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逢勝
引言:房建工程建設具有技術要求高、工期較長以及事故率較高的特點,在整個工程建設時期,怎樣實施更加有效的施工管理對工程順利進行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和意義。精細化管理能夠細分和分配工程中的實際管理工作,使每個管理人員對自身的任務和職責都能有一個清晰的了解,并且最大化管理人員的價值。在房建項目中實施精細化管理能夠很大程度上提升企業的管理水平,同時保證項目施工實現較高質量,對于施工企業獲取更大效益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義。
在工程實施中,要對施工方式以及施工材料的選擇給予充分的重視,因為施工所用材料直接關系著整個工程的質量效果。但是部分企業為了最大限度的降低施工成本,甚至出現不顧項目安全來節約開支的問題,購買材料不符合國家標準,這給項目的安全造成了極為惡劣的影響。除此之外,對于人員監管力度也不夠,部分企業不注重施工人員的把關,導致行業中混入很多專業技能不過關的人員,導致工程重要環節不能達標,無法保障項目質量。
為了縮短工期,加快施工進度而忽略施工人員教育和培訓問題在很多企業中都存在,這些施工人員直接進入施工,無法滿足房建工程對于專業水平的需求,同時他們缺乏安全意識和職業道德,常常出現違規和投機取巧的操作,給工程造成了極大的安全隱患。
1.質量管理中的應用。在房建工程質量管理中涉及到眾多管理方面,例如合同管理、人力管理、設備管理、建筑工具管理、建筑材料管理、工程質量管理以及質量檢查和驗收管理等等。只有不斷加強對于工程質量層面的控制,才能確保工程質量問題能夠及時被發現,進而采取有針對性的解決措施。實施精細化管理,能夠充分的利用工程材料,保證工程資金切實應用在提升工程質量上來。
施工前搜集全面的工程材料是提高工程質量的關鍵所在,根據有關資料以及實際情況來確定最為適宜的質量管理方案。在搜集資料過程中,主要任務在于對施工隊伍資質的審查,保證施工單位具有施工資質,符合施工要求。詳細檢查技術報告和施工合同,如果有錯誤存在要第一時間加以改正。其次,在施工前,要制定詳細的質量控制流程,并且保證其可行性,全面合理地分析項目中可能對質量產生影響的因素,提前加以控制和預防。同時要制定一套設備、材料的檢查制度,還有分階段的驗收檢查制度。明確施工重難點,做好緊急情況的應急措施,整個施工過程中都要由專門的人員進行現場控制和施工指導。最后,還要對施工人員的技術掌握情況以及施工質量情況進行定期的檢查,對施工人員的工作情況以及管理人員的管理情況有著全面的了解,如果有問題出現要及時加以指導和改正,確保工程能夠達到我國對于房建工程的要求。
2.進度管理中的應用。一般來說,施工企業獲取項目的施工權是通過投標來實現的。因此當完成競標后,企業會進行大量資金的投入,進而使得企業周轉資金大幅度較少。因此對于施工企業來說,在投標之前就要全面的評估施工項目,確保自身資金足以維持建設項目進度。當完成競標后盡快規劃和安排項目進度,保證其科學合理性,為項目的順利進行奠定良好基礎,避免出現由于進度問題而造成資金以及人工問題,從而導致工程總體成本增加,使得整體利潤有所降低。
在房建工程實施過程中會有眾多因素對其產生影響,主要包括自然因素、資金因素、技術因素和人為因素等。因此精細化的防護措施對于施工企業來說至關重要。具體來說,首先要加強對人員管理的精細化工作。加強施工人員的專業技能培訓,使其安全意識、進度意識以及質量意識有所提高,從而在保證施工安全和施工質量有所保障的前提下加快施工進度。企業的管理人員要注重高效、和諧的施工團隊建設,從而提高管理效率和施工效率。其次,要注重生產資料的精細化管理工作。及時安排施工材料和施工設備到位,對施工途徑、路徑以及施工道路進行合理的規劃,確保工程的運輸道路處于暢通的狀態,盡可能的避免長途運輸,實現運輸效率,保證材料不斷供。最后,還要注意自然環境規劃工作的精細化。在工程正式施工前,要分析施工現場存在的可能影響施工的各方面因素,分析現場固有條件和自然環境,并充分加以利用,根據實際情況來制定最為適宜的施工方案,保證工程能夠順利進行,防止出現由于自然因素而影響工程進度的問題。
3.成本管理中精細化管理的應用。對于各企業來說要根據自身情況來降低成本,同時開拓新的收益來源。房建工程企業通常處于粗放管理模式中,因此資源浪費問題較為嚴重,因此實行精細化的管理模式,能夠有效對成本進行控制,做好精確預算,從而使企業利潤有所增加,實現企業的長期穩定發展。
首先,要對加強施工材料的使用管理。在項目進行中,施工材料是最為重要的物質因素,有效的進行材料控制有利于進一步降低施工成本。可以設置專門的材料管理系統,遵循用多少去多少,避免浪費的原則。其次,要注重工程中人力資源的配置問題,保障工程質量的提高。要結合工程的實際情況來精細化配置工程人力,避免出現一些環節中人力過剩,而一些環節中人力短缺的問題,從而造成人力資金的浪費。當前仍然存在著部分企業為了片面的實現工期而偷工減料的現象,導致整個項目質量無法實現,不能達到驗收標準而造成返工,這更不利于工程成本的控制,導致大量資源消耗,無法實現企業經濟系效益。
4.風險管理中精細化管理應用。所謂項目施工風險管理指的就是科學分析和預測工程中潛在的風險,并事先做好應急預案,防止由于緊急狀況的發生而造成重大損失。房建工程通常具有要求較高、難度較大、工程量較大的特點,因此往往具有更多的風險。因此實施精細化風險管理是十分有必要的。企業對于項目風險管理工作水平高,那么就可以節省項目資金,并將其投入到工程中其他部分,進而使利潤進一步擴大,保證企業效益。風險辨識是精細化風險管理工作的首要任務,而第二任務在于實現風險的經濟轉移。因此做好風險管理的首要工作,不斷提高房建工程中風險識別能力,根據實際情況卻確定工程中是否含有不能確定的因素,然后通過企業的管理者或風險預測人來對各種潛在風險進行預測和評估。只有充分落實風險辨識工作,才能確保其經濟轉移工作能夠順利進行。
由于房建工程中多數企業在近些年來一直遵循粗放型的管理模式,導致其自身的發展和經濟效益不甚樂觀,甚至出現難以維持的狀況。因此,若能夠將精細化管理模式應用在房建項目管理中,一方面能夠使得企業利潤進一步擴大,另一方面也會不斷提高企業的自身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