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麗穎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城市進程也不斷加快,通過對一些城市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來看,對環境的破壞較為嚴重,影響了人們的生活質量。只有全面建設生態城市才能實現持續發展目標。生態建設規劃理念應運而生,在生態保護理念的推動下,生態城市規劃成為當前城市發展的核心內容。從生態學角度看,一個城市的發展必須要與自然相結合,形成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全面提高城市建設規劃設計理念,為人們創造綠色、環保、適居的居住環境,才是當前城市發展的重點。生態城市概念是在城市發展過程中總結出來的,通過多年的發展,人們意識到以往城市建設中忽視的生態保護問題,是當前最為珍貴的財富,生態受到破壞,則會造成城市經濟發展滯后,居住環境較差,影響人們生活,城市發展后勁不足,就是生態受到了嚴重的破壞。所以說,根據城市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經過研究分析提出新型城市建設規劃理念,那就是建設生態城市。雖然一些城市發展過程中也提出了生態理念,但是在以往違背自然規律的發展基礎上,很難回到生態軌道,其發展的形勢不容樂觀,存在很多問題,影響到了城市的未來發展。一些城市一邊提出生態保護,一邊在發展經濟中破壞環境。比如垃圾被扔到江河湖泊,導致水質下降,影響水體質量,導致人們生活用水不健康;隨意砍伐森林,造成了森林資源減少;城市汽車以及廢氣排放,導致城市的大氣受到嚴重污染,出現了霧霾。
城市規劃設計,一定要有一個全局概念,綜合考慮到各方面的影響因素,形成長遠的規劃設計,這樣,才能保證城市在健康的軌道上發展。進行生態規劃設計時,要把整體性原則放在首位,充分顧及到城市當前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環境效益,讓三者能夠有機的結合起來,形成協調發展關系。從整體出發,做好整體與局部協調,充分了解城市的發展實際,對城市建設中各因素進行調查,統籌規劃、全面設計,以生態為基礎,保證環境健康發展,從而影響城市經濟效益增速。協調好環境質量與城市發展關系,通過不斷創造生態條件,不斷提高城市環境質量。
城市建設過程也是耗費能源與資源的過程,通過大量的資源消耗,使城市不斷發展擴大。從我國能源現狀看,我國能源與資源均是有限的,對于不可再生的能源與資源,如果消耗過多,則會造成自然的環境破壞,城市未來發展也就造成了嚴重影響。所以說,在城市發展中,節能是重要的主導因素,需要全面做好節能設計,使能源消耗不斷減少,全面遵循可持續性發展原則才能保證節約能源。要全面提高能源資源利用率,對于不可再生能源與資源可以利用科技創新做好替代,減少能源資源的消耗比例。對于可循環往復利用的能源資源,要全面做好利用,避免出現浪費,進一步提高城市生態規劃節能發展。
可以說,自然界生態系統是一個緊密的整體,各組成要素間具有緊密聯系,破壞一個因素,則會造成相關的破壞,針對要素互惠互利、合作共存的基礎,需要充分做好共生性規劃。規劃人員對生態系統有一個整體認知,明確不同的生態部分間關系,這樣,才能充分做好協調與組織,使城市規劃更加合理科學,通過良好的設計,做到生態的互幫互助,進而實現城市健康生態發展目標。
城市綠化是一個城市發展的基礎,特別是在生態城市規劃建設中,只有保證綠化面積,才能提高城市生態效應,通過良好的設計,改善城市居住環境,提高城市生態品味,為人們提供高質量的生活。城市生態規劃離不開綠化建設,要將綠化建設放在城市發展的重要位置,不斷強化城市綠化建設,增加城市綠色植物覆蓋率。綠化建設是自然景觀與文化景觀的結合,在具體操作中,一是根據城市實際,設計好整體思路,制定合理城市綠地系統,明確城市綠地范圍,優化綠地結構。二是強化人們的綠化環保意識,通過綠化環境宣傳,提高人們愛護環境、愛護綠植的意識。三是合理選擇使用植物,不斷增加植物種植面積,以城市設計為核心,建設宜居綠化家園。
城市中的建筑也需要在生態理念下進行規劃,生態建筑功能是能夠利用自然資源,實現節能環保效果。建筑物也要以生態化、無污染為主,為人們提供舒適、自然的良好環境,保證了生態建筑理念的實施,全面實現建筑的生態建設目標。生態建筑建設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到當地的環境,同時,更要對自然條件加以利用,根據自然環境所創造的有利條件,減少能源消耗。通過生態建筑的發展,有效緩解城市建設與土地資源矛盾、提高環境質量、避免資源浪費問題。通過垃圾資源回收對建筑垃圾做好循環利用處理,使用環保材料進行建設,做到節水節能。
進行城市規劃設計時,需要全面做好城市生態評價,通過對生態的分析,及時發現發展過程中的問題,有助提高城市建設中對城市生態環境的把控層次,讓相關規劃設計人員、城市建設人員能夠及時把握城市發展的問題,有力的提高環境品質,通過科學的方案調整,保證城市健康發展。城市生態評價是一個系統的工作,要設定好質量標準,根據質量標準參數,對各個環節進行分析對比,為城市規劃設計提供重要科學依據,實現經濟、社會與環境效益三者統一。
城市發展壓力較大,對生態環境造成影響。合理做好人口容量規劃設計,利用計量經濟學模型,對城市人口、交通、布局、產業做分析,分配城市土地、規劃城市布局。強化綠色交通規劃設計,建立低碳環保交通運行體系,鼓勵公交出行,保證通行效率。做好宣傳,提高人們低碳環保意識,減少汽車尾氣排放。
要全面遵循持續發展的原則,做好城市整體規劃,充分融入生態設計理念,不斷減少資源浪費,提高資源能源利用率,通過高新技術產業發展,促進資源循環利用。城市建設不斷增加綠地面積,提高城市小氣候環境質量,使城市環境得到良好的提升,不斷推動城市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