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景華
目前村級財務管理中還存在著民主理財、村務公開、財務管理制度不落實等諸多問題,只有分析原因,找到相應對策,才能解決這一問題,使得農村財務工作進入規范化管理的范疇,使得農村經濟得到健康發展,從而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步伐。
1.民主理財得不到真正落實,財務管理缺乏公開性。當前的村級財務管理中,雖然有各項管理方面的規定,并且在村級“三重一大”事項上明確了“四議兩公開”議事程序,在組織設置上設置了村務監督委員會,但在實際執行的過程中,由于各地的自然環境、人文情況、歷史遺留及村班子成員的文化素質等因素的影響,民主理財、財務公開很難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落到實處,仍處于村長、書記一言堂的情況,財務公開只是走個過場而已,上級來了就應付一下了事,難以真正受到群眾的監督,財務的實際狀況處在捂著、蓋著的局面,加上各級監管方面的人力、財力的不足,監管力度較弱,一些違法違規的操作很難及時被發現,監管的不力也促使了財務公開的透明度不高。
2.非生產性支出數額較大。部分村仍然存在招待費用,主要是下鄉及開會時的招待費,還有就是林區的營林員的招待費等,這些費用無法報銷,就用一些虛假票據套取,如列支取暖用燒柴、燃煤等。有的村級單位列支贊助費、外出考察費、真游玩假培訓等費用。
3.各項財務管理制度貫徹落實難。按照村民選舉法,每三年選舉一次村級班子,剛上崗的村級班子成員素質參差不齊,村主任有的實際文化不足小學文化,同時村級的報賬員文化程度也不高,因此遇財務事項很難按規矩辦,農村財務管理的各項規章制度形同虛設。村級監督委員會主任往往也是素質不高,簽字蓋章隨意性大,加之群眾民主參與的熱情不高,造成村級財務假公開或不公開,一些違規違紀甚至違法問題得不到有效遏制。
4.固定資產購建缺乏程序管理。村級固定資產購建時雖然按照“三重一大”事項履行了“四議兩公開”的議事程序,但大多數村沒有履行招投標的程序,如某村修建一條通屯水泥路,沒有進行招投標,人情發包給本村村民,在工程竣工測量水泥路長度時,村級負責人未盡到職責,讓施工方多測出幾百米長的工程量,多支出工程款七萬余元,雖然幾年后被發現由施工方退回多余工程款,但也從中看出村級固定資產購建中存在很大的管理漏洞。
5.村級債務過重,難以正常運轉。由于村級經濟基礎薄弱和歷史原因,大部分村為“空殼”村,村村通水泥路遺留下的貸款或尾欠工程款,國家化債一直沒有化解,每年村干部只得用村級轉移支付資金所列支的村干部工資還債,致使村干部辛苦一年的工資都用于還債,嚴重傷害了村干部的工作積極性。
1.村干部文化程度普遍較低,自我約束差。當前村干部隊伍整體素質不高、年齡偏大、文化偏低,缺乏遵紀守法意識,說話辦事隨意性較強,缺乏制度的約束,有些干部思想素質不高,貪污腐敗,侵害農民的利益;有些干部領導能力差,缺乏必要的知識基礎,這些都是造成理財不到位,財務缺乏公開性的原因。
2.鄉鎮對村級財務管理缺乏有效的監督。對于村級的財務管理活動只注重機械記賬,而對管理卻缺乏必要的監督,如固定資產購建的全過程,沒有提出一個行之有效的監督措施,雖然有“四議兩公開”的工作程序,但在利益面前,只是走過場,缺乏公平公正公開并有上級部門監督的招投標程序。
3.村財務人員業務水平較低,無能力對村財務活動進行有效監督。現在我省農村大多都實行村級會計代理制,由鄉鎮農村經濟管理服務中心代理記賬,村級設報賬員一名,村報賬員由村文書兼任,由三年一屆的村委會換屆選舉產生,造成許多村毫無會計業務知識的人被選為村報賬員,同時也導致了這些人無證上崗,不能堅持原則,不能按規定對財務活動進行有效的管理和監督。
4.審計監督不到位,執法不嚴。現在農村財務管理及審計都是由各鄉(鎮)經管站管理負責,經管站一方面管理村級財務,一方負責審計監督職能,這樣的管理缺乏第三方的審計監督,很難避免既當運動員又當裁判員的局面,而且很難保證審計監督的獨立性。因此審計結果不具備權威性、公正性。執法力度肯定大打折扣。
5.村集體經濟收入不足,村干部過度依賴國家的轉移支付資金,缺乏開源節流意識。村干部三年一屆,大多沒有長遠眼光,等靠過日子,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把每年國家給的經費花了完事,不去思考新的經濟增長點,不去思考怎樣發展農村經濟,不求有功,但求無過。這些村干部往往三年任期一過,不但村集體經濟沒有富裕起來,自己的小家庭也因墊付村級債務而致貧。
1.切實提高對農村財務工作重要性的認識。要加強對農村財務管理工作的領導,將農村財務管理納入政府的目標管理,并作為考核村干部的重要內容進行定期檢查和監督。提高對農村財務管理工作的認識,扭轉村級財務管理混亂的局面,有利于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有利于維護農村社會穩定。
2.加強財會隊伍建設,切實提高理財水平。對農村財務管理人員要公開、公平、公正的進行選拔,選用一些政治思想覺悟較高,真正想為人民群眾辦實事的人員充實到農經管理隊伍中來,改變農村一言堂的局面,加強政治學習、業務學習,提高村干部及財務人員的思想觀念及業務水平。
3.加強農村審計人員的隊伍建設,堅持審計監督的獨立性,讓農村審計為農村經濟的發展保駕護航。現在鄉鎮的經管站都是與農村審計站合屬辦公,身兼代理村級財務與農村審計職能,很難做到審計監督的獨立性,這是地方體制問題,近期很難改變,但我們可以從經管站內部進行責任分工,管理村級財務人員不負責農村審計,最大限度的保證農村審計的獨立性。同時積極爭取縣級政府的支持,增加基層農村審計人員的編制,落實農村審計人員的待遇,并加強培訓力度,以解決審計監督不到位問題。除此之外,我們還要加強村干部任期經濟責任審計、固定資產購建審計和村集體資源性資產審計,通過審計監督,防微杜漸,讓村干部不敢腐,無機會腐,使農村經濟健康發展。
4.加強村級財務公開,推進民主理財制度。村集體經濟組織應當采用便于村民理解和接受的形式,將村級財務活動情況及有關賬目,定期如實地向全體村民公布,接受村民監督;公開內容應全面完整;公開時間要及時;公開方式要以公開欄為主;公開程序要嚴格;對財務公開中群眾反映的問題要妥善處理;要把財務公開的監督落到實處。
5.重新整理并建立行之有效的村級財務管理制度?,F在很多農村的財務管理制度都已經不適合當前新農村的發展要求,我們要整理一下老的村級財務管理制度,根據相關法律法規,建立一些新的適合當前經濟發展的財務管理制度,如可以參照省財政廳關于差旅費的報銷辦法制定本市村級差旅費報銷辦法,做到有法可依,既解決了村干部出差無補助,利用虛假票據報銷的問題,又提高了村干部為民工作的積極性,同時使票據的真實性得到了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