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旭鵬
在縣域生態農業經濟發展過程中,需要不斷優化農業產業結構,進一步促進農業生態系統效益的提高。在生態農業發展過程中,通過合理運用各項資源,并重視農業與其他產業的結合,可以促進農業生產的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最大化。而且在生態農業發展過程中,還需要重視引入新技術和新方法,實現農業生產的良性循環發展,以此來提高農產品的產量和質量,為農業生態系統和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生態農業經濟具有局限性和開放性,這主要是由于生態農業經濟發展時間較短,在體系建設和運行結構方面存在一些不完善的地方,仍需要在實際工作中不斷進行實踐和探索。同時生態農業經濟的發展可以借鑒的理論較多,因此在具體工作中要重視融入包容和開放的思想理念,并積極借鑒先進國家的生態農業發展中的一些成功經驗,使其與我國國情相結合,探索出一條與我國相適應的生態農業經濟發展之路,加快推進我國農業產業的生態化和綠色化發展。
在推動生態農業經濟發展過程中,需要完善的政策和體制作為保障,并需要重視技術和管理,以此來實現農業產業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的統一。在生態農業經濟發展過程中,還應建立健全具體的協調機制,合理對監督管理責任進行劃分,明確生態農業經濟發展的關鍵點,并重視與相關單位和部門的溝通和協調,進一步強化生態環境的監督,提高土地資源利用率,提高農產品的產量和品質。
目前針對縣域生態農業經濟的重視度仍需要進一步提升,在發展縣域生態農業經濟過程中,需要對當前能源危機的形勢有一個清晰的認識,并在實際工作開展過程中加大對生態環境的保護,重視可再生清潔能源的開發和利用,進一步促進農業生產系統的優化,確保生態平衡,以此來緩解能源危機,實現對農業生態環境的有效保護。在推行生態能源型農業經濟模式過程中,可以利用通過應用先進的農業灌溉系統,并利用太陽能和風能為其運行提供電能供應,實現對灌溉用水的精準控制,有效的提高水資源的利用效率。
在當前縣域農業產業發展過程中,需要重視科學技術的應用,并在實際工作中要重視先進技術的研發,針對農產品進行深加工,積極促進農業生產效率和生產效益的提高,實現農產品的增值,進一步促進農民收入的提升。為了能夠推進農業生產技術的創新,宜在農業生產和加工過程中應用先進技術手段,實現對農業資源的優化利用,針對農業生產加工工序進行調整,以此來節約資金和資源,進一步促進農業生產力的提高。在具體農業生產過程中,為了能夠提高農業生產力水平,還要重視先進技術和設備的應用。通過對農作物生長所需的條件進行把握,實施機械化作業,并運用科學手段來對病蟲害進行防治,確保農作物的健康生長。
調整農業生產結構是發展生態農業的關鍵。在當前縣域生態農業經濟發展過程中,需要積極促進傳統糧食作物向糧食作物和經濟作物共同發展的轉變,重視農林牧副漁的全面發展。充分利用和享受惠農政策,結合縣域資源條件調整生產布局,不斷完善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加大對農業的投資力度,實現產業結構優化。
由于自然條件的限制,各地發展生態農業的重心存在差異性。要根據自身的資源與氣候條件,發展特色農業,建立特色產業帶,增強本地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在規劃中要因地制宜,在種植中要以優取勝,積極開發優質化的產品。并圍繞特色資源的開發,培育發展縣域支柱產業和龍頭產業,提高農業的綜合效益。
在生態農業發展過程中宜遵循可持續發展理念,積極構建完善的社會服務體系,確保生態農業的有序發展。在具體工作中,縣級政府部門要通過制定具體的優惠政策推進農業綠色產品的生產,并為農產品推廣和銷售打造良好的平臺。一方面,要制定規模化農產品管理工序,整合經營試點項目,積極轉變傳統的農業生產結構和運行體系,提高綠色農產品進入市場的門檻,加強對農產品的檢測,不符合資質的農產品堅決不允許在市場上流通和售賣,促進生態農業可持續發展機制的全面落實。另一方面,要在社會服務體系內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加強資金資源的投入,構建生態監管體系,實時動態的監督農業生產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做出科學客觀的評價,懲處肆意破壞環境的行為,將維護生態平衡作為著力點,實現生態農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強化環境監管效果。
目前農業生產中農藥化肥存在濫用現象,這就導致大量有害化學物質在土壤中堆積,對環境帶來嚴重的污染,而且這樣生產出來的農作物也會威脅人們的身體健康。所以減少農藥化肥的使用,降低污染物質的排放,是推動生態農業經濟發展中非常重要的一項內容。一是要加大環境保護宣傳力度,讓農業企業和個體戶都能樹立良好的環保意識,認識到濫用農藥化肥的危害,使用新型農業生產技術來促進農作物的生長,強化生態環境保護效果。二是大力發展環保產業,打造農村和城市協同發展的體系,發揮環保產業的優勢,對生態環境予以凈化,給人們創造美麗的居住之所,調節城鄉氣候,改善空氣質量,推動生態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步伐。此外,對于在環保工作中表現出色的企業要給予獎勵,激發技術創新的積極性,促使更多環保舉措能夠應用到生態農業發展中,改革現有生產流程和生產模式,讓農業生產中產生的污染物質變得微乎其微,促進自然生態環境的自我修復,城鄉生態環境將得到切實改善。
在當前縣域生態農業經濟發展過程中,需要重視對新技術、新設備和新能源的應用,打造生態能源型農業經濟模式,全面提升農業生產力,優化農業產業結構,并大力發展農村環保產業,實現對農業生態環境的有效保護,從而為生態農業經濟的發展提供重要的助力支持,更好的發揮生態農業經濟對縣域經濟發展的重要推動作用,促進城鄉經濟的協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