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冠吳卓暉楊志恒
隨著新基建的開啟和消防救援隊伍全災種、大應急的任務要求,消防滅火救援實戰指揮平臺建設要借助新基建的東風,實現跨區域、跨行業、跨部門的的信息、物資、調度和通信資源的共享。
2020年3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召開會議,強調“要加大公共衛生服務、應急物資保障領域投入,加快5G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
新基建的定義是:以發展理念為引領,以技術創新為驅動,以信息網絡為基礎,面向高質量發展需要,提供數字轉型、智能升級、融合創新等服務的新型基礎設施的建設。主要涵蓋三個方面:一是信息基礎設施,包括5G、物聯網、工業互聯網、衛星互聯網為代表的通信網絡基礎設施,以人工智能、云計算、區塊鏈等為代表的新技術基礎設施,以數據中心、智能計算中心為代表的算力基礎設施等;二是融合基礎設施,指深度應用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支撐傳統基礎設施轉型升級進而形成的融合基礎設施;三是創新基礎設施,主要指支撐科學研究、技術開發、產品研制的具有公益屬性的基礎設施等。
發展意義:以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為抓手,補足信息技術短板,強化關鍵核心技術與產品的自研能力,全面強化數據連接能力,提供通用化平臺型支撐服務。
應用前景:①社會治理智能化:“新基建”促進市場監管、環境監管、政府服務、應急保障、公共安全等領域社會治理方式創新,加速構建全面設防、一體運作、精確定位、有效管控的信息化社會治理體系。②民生應用智能化:以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為核心基礎,促進智慧交通、智慧醫療、智慧教育等智能化公共服務體系共建共享。③工業產業智能化:以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為載體與核心驅動力,催生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最終形成數字產業鏈和產業集群。
1.芯片技術革新。5G芯片、人工智能芯片、服務器芯片、物聯網芯片的大規模產出應用,加快推進低延遲、高速率互聯互通智能網絡建設。
2.數據處理革新。大數據中心建設提供了高效的數據搜集、分析、處理能力,將帶動云計算、物聯網產業快速發展,實現智慧數據處理。
3.智能控制革新。人工智能基礎設施建設將帶動計算機視覺、自然語言處理等技術快速進步,促進AI控制進行革新,實現真正意義上人工智能。
消防滅火救援實戰指揮平臺需要基于計算機等處理裝置通過網絡等通信技術高效完成消防工作,促使整個滅火救援過程朝著規范化、數字化和科學化方向發展。基于新基建和消防改革的大環境下,指揮平臺建設不管是硬件還是軟件建設都要超前設計,圍繞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信息技術進行改造革新,緊跟社會發展趨勢,趕上時代步伐,滿足全災種、大應急的任務要求。
根據實戰指揮平臺運行要求,硬件建設內容主要包括平臺基礎硬件環境建設和配套硬件環境升級。
1.基礎硬件環境建設:包括平臺運行所需的業務服務器、大數據服務器、云存儲、一機雙屏坐席客戶端、數據安全邊界、全息投影技術等,以及與圖像綜合管理平臺對接所需的國標上聯網關服務器和轉碼服務器的配備、安裝、調試。
2.配套硬件環境升級:包括指揮大廳的操作臺、顯示設備以及音視頻系統升級改造。
消防實戰指揮平臺是消防核心業務及各類信息的綜合展示平臺,涉及的子系統及功能模塊較多,軟件建設要從頂層設計,與相關部門的各類災害預警及其他作戰所需的輔助信息進行無縫對接,獲取應急所需的社會資源和信息。
消防實戰指揮平臺支撐數據來源于指揮專網、互聯網、政務外網、物聯網等多個網絡,對網絡帶寬、硬件資源、支撐平臺性能及可靠性要求較高。加快消防5G網絡建設,實現人員、車輛、器材、裝備信息數字化管理;拓寬網絡帶寬,全面提升云計算中心和大數據平臺承載相關業務應用能力;擴大消防業務應用系統、應急通信系統、政府機關及行業部門等消防外部平臺的多個外圍網絡接口,實現指令上下貫通,數據匯聚共享。
消防指揮平臺建設要借助新基建的大環境,加大消防科研投入,加快技術革新,推進基礎設施改擴建,更新車輛裝備、網絡通信等硬件設備。
根據新基建網絡架構和大數據平臺的建設進度,留好網絡協議接入端口,逐步實現行業部門、社會單位、聯動單位、第三方平臺的數據接入與共享,深度整合各類資源,豐富實戰指揮基礎數據庫。
新基礎建設會引發社會管理新變革,實戰指揮平臺要調用社會資源,就需要在原先社會管理部門聯動的基礎上,以新方法、新理念,健全完善各項應急聯動機制,實現大聯動。
新基礎建設是國家戰略,也是新的增長點,更是社會發展的方向。消防是國計民生安全的守護者,我們一定要緊跟社會發展步伐,加強消防軟硬件建設,提高消防業務水平,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