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蓓蓓
內容產業化指的是,內容產業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以行業需求為導向,以實現效益為目標,依靠專業服務和運營管理,形成的系列化和品牌化的經營方式和組織形式。中國傳媒大學(原北京廣播學院)廣告學院院長黃升民教授提到,廣電媒體逐步由“產業化”向內容產業過渡,未來將出現由內容產業群組成的龐大的內容產業鏈。
隨著網絡技術不斷發展,5G 時代的到來,電視媒體發生了四個本質的變化:
一是分發渠道由電視頻道向網絡平臺轉化。現在電視媒體生產的絕大部分內容,都會在多個網絡平臺分發,一方面增加了節目內容的曝光,吸引了流量,打造了品牌,另一方面也能賺取網絡平臺上的流量分成。
二是生產方式由高門檻重資產向低門檻輕資產轉化。隨著技術的進步,一臺手機,一個電腦就能夠操作之前動輒幾十萬的直播,網絡技術的發展讓視頻信號的傳播越來越高清無損,云切換、云剪輯、剪輯軟件、各種app,都讓視頻的制作和傳輸門檻變得越來越低,從而催生大量的高質量PGC 和PUGC 內容,另一方面,來自用戶的反饋內容,也豐富了電視媒體的內容。
三是內容形態由電視節目向內容產品轉化。電視頻道的內容分發方式是push,你播我看,線性傳播,而網絡平臺的內容分發互動性強,用戶可以主動的pull 內容,各平臺以算法為規則,實現了內容投放的精準定位。電視媒體生產的內容必須適應新平臺的性質、傳播規律、運營模式,越來越聚焦、碎片化,更富互動性和實時性。
四是盈利模式由售賣廣告向產業運營轉化。隨著電商平臺的發展,流量帶貨成為內容盈利的主要模式之一,越來越多的商家追求品效合一。新媒體內容從單一的內容生產,到注重上下游產業鏈的打通、注重流量變現能力、注重互動性和參與性。
隨著電視媒體發生的本質變化,內容盈利模式越來越向產業化發展。幾乎所有傳統媒體都在探尋新老媒體融合,有不少都走出了媒體融合產業化的好路子,綜合起來,主要路徑有以下四個:
在電視媒體中原本就有一些垂直細分頻道,包括釣魚、茶頻道、乒羽頻道、圍棋頻道、少兒頻道等,這些頻道積累了一大批忠實用戶和受眾,并且形成了自己的品牌和IP。近幾年,由于傳統廣告業務下滑,這些頻道開始充分利用其強大的品牌IP,打通上下游,做好活動落地和產業延伸。比如湖南金鷹卡通衛視,深耕親自、家庭市場,推出《運動不一樣》、《麥咭小廚》、《瘋狂的麥咭》等季播節目,還開發出完整的動漫產業,并通過“活動營銷”擴大品牌,形成“創投+衍生品+IP 授權+主題樂園++新媒體+線下活動”六大板塊,構建全親子產業鏈。
具備優質的內容制作能力的電視媒體,也走出了自己獨特的新媒體運營之路——內容的創作和分發。這些電視媒體立足于已有的品牌節目,將存量節目進行適合新媒體平臺的二次創作,再分發,有的憑借出色的內容制作能力,獲得新媒體平臺的青睞,為平臺進行定制服務。比如長沙廣播電視集團,在改革中逐步弱化其電視平臺屬性,將大批的內容制作人員投入市場,成立了中廣天擇傳媒股份有限公司,致力于做“全媒體優質視頻內容運營商”,其內容事業部每天生產4 小時自有版權節目,“現象級”佳作年輕正能量IP《守護解放西》,B 站總播放量4000 萬次,彈幕評論超60 萬條,站內評分9.8 分,國內口碑綜藝榜第三。河南民生頻道的《小莉幫忙》則通過“記者小莉人格化IP”在新媒體上獲得了極大的成功,微信公號積累粉絲超50萬,微博粉絲超120 萬,幾年更是將民生新聞欄目延續到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平臺,擴大了影響,打響了品牌。
互聯網時代是個人價值凸顯的時代,新媒體的爆款內容更是聚焦于專業、專長、垂直領域,一大批在傳統媒體時代就走出“藝人經濟”路子的電視媒體適時轉型,構建MCN 機構,簽約大量“網紅”,重點打造頭部IP,大屏背書,小屏互動,大小屏聯動,走出了和傳統電視媒體不一樣的經營模式。比如湖南公共頻道幫女郎主持人楚涵,在抖音上開辟了“夢涵聊職場”,(粉絲569.4 萬)、“夢涵正能量”(粉絲236 萬)、“夢涵職場說”(粉絲214 萬)、等一系列矩陣號,僅在抖音平臺,粉絲總數近2000萬,專注于職場關系、人際關系,心靈雞湯等內容分享,同時實現帶貨直播,成效可觀;再如安徽廣播電視臺“電視人王小川”,專注國內外新聞評論,犀利客觀,圈粉無數;黑龍江電視臺主持人“楊洲搓澡”,定位于私人旅行定制師、環球旅行體驗師,在自媒體旅游類IP 中拔得頭籌。
對于湖南衛視、浙江衛視等位于第一方陣的上星頻道,在傳統媒體時代已經打造出一批優質的節目IP,在新媒體時代,除了傳統植入廣告、冠名廣告等,還可以依靠售賣版權,獲得大量收益,湖南衛視則看得更遠,依靠版權獨播戰略培育網絡平臺。2014 年,湖南衛視宣布宣布“芒果TV 獨播戰略”引發業界震動,其自制節目都將不再分銷版權。“獨播戰略”將湖南衛視的IP 優勢作為戰略支點,以電視+網絡雙獨播形式,轉移到芒果TV 互聯網平臺,并擴大到網絡視聽手機、PC、IPAD、互聯網電視及OTT 產品全終端體系,形成特有的核心競爭力。2018-2020 年湖南衛視播出的獨家節目網絡版權分別以4.51 億元、4.96 億元、5.46 億元出售給芒果TV。2018 年6 月,其成為芒果超媒的一份子,左手資本右手湖南衛視,從此步入發展快車道。同時,網絡平臺也不會做賠本買賣,通過購買優質內容獲得更多商家青睞。如2017 年,《奔跑吧兄弟3》在第四季度就要播出,愛奇藝一舉拿下該節目的網絡獨播權,馬上靠著這一季的跑男拿到了1.8 億的網絡冠名費。
以上四條路徑,各電視媒體既各有側重,又綜合發展。隨著時代的發展,電視人也在進行經營思路的不斷調整,尋求社會效益、經濟效益的最大化。筆者認為,電視媒體始終需要立足于“內容”,摘掉“電視”的帽子,把自己看成內容生產團隊、專業分發機構,才能憑借自身優勢,在內容產業化道路上越走越好。
在內容市場大變革時代,電視媒體應該轉思維、升模式、拓市場,主動聚合創新,同時,借力新媒體,通過社群傳播和社群經營模式,來突破傳播邊界和經營邊界,培養新的經濟增長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