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楊敬珍
當前事業單位獲得了快速發展,組織之間的競爭變得愈加激烈,而組織的競爭關鍵在于人才。為了提升單位人力資源管理水平,事業單位應強化薪酬管理工作,充分調動工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從而促進我國經濟的穩定持續發展。
當前事業單位從業人數不斷增加,單位經費為財政部門帶來了極大的經濟負擔。為了減輕國家經濟壓力,促進公共事業的穩定發展,事業單位應充分重視人力資源管理工作,尤其是薪酬管理。本文便據此分析了事業單位人力資源管理工作中薪酬管理存在的問題,提出了相關的解決對策,以更好的保證事業單位的發展。
薪酬管理屬于現代人力資源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增強企業或組織的綜合競爭實力。由根本上而言,薪酬管理主要通過增加員工勞動報酬與福利增強工作積極性,全面提高工作效率,在提升員工綜合素質水平的基礎上,實現組織的戰略發展目標,獲得更大的經濟效益。對于員工而言,報酬不但代表過去工作的勞動補償與肯定,還具備激勵作用,代表著社會、企業、組織對員工勞動價值的認可,體現著員工的思想品德與工作能力。薪酬激勵除了金錢外,還包括成就、地位以及榮譽等方面,應由多個角度激發員工的工作積極性,使其可以全身心投入工作,在提高自身競爭實力的基礎上,最終實現企業整體競爭實力的提升。
首先是薪酬平均化嚴重,無法發揮激勵功能。績效考核制度建立的目的在于激發員工的工作積極性,根據按勞分配原理,將員工工作量與工資福利掛鉤。但事業單位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并未嚴格執行績效考核機制,沒有將考核工作與貢獻量掛鉤,而僅根據職位確定工資標準,此種薪酬管理模式下,員工很容易產生不平衡心理,甚至還會對自身工作產生懷疑,嚴重影響正常工作的開展。其次是員工薪酬與工作績效的關聯度較低,當前事業單位員工工資績效與薪酬并未呈正比關系,員工無論完成多少工作量,都會拿到相差甚少的工資。比如單位后勤與行政人員工資以工作年限為基準,績效考核缺乏科學性。同時,單位也沒有針對科研人員獎金分配工作制定有效的量化考核標準,管理層人員并未給予充分重視。最后是績效考核溝通渠道不暢通,雖然部分單位已經進行績效考核工作,但整個過程缺乏有效溝通,并未向管理人員及時反饋考核結果,以致基層員工與管理層之間溝通不暢,無法達到預期的激勵效果。除此之外,績效考核并未獲得上下級的共同參與,領導人員無法及時了解員工的工作情況,無法保證決策的正確性。
為了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獲得一席之地,事業單位應建立合理的經營戰略,重視單位內部協調配合能力,改變以往的用人理念,形成科學有效的薪酬管理觀念。事業單位應不斷創新突破,壯大人才隊伍,且重視建立團隊合作精神,保證團隊間的交流效果,增強單位凝聚力,由整體上提高員工的績效水平。同時,還應做好單位內部員工的評價工作,為員工創造和諧的工作氛圍,使其可以互相學習幫助,提高績效管理水平。
全方位的薪酬管理體系要求事業單位根據員工綜合表現,做好員工的考察工作,強調薪酬制度的多樣性。一方面,事業單位應根據員工實際情況,制定可行的績效考核方法。另一方面,還應建立多樣化的薪酬考核體系,制定多項指標提高員工的綜合素質水平。通過全方位、合理化的薪酬體系,可以進一步提高事業單位的薪酬管理效果,在為員工提供基本收入的前提下,適當增加浮動收入的比例,激發員工的工作積極性。除此之外,事業單位還應增強員工的薪酬管理意識,引入風險收入,全面調整員工薪酬,充分發揮薪酬機制的作用。
一方面應減少層級設置,當前部分事業單位依然存在層級數較多問題,溝通渠道狹窄,無法獲得預期的溝通效果。此時,事業單位應盡量減少績效溝通層級,向上級部門直接反饋被考核人員需求,避免出現溝通失真與傳達有誤等問題。期間事業單位應減少不必要流程,簡化溝通模式,引入網絡溝通方法,精簡中層傳達。同時,員工也應強化自我管理,全方位提高自身的決策能力。另一方面應進行非正式溝通,績效溝通涉及內容較多,事業單位應在豐富正式溝通渠道的基礎上,實行非正式溝通方法,從而快速了解員工訴求。在非正式溝通的過程中,事業單位應對員工加大思想品德教育力度,開展多樣化的教育活動,使員工真正認識到績效溝通的重要性。同時,還應制定合理的獎懲措施,將績效管理與日常工作掛鉤,以更好的激勵與鞭策員工,杜絕員工出現違法、違紀行為。除此之外,還應確定正式與非正式溝通的關聯性,采用正式的績效溝通方式,將非正式溝通當做輔助手段。在績效溝通過程中,單位還應做好監管工作,不但需要領導層監督,員工也應參與監管過程中,從而進一步提升績效溝通效果。
薪酬考核屬于薪酬管理的關鍵環節,也是員工薪資待遇調整的標準。對此,事業單位應提升員工的憂患意識,做好年終考核宣傳工作,增強員工的危機感,使其充分認識到應在工作中積極表現,以獲得更高的薪資待遇。同時,考核工作應結合員工的實際情況,嚴格執行公平、公正原則,肯定鼓勵員工的工作。除此之外,還應具體化、全面化年度考核內容,多角度考察員工的專業素質,在堅持定性的原則下,增加考核定量內容,明確考核方向。
事業單位為了獲得穩定健康發展,應充分重視人力資源薪酬管理工作,在優化薪酬制度的基礎上,制定合理的薪酬績效指標,引進更多專業人才,為薪酬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打下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