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謙
我們哈爾濱市的網上教學是市教研院各學科教研員選擇全市部分優秀教師、教學骨干、教學能手分段錄制的各學段教學視頻,經層層把關、修改完善,教學視頻的質量無需贅言,但由于學生個體接受能力的差異,會導致學生學習效果的差異。班主任老師最了解自己的學生,所以課后答疑就顯得尤為重要。網課可以錄播,那么運用騰訊視頻會議、釘釘、QQ、微信、元申廣電電視均可,但答疑可能有提前的提問或現場提問,那么我們在網課之前便在家長中進行充分的調查,最后確定使用釘釘軟件,每個授課日的下午14;00 進行直播答疑。家長在安裝好釘釘APP 后,在老師指導下,教會學生熟練運用,這一點非常重要,在家長復工后對學生自主學習習慣的養成尤為關鍵。
只有掌握自己班級學生的學習習慣和個體差異,才能夠根據網上名師授課的內容進行答疑。那么首先我們要和學生一起來觀看各位名師的授課內容,只有根據名師講述的課程內容才能初步判斷我們自己班學生在哪些方面可能會出現什么樣的問題,學生有疑問可以提前在釘釘中留言,那么我將會根據這樣的問題制作相應的課件來進行答疑,特別說明的是:一定要制作答疑課件對學生進行答疑!制作有趣的課件會牢牢的吸引孩子,教學答疑的效果事半功倍。
例如小學語文一年級下冊第一課《吃水不忘挖井人》一課,我在答疑的時候充分考慮到學生對這個事件的背景比較陌生,除上午教師上課講授外,我在制作答疑課件的時候,簡單的交待了毛主席是什么時間在江西瑞金城外沙洲壩怎樣領導革命,條件是如何艱苦。通過簡單的介紹讓學生了解文章所述時代背景,帶著這樣的感情帶領學生們進行朗讀。特別是要讓本班朗讀水平上、中、下三個層次的學生分別展示,老師給予鼓勵表揚和指導,使學生互相借鑒學習共同進步。在“讀一讀、記一記”環節中需要學生會讀會記12 個詞,那么我在課件中就用12 個氣球分別把這12 個詞寫在氣球上,學生讀對氣球放飛,學生讀錯氣球不動。這樣,學生在游戲中完成了學習任務。課件和老師的鼓勵提高學生的答疑學習興趣,使本文朗讀和記住必會字詞的教學重難點再次得到鞏固和提高。
低年級學生的心理認知特點是注意力時間短、那么在答疑過程中,我將本節課程所學知識通過制作具有故事性課件或者動畫提出疑問,讓學生跟我一起來解決問題攻克堡壘,讓學生像游戲闖關一樣學習知識、鞏固所學。例如哈爾濱市育英小學校王曄老師教授小學語文一年級下冊“語文園地五-識字加油站”,就是“讓喜羊羊帶領著同學們去識字”為故事脈絡,學生們跟隨喜羊羊在這樣的故事情節中輕松愉悅的學習本課識字內容,學生學習熱情高。
那么我在給學生答疑時候也是把喜羊羊放在課件里,又加上美羊羊和灰太狼,讓喜羊羊美羊羊一起來識字比賽,比一比看一看,誰能先戰勝灰太狼。
再如在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分類與整理》一課中,我設計了這樣一個故事情節:小紅、小明和小玲要去公園玩,她們的媽媽讓她們把氣球分類,只有三個人合作都分好了就他們才能一起去公園。所以她們三個要開動腦筋,有的是通過顏色來分類;有的是通過形狀來分類;有的通過數量來分類;通過三人的合作完成了學習任務,她們在媽媽的帶領下一起去公園玩。這樣的故事主線吸引學生注意力,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通常來說,我們一說到知識的嚴謹性就會同枯燥無味聯系在一起,那么,根據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我們就要把枯燥的知識讓它變得有趣起來,那么制作相應趣味性很強的答疑課件就顯得尤其重要。例如在哈爾濱市南馬路小學校李璐老師教學小學語文一年級下冊識字六《古對今》第二課時的答疑中,我把“古”“今”“圓”“方”“嚴寒”“酷暑”“朝霞”“夕陽”“鳥語”“花香”都用相應的圖片對應起來,比如“古”是一個穿著古裝衣服的美女;“今”是穿著現代服裝的美女;“嚴寒”是雪花紛飛的凍得瑟瑟發抖的穿棉衣的人;酷暑大太陽下大汗淋漓的人;“鳥語”是樹枝上小鳥在歡快的歌唱;“花香”是樹下桃花綻放的圖片,學生找一找、對一對,在興趣盎然中,不但記牢所學知識,而且提高了學習興趣。
再如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十幾5、4、3、2》一課后有關于尋找多余信息的練習,我在給學生答疑的時候把多余信息比作來搗亂的小淘氣,讓學生們把小淘氣找出來,學生們覺得非常有意思啊,這課上起來就非常的生動。例如“有16 人來踢球,現在來了9 人,我們隊踢進的4 個球,問還有幾人沒來?”那么這里我們隊踢進了四個球是無用的信息,我們就當他是小淘氣啊,讓學生們找出來,學生們邊樂邊找啊,達到了快樂學習的目的。
每節課的答疑我們要把拓展創新放在重要位置,這樣能夠更大幅度的拓展學生課后搜集知識的容量,用一個開放性的問題讓學生在課后搜集資料,自主學習。例如在小學語文一年級下冊第三課《小青蛙》一課答疑中,重點認字是“青”,在拓展時認字時清風的“清”,晴朗的“晴”,事情的“情”,請問的“請”,眼睛的“睛”,還要讓學生去和家長比賽、查字典,找一找還有哪個字里有“青”。
再如在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練習七第四題分類整理下列圖形中,可以按照三角形、圓形、長方形、正方形、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讓學生們進行分類和整理。那么在完成書上練習之后,我們如何拓展學生的課外學習呢?那么我就讓學生在家里找一找自己的玩具可以按什么來分類?說出道理并圈出來下節課告訴大家,這樣就把課本上學到的分類知識拓展到生活中,讓學生在生活中進行分類和整理,達到了知識拓展的目的。
小學一二年級原則上不留書面家庭作業,那么我們在每天的答疑之后,除了要對學生今天的所學進行一個完整的總結外,還應給學生一個日主題活動讓學生自己在家里自主的學習。除了在答疑時交代日主題活動外我還把日主題活動在班級微信群和釘釘學習群中下發給家長和孩子們。比如學習小學語文一年級下冊《人之初》一課中給同學們日主題是這樣的:
同學們,今天的日主題活動為:復習語文知識。1.認真復習《人之初》的認字表。2.背誦《人之初》。
相信你一定能有很大的收獲!
日主題活動是學生從課堂學習向課外學習的延伸,學生較好的完成日主題活動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對學生以后升入中高學年后的學習起到很好的銜接過渡作用。
以上是自己對疫情期間小學一年級網課答疑方面幾點粗淺認識,從目前疫情發展的情況判斷,也許將來學生網上學習、培訓、答疑將會成為常態,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將不斷探索網上授課、課后答疑的有效性,讓學生在快樂有趣的學習中增長知識,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立德樹人,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合建設者和接班人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