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1月5日 星期六 晴
今天,我和媽媽跟著陳老師去華師觀鳥。在校園里,我們一共看到了19種鳥。其中,我覺得最有趣的是白胸翡翠、棕背伯勞和普通翠鳥,最意外的是看了一種候鳥——烏灰鶇。
在石橋上,我們觀望了一會兒,就發現湖心島的松樹上站著一只白胸翡翠。顧名思義,白胸翡翠的胸部是白色的,它還長著咖啡色的頭,紅色的嘴巴像涂了口紅,翠藍色的背部顏色非常鮮艷,我第一次看到這么漂亮的鳥。它一動不動地站在樹枝上,眼睛一直盯著平靜的水面,突然飛速俯沖下來,嘴巴一張一合,當它再飛離水面時,嘴里已經叼著一條魚。像藍色的流星掠過水面,短短的一瞬間它已經把魚抓住了。看著它好幾次捕魚都是百發百中,果然是捕魚高手啊。
在湖心島最高的樹頂上,停了一只棕背伯勞,這是我第一次看到這種鳥。它個子比燕子大一點,棕色的背部,最特別的是眼睛周圍的羽毛是黑色的,就像戴了一個眼罩,所以它的外號叫“佐羅”。它的喙和鷹一樣,最前端向下彎曲像鉤子。陳老師告訴我們,棕背伯勞經常把捕獲的獵物掛在樹枝上,食物晾干后就可以儲存更久了。它實在是太聰明了,會像人一樣用曬臘肉的辦法保存食物,真是有勇有謀。
這次觀鳥,我看到了好幾種以前沒有見過的鳥,收獲很大。我越來越發現,鳥除了外形美麗,還很有智慧,我們應該好好保護鳥,愛護大自然,親近大自然。
指導老師 陳欣茵
余老師點評
親近自然、愛護自然的前提是要了解自然。觀察是了解自然最直接最有效的辦法,這一次觀鳥活動吳文迪同學不僅看到了19種鳥,而且發現了鳥類除了外形美麗,還很有智慧的特點。整個活動持續了一天,但吳文迪同學的記錄詳略得當,生動簡潔的文字突出了重點,讓讀者如身臨其境,也認識了這些鳥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