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路透社2月27日報道,原題:隨著放寬疫情限制措施,中國各主要集裝箱港口正清理積壓貨物曾引發全球供應鏈混亂的出行限令被放寬后,隨著工人們重返崗位,中國各主要集裝箱港口正逐漸清理積壓的貨物。中國是全球集裝箱吞吐量最大的國家,處理全球約1/3的集裝箱流量,去年相當于每天處理71.5萬個。抗擊病毒行動幾乎影響到從運動鞋、機器零部件到電子元件及食品的所有供應鏈。由于各地“封城”行動導致用工荒,這場疫情曾使中國各港口陷入嚴重擁堵狀態。
本次疫情期間,讓集裝箱船平均等待時間最長的是舟山港——集裝箱年處理能力排名世界第三,2月11日至17日一周內的等待時間激增至60小時以上,比春節前一周多出約15小時。
但隨著更多集裝箱橋吊操作員、海關人員、拖船駕駛員等重新歸位,舟山港和中國其他港口的周轉時間都在加快。業內人士說,港口擁堵狀況已緩解且物流開始復蘇。為努力化解積壓,目前中國一些港口的集裝箱日處理量甚至超過去年同期的日均處理量。這使因擁堵而轉向別國的集裝箱船舶數量減少。▲(作者加文·馬奎爾等,崔曉冬譯)
環球時報2020-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