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孫占祥
近年來,經濟發展狀況良好,集團管控企業的數量在不斷的增長,作為經濟主體的國有企業,其集團數量也在快速增加。集團管控模式下的國企要認真開展內部審計工作,保證企業能夠得到健康發展。對國有企業進行內部審計,需要注意的問題比較多,需要相關部門提高重視度。文章主要對集團管控模式下國企內部審計的問題進行探究,并結合實際情況整理出相關措施,希望對企業內部審計工作具有一定積極作用。
引言:對集團管控模式下的國有企業進行內部審計工作,可以發現企業經營過程中不合理的方面,對其進行有效的改進,可以優化企業的發展模式,對國有企業的長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現階段的內部審計工作,主要有審計機構設置缺乏合理性、管理制度不夠完善、風險分析防范尚未落實、信息化程度低等問題,企業審計部門要對上述問題進行積極應對。
開展集團管控模式下國有企業內部審計工作,需要專業的審計機構。目前,部分國有企業內的審計機構缺乏合理性,對實際的審計工作具有不利的影響。造成審計機構缺乏合理性的主要原因是審計經驗不足、審計人員專業水平不高、相關配套設施不完善等,審計機構是開展國企內部審計工作的主要力量,保證該機構能夠得到有效的完善,對審計工作將會具有重要意義。
管理制度是開展審計工作的重要基礎,同時管理制度也是審計機構的核心組成部分,管理制度不夠完善,會對國企內部審計工作造成一定的阻礙。企業的經營理念和管理方式,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而不斷變化,部分企業內的管理制度長期沒有得到更新,導致現有管理制度,不能有效為內部審計工作提供正確的理論指導。管理制度對內部審計工作具有重要影響,需要相關部門對制度進行完善。
集團管控模式下的企業在經營過程中會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這會嚴重制約企業的發展,因此,集團要開展內部審計工作,及時發現企業發展過程中不合理的現象。內部審計工作結束后,會根據實際的審計結果制定風險防范措施,能夠有效解決企業經營過程中的問題,然而,部分企業并沒有徹底將風險防范措施執行,導致企業內的問題依然存在,不利于企業的健康發展。
審計工作需要對企業的經營經營相關的信息進行處理,由于集團管控模式下的企業規模比較大,因此業務信息的數量非常多,對實際的設計工作具有極大的挑戰。信息技術主要由計算機和互聯網組成,其中計算機具有強大的信息處理能力,能夠快速將審計工作完成。但是,部分企業對信息技術的應用不夠全面,審計工作主要以人工的方式進行,導致實際的審計工作效率低下。
建立健全企業內部審計機構,保證審計工作可以順利開展。審計機構的核心是管理制度,根據企業的發展情況制定科學合理的審計管理制度,可以有效提升審計工作的實效性。另外,審計制度要根據企業的發展變化,做出適當的調整,避免制度在發展過程中逐漸落后。審計機構的建立還要積極借鑒其他企業的成功經驗,保證自身設計機構可以快速形成約束力,為設計工作的開展提供重要保障。
(1)制定合理的工作計劃。
開展企業審計工作需要制定合理的工作計劃,計劃中要對各項突發事件進行預警,保證設計工作可以順利開展。設計工作計劃的制定,需要結合歷年來企業的發展變化,保證工作計劃能夠貼合企業實際發展情況。工作計劃要有審計機構進行制定,計劃制定完畢后,要由主管領導批準后方可執行。
(2)對內部審計工作進行追蹤。
管理部門要對審計工作進行全程追蹤,過程中要及時發現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并對問題進行糾正,避免審計工作出現重大失誤。審計人員要對工作過程中的所有信息進行記錄,審計追蹤工作可以依照信息記錄進行檢查。設計工作的結果對企業的發展、抉擇有著重要的影響,因此,要對設審計追蹤工作提高重視,保證審計結果具有真實性、準確性。
落實風險防范措施是開展審計工作的關鍵環節,保證各項風險防范措施都能得到有效的落實,可以迅速提升企業的經營合理性。有效落實風險防范措施,首選要保證執行方案符合企業的實際發展,避免方案中的個別條款缺乏合理性。風險防范措施的制定還要盡量具體化,保證執行工作可以順利開展。
加強信息技術的應用,可以提升企業審計工作的效率和質量。信息技術的應用對相關工作人員的專業水平有一定的要求,因此,企業要對審計工作人員進行專業的培訓,保證所有工作人員都能熟練掌握信息技術的應用技巧。另外,企業還要根據審計工作的需求,采購合適的硬件設備,保證信息技術可以有效應用到審計工作當中。此外,還要提高信息風險意識,對所有的審計信息進行網絡備份,防治意外發生后,審計信息丟失。最后,企業也需要根據自身實際發展需要,定期對內部審計信息管理系統進行更新升級,不斷將更多企業開辟的業務板塊納入該系統中,以此有效保障企業內部審計工作的全覆蓋。
結語:國有企業對經濟的貢獻具有重要作用,提高國有企業的內部審計工作,可以優化企業的經營方式,可以促進其經濟效益的快速提升。受傳統審計理念等因素影響,使得在集團管控模式下的國企內部審計中還存在部分問題尚未得到有效解決。因此探究國企在集團管控模式下的內部審計問題,不僅有助于相關工作人員正確認識國企內部審計形勢,同時對于其改善國企內部審計工作、提升內部審計質量也具有一定的指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