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清喆
油品罐區及槽車裝卸棧臺均屬一級易燃、易爆生產重地,任何一個小小的工作失誤,都將帶來不可設想的事故,甚至帶來滅頂之災。針對上述特點,就警示我們要始終把"安全"放在首位,不斷增強崗位責任心,努力提高操作技能水平,徹底消除麻痹思想和僥幸心理,時時保持清醒頭腦,刻刻繃緊安全之弦,確保作業現場萬無一失。
以車間負責人為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下設安全總監、安全工程師、安全員以及班組兼職安全員,并以此為基礎抽調工藝、設備、工段人員成立車間安全檢查監督小組,全面負責車間安全監督檢查工作。
各崗位人員必須經過崗位技能、消氣防及危險化學品安全培訓,持證上崗。根據車間自身特點,及時將HSSE 管理制度下發到各崗位,要求各工段、班組認真學習,促使車間安全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檢查有法可依,處理違規有據可查。車間采取定期檢查和不定期抽查相結合的方式,加大考核力度,重獎先進的人員和集體,當月兌現,確保各類制度落地落實。
1.工作前危害識別:職工上崗前自覺檢查自身著裝、個體防護用品、辦公場所環境,識別危害和風險;然后進行上崗預交接,接班人員現場檢查確認,匯報檢查情況,班長匯總,并填寫工作前危害分析記錄。接班會時,班長對工作前危害及辨識結果進行分析,針對不符合項,向班組成員提出安全要求及注意事項。
2.工作中落實安全措施:崗位人員按規章制度操作,操作前提醒自己多問幾個為什么,"我是否正確穿戴個人防護用品、這一步操作是否正確、如果沒有按要求操作,將會產生什么樣的后果"等等,提前采取預防措施,從源頭上避免操作事故的發生。
3.工作后進行安全總結:利用班后會總結當班工作中出現的不安全行為、發現的安全隱患、工作中的建議、心得和不足。總結后記錄在《工作危害分析記錄》中,為各班組今后工作起到提醒和借鑒作用。
1.巡回檢查。建立巡回檢查制度,即定點、定人、定路線、定內容、定時間的"五定"巡回檢查。建立HSSE 檢查記錄本,確保檢查問題可追溯,有利于對照檢查,及時解決問題。通過對巡檢記錄真實性的考核,強化巡檢質量,冬季做好設備、設施的防凍防凝檢查,全面保證車間安穩運行。
2.分級監控。車間罐區大量儲存易燃易爆油品,是廠級安全防范的重點區域。為加強重點及危險部位管理,除對班組日常考核外,實行工段長、專業技術管理人員、主任/書記三級管理,結合工藝、設備、安全縱橫交叉檢查。各區域由一名車間領導負責,每周五由主任帶隊進行現場全面檢查,及時發現并解決問題,提升各層級管理能力。
3.消、氣防管理。強化崗位職工空氣呼吸器佩戴技能提升,把空呼佩戴作為班組消防安全學習的重要內容,并進行不定期抽查,針對熟練程度做相應考核。
現場配備空氣呼吸器、空呼備瓶及便攜式硫化氫檢測報警儀。崗位上新設事故柜,包括急救藥品、半面式防護口罩、濾毒盒等緊急物品,定期檢查,及時補充。
4.報警管理。油品罐區共有可燃氣報警器57 個,罐區及車間管理崗位總計配發10 臺便攜式硫化氫氣體檢測報警儀。建立報警檢查制度,定期檢查,報警儀由儀表專業人員定期校驗,確保完好備用。
為提高崗位人員對緊急事件的應變處理能力,強化崗位人員對消防設施、個體防護器材的使用,增強自我保護意識,確保職工和生產裝置運行的“雙重”安全。每月進行一次車間級現場演練,半年開展一次廠級事故應急演練,做到有組織、有計劃、有總結、有評比、有領導簽字。
1.儲罐按規范要求,安裝高低液位報警和自動切斷聯鎖裝置。
2.儲罐按規定定點測厚,根據其腐蝕情況增加檢測次數。
3.罐體無變形,無滲漏。罐外表無大面積銹蝕、起皮現象,漆層完好。
4.儲罐附件如呼吸閥、安全閥、阻火器、量油口等齊全有效;加熱盤管不堵不漏;排污閥暢通,扶梯牢固,靜電消除、接地裝置有效;儲罐進、出口閥門和人孔無滲漏,各部件螺栓齊全、緊固;浮盤無滲漏,運行正常、無卡阻。
5.儲罐進出物料時,現場閥門開關狀態在控制室應有明顯標記或顯示,避免誤操作造成儲罐物料超高、外溢。
6. 儲罐發生高低液位報警時,應到現場檢查確認,采取措施,嚴禁隨意消除報警。
7.加強機泵日常維護與保養,做好運行記錄,嚴格執行機泵操作規程,定期檢查運行狀況,發現異常,及時查明原因,嚴禁帶故障運行。
8. 壓力管道檢測執行國家有關標準。加強管道日常維護保養、定期檢查,清除周邊雜草雜物,排除管溝內積水。
安全是石化企業永恒的主題,在日常生產過程中,我們要深入開展"安全生產萬里行"活動,注重宣傳教育,加大培訓力度;堅持預防為主,層層責任落實;完善制度建設,強化安全演練;落實監管措施,加強重點環節管理。建立自我管理、自我約束、自我激勵、自我提高的運行機制和方法,才能實現全員全過程安全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