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玥石 童
(作者單位:黑河市財政局)
科技創新作為社會現代化發展的重要動力,既是企業在復雜產業競爭形勢下保有發展優勢的關鍵所在,同時,也是推進國民經濟可持續、健康發展的前提條件。由于部分科技研發創新成果具有非競爭性、公共產品等方面的特性,基于財政支持的科技研發可以有效加快技術成果的轉化效率,對企業深化技術研究提供財政、資金與資源反面的支持,而政策投資相關制度對于企業創新能力的提升也有著重要的激勵作用。
通過合理的財政投資管理政策,可以通過專項資金扶持、政府采購、稅收優惠與價格補貼等形式,為企業開展科技創新活動提供指導,優化技術創新研究項目的資源配置。如,通過稅收優惠,包括稅率折扣、專項研發費用稅前抵扣等手段的調節,實現對社會經濟資源的合理配置,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產業結構優化,使資源配置達到帕累托最優。
科技研究項目的成果取得與轉化通常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才能真正實現科技產品商業化的目標,在這一過程中,部分企業往往會面臨一定的資金問題。這就需要財政政策的稅收優惠政策和風險投資政策的支持,因為稅收優惠能夠降低企業科技創新的成本,而專項風險投資能夠合理分擔為企業創新成本,拓展投資、融資渠道,增強科技創新研發的資金支持。
財政投資的相關管理政策可以有效提升企業創新的風險控制能力,由于部分科技研究項目的周期長、投資規模大,容易導致資金鏈斷裂的風險。同時,科技研發項目還具有不確定性,也需要非市場化的投資政策支持。如,政府的風險投資政策有助于分擔企業科技創新投入風險;政府采購政策通過增加市場需求對創新加以鼓勵,可以通過政策、資金、消費方面的激勵,降低科技創新的成本投入、市場發展風險。
財政支持作為非市場化的資金、資源與政策保障,可以為企業加大科技研發投入、推進技術創新奠定基礎。針對現階段企業科技研發的實際狀況,政府相關財政管理單位應逐步改善科技創新的整體投資結構,發揮政策激勵作用。具體來講,首先,政府部門應逐步調整稅收優惠制度,實行以直接優惠和間接優惠相結合的稅收優惠方式。在對科技創新成果應用階段進行直接優惠的同時,注重對企業開展科技創新研究初期、中期的稅收優惠調整;其次,應結合企業科技研發類型與進出口貿易關系等,對進出口關稅進行調整,鼓勵技術密集、創新型企業的發展;第三,調整政府采購機制,逐步增加科技創新相關產品的采購規模。在創新產品基本功能滿足政府需要的前提下,政府應優先采購省內企業生產的創新產品或服務。如,政府可以搭建統一的采購管理信息平臺,制定科技創新研發產品的檢驗與認定標準,依照政府實際需求與產品采購標準,與符合要求的企業簽訂采購合同。
政府相關部門與企業應加強溝通,明確基礎研究、試驗發展、應用研究等領域的資金分配原則。其中,基礎研究對于國家整體創新發展有著關鍵性的作用,因此,在實際分配過程中,必須增加科技創新資金在基礎研究領域的配置數額,提升我國原始創新力,促進科技可持續發展。一方面,在對基礎研究相關產業的技術研發進行引導的過程中,應合理利用投資政策的激勵、約束、規范與支持作用,鼓勵科研院所、企業、高校、社會組織等參與創新性研究,同時,將具有重大社會服務、國家發展等研究價值的項目作為資金分配的重點,進一步完善財政分配機制;另一方面,應建立健全財政預算管理制度。結合預算規劃,及時劃撥專項創新研究資金,全面提升科研院所、企業、高校、金融機構的創新動力、科研積極性,推進產學研用的協調發展。此外,還應逐步完善創新項目財政投資分配的披露、公示制度,避免創新項目研究人員、資金分配人員、項目監管人員等多方信息溝通不暢的問題,增強經費分配過程、結果的公開性與透明度。
新常態下,為有效提升創新財政資金的使用質效,應建立起靈活性、動態化的資金使用與監管機制。針對科研項目經費使用中存在的問題,完善科技創新資金的使用程序。根據科研活動不確定性較強的特點,在保證資金分配合理的基礎上,創新資金的使用形式,增強使用管理的靈活性。首先,應給予項目承擔企業一定的預算調整空間,優化預算調整流程。通過后補助支持的模式,為符合考核要求的科研項目提供支持;其次,建立健全科技創新績效評價制度,加強科技經費績效考評工作,發揮績效評估在科技資源配置中的重要作用,不斷提高管理水平和資助效益;第三,規范資金利用審核工作的步驟與程序,站在客觀的角度,對創新項目資金的實際使用狀況進行準確評價,為政策投資、資金分配等決策提供可靠依據。
政府相關技術創新管理與財政監管部門,應對創新項目的發展與資金的使用加強監管,理順企業財務、審計、科技、業務部門的管理、研發與監管職責。一是政府科技創新相關管理部門應多方位參與到技術創新資金管理過程中,構建動態化、多角度的監管體系,充分發揮企業創新引導、調控與管理能力;二是財政部門作為創新投資資金項目的重要審核與批復管理單位,應拓展與科技部門的溝通渠道,共同協作對科技經費的利用情況進行調查與分析;三是審計部門應定期對科研經費實施審計,及時發現經費運作中存在的問題,監督科研經費的合理有效使用。明確不同職能部門的具體管理與監管職責,進一步在政府內部構建起完善的創新科研項目管理機制,強化科技創新財政資金的監管。此外,還應重視輿論媒體等社會力量的監督作用,通過其披露科技創新資金使用問題,充分發揮外部監督作用。
結語:經濟新常態發展背景下,為有效提升企業投入科研創新發展的動力,通過財政投資管理政策的優化與完善,可以在有效為企業技術創新提供資金支持的同時,發揮激勵作用,利用政策優惠、價格補貼、稅收管理等方式,控制企業技術研發面臨的市場風險,為企業全面發揮創新能力提供良好的政策基礎。政府相關財政部門應發揮宏觀指導職能,通過完善創新財政資金預算管理制度、明確劃分管理部門職能、建立健全績效考核機制、優化創新資金投入結構等方式,為我國經濟產業、基礎研究、社會服務等相關領域的科研創新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