掌握核心技能、加強核心素養。企業思政工作則是通過各種媒介和途徑來全面激發職工的創造性、積極性,讓職工鼓足干勁為企業發展貢獻自己,為企業注入充足的思想保障與精神動力。
二是主體重合。企業文化的建設原則是以人為本,需要把重點放在職工的認同感上,促使他們形成與企業相同的價值標準、道德規范。
三是內容一致。企業文化的核心內容是以共同的奮斗目標和價值觀為主體,以黨建的思想理論為基礎,對內部職工開展美德教育,提高他們對工作的積極性。四是相互包容。在市場經濟體制的推動下,文化建設與思政工作都存在相互依賴、共同促進的關系。不能單獨拋開某一項進行研究,而是將其作為相互作用的產物。
“立黨為民,執政為民”是我黨始終堅持的執政理念,這體現了黨的群眾路線,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和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現代企業生產經營模式和經營理念也在逐漸發生變化,這就要求企業要從我國現階段基本國情和企業實際出發,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不斷深化企業改革創新;堅持以人為本,以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為根本出發點,加強企業員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充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發揮思想政治工作引導人、激勵人、教育人的功能,培養出一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員工隊伍,并發揮優秀員工的模范帶頭作用,使員工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和價值取向,充分發揮主人翁的作用,將企業的經營目標與員工個人價值觀相統一,不斷完善企業管理方式,不斷創新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方式,采取多種多樣、靈活輕松的方式開展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和企業文化建設工作,發揮企業文化的載體作用,豐富完善思想政治工作內容。企業思想政治工作與企業文化建設在有效融合的實踐過程中,不斷得到完善和發展,這將對企業深化改革和實現可持續發展、構建和諧社會發揮重要作用。
企業文化實質是“人的文化”,人是生產力中的主體,是企業的立足之本。企業文化建設中,要以提高廣大員工的思想素質為根本,建立共同的價值取向,樹立共同理想,塑造良好的企業形象。思想政治工作與企業文化建設密切相關,它是以企業文化為載體,向職工灌輸企業價值理念,在企業在發展中重視員工的培養,使企業成為員工進步的平臺,構建學習型組織,實現制度平等、利益共享,職工的發展得到企業的重視和支持,那么職工也會心系企業,真心地為企業奉獻,這樣的企業文化符合社會主義發展方向,也廣泛被廣大職工所認可。 企業發展要不斷深化改革,以思想政治工作為導向,建立學習型組織,加強對職工科學文化和專業技能的培訓,真正做到尊重和關心職工,激勵職工的積極性和進取精神,將個人榮辱與企業利益聯系在一起,使企業上下齊心,共同促進企業的發展。只有職工的整體素質水平提高了,企業整體的水平才能有所提高。在工作目標上,企業應把提高企業生產經濟效益與職工綜合素質并重,明確強化思想政治工作的主體,擴大了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標,不斷激勵員工,使企業精神成為推動發展的動力。在發揮思想政治工作激勵功能的同時,用先進的理論知識武裝職工的思想觀念,聯系企業的實際發展情況,與時俱進,把握企業發展的正確方向,要不斷地開展創新精神。
思想政治工作與企業文化建設的有效融合,要有相應的制度為保障,良好的企業內部環境能夠促進二者的有效融合。企業要想適應時代的發展,就要不斷完善管理機制,良好的企業運營體制、管理體制可以使企業生產各要素之間相互補充,協調企業各部門之間的關系,提高生產力和勞動效率,使企業的規章制度和管理體系得到進一步的完善。要建立和健全培訓制度。加強企業員工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思想政治工作隊伍的素質和綜合能力,認真學習借鑒其他企業的管理經驗,建立科學的、有針對性的管理制度,建立學習制度、活動宣傳制度、研究探討制度,落實監督考核制度,及時總結經驗,對先進的員工進行表彰,對不足的員工進行再教育,使思想政治工作和企業文化建設工作順利開展。
綜上所述,企業文化建設是一項長期且系統的工程,關鍵在于培育和強化。不管是形象的塑造、價值的確定還是精神的培養,都要借助思政工作的力量。當企業出臺制度或措施時,都需要有針對性地通過思政工作來帶領職工認識到企業在市場中面臨的激烈競爭環境,認識到企業健康發展的必要性,認識到人才競爭的必然性。并且通過思政工作及時掌握職工的思想動態,了解他們的思想障礙,在細微處下足功夫,強化民主管理政策,切實提升工會工作的透明度,以便組織協調好職工與企業的關系,增強職工的參與性,激發他們的創造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