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麗娟
(國網江西省電力有限公司興國縣供電分公司,江西 贛州 342400)
黨建帶團工作是培養青年成才的主要形式,是幫助共青團加強基層組織建設的主要內容,是當前黨建帶團工作的核心任務。在經濟新常態和改革新形勢下,部分青年職工在思想上出現了迷茫,在價值觀上發生了動搖,在工作上出現了懈怠。這種情況既損害了集體利益,同時也不利于個人的發展。開展黨建帶團建工作,讓思想覺悟高、業務能力強的黨員干部,“一對一”的做好青年團員的思政教育工作,在推進團建取得新成效的過程中,讓青年職工得到了全面的發展。
儲備高素質的青年人才,為現代企業實現長遠發展提供了動力支持。黨建帶團建實際上就是“老帶新”,以這種模式幫助青年職工、優秀團員,可以在更短的時間里逐漸成長為企業的中流砥柱,避免了人才斷代的問題。只有保持了人才優勢,才能讓企業在當下的市場中占據競爭優勢,實現持續發展。通過加強基層“黨建帶團建”的工作思考,對其中的問題進行深入分析,要進一步抓好基層組織建設、隊伍建設、機制建設,從而保障這一帶動工作按照計劃高質量開展。
黨建帶團建的關鍵點在于,把團的建設納入黨的建設的總體格局,努力為共青團工作優化環境,創造條件。使團組織不斷發展壯大,工作條件顯著改善,服務領域不斷拓展。但是在實際的帶動過程中,黨建工作的任務較為繁重,黨員干部既要參加各種學習、培訓和會議,同時還要花費時間深入一線、維護黨群關系。這種情況下真正用于帶動和引領團建的時間不多,對于共青團各項工作開展和青年團員成長的帶動作用不夠明顯。
新時期的“黨帶團”工作中,由黨員干部單方向指導團建工作的模式已經逐漸被淘汰,黨員和團員之間開展雙向交流,才能讓帶動作用更加顯著。這是因為現階段青年團員主要以“90”后甚至是“00”后為主,他們更加希望有平等的人際關系和得到充分的尊重。但是調查發現,多數情況下的黨建帶團建,基層黨組織還是發揮了絕對核心作用,黨員與團員之間雖然也有交流,但是溝通次數少、交流不夠深入。這種情況下黨員對團員的了解比較粗淺,自然也難以準確把握黨建帶團建的關鍵點。
在黨建帶團建中,要充分考慮黨員與團員在職務、年齡、興趣等方面的差異,然后嘗試從青年團員的視角,選擇他們比較容易接受的方法,才能讓團建活動更好的開展起來?,F階段存在的問題是,基層黨組織雖然履行了帶動責任,但是在具體的方式方法上,長期以來缺少創新。例如,每次都是將青年團員組織起來,由黨員干部進行集中宣教。這種過于理論化的工作模式,顯然不符合當代青年團員的認知特點,自然也無法推動團建工作開展質量的持續性提升。
團建工作的開展成效,將會對廣大青年職工的思想狀態、工作效率甚至職業發展等產生深刻的影響。在認識到團建工作重要性的前提下,企業領導和黨組織負責人要高瞻遠矚、做好頂層設計,擬定黨建帶團建的具體方案,從而讓黨建的引領作用更加顯著。對當前黨建工作的環境、工作對象以及出現的特點進行分析,并對團的基層組織建設所面臨的機遇和問題進行深入的探討,推動黨建工作在實現自我創新的過程中,發揮到對團建工作的引領與借鑒作用。要適當精簡黨建工作,少開一些形式化的會議,給黨員干部留出更多的時間,可以與青年團員進行交流,把握好黨建引領的方向和重點,
現階段還有個別的黨員干部,認為引領和指導團建工作并非分內之事,因此不愿意花費心思和投入精力。對于此類情況,首先要通過黨內教育轉變這部分黨員干部的片面思想,然后才能強化責任意識,專心的參與到“黨帶團”的具體工作中。要自上而下的落實好責任機制,各級黨政領導必須支持共青團按照團章獨立自主地開展工作,保持共青團組織機構設置、人員編制、經費劃撥上的獨立性。普通黨員要在黨政領導的部署下,將“黨帶團”的各項工作計劃、活動方案,能夠不折不扣的落實下去。尤其是要與廣大青年團員保持交流和聯系。聽取他們對于團建工作開展的建議和意見,這也有助于準確把握下一步“黨帶團”的方向和重點。
在黨建帶團建時,要提升青年團員的參與感和體驗感,而不是完全的聽從黨員干部的指揮和教育。因此,以往那些側重于宣教的帶領模式,顯然不適合當下的團建工作開展需要。嘗試根據當代青年職工的喜好,選擇一些新穎的、富有創意的主題活動。既要保證通過開展主題活動,發揮教育意義,真正幫助青年團員得到成長;同時,又要在活動中營造一種和諧、平等的身份關系,消除黨員和團員之間的身份隔閡。例如,組織開展“影響我一生的好書推薦活動”,每一名黨員干部精心挑選自己讀過的,且對人生成長和職業發展有深刻影響的書籍。青年團員可以利用業余時間閱讀,從書籍中汲取營養,提升自己的知識儲備和人文涵養。
基層黨組織必須要清醒的認識到,幫助青年團員成長既是自己的分內之事,同時也是關系到青年職工自我成長和企業未來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黨員干部既要加強自我學習,強化責任意識,真正在“黨帶團”中扮演好角色、發揮好作用;同時,又必須探索新穎的帶動模式,真正讓青年團員踴躍的參與到團建活動中。只有深入青年職工中,在接觸中了解他們,才能把握好黨建帶團建的方向,以開展高質量的團建活動為基礎,讓青年團員逐漸成長為企業的棟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