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俐
摘 要:浙油33是優質雙低常規油菜品種,通過示范種植,表現矮桿、抗倒、高產、高含油率、優質等特性,由于其生育期較長,低感菌核病,因此提出該品種輕簡直播栽培技術。
關鍵詞:浙油33;輕簡直播;栽培技術
中圖分類號 S233.75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7-7731(2020)(02-03)-0035-02
1 品種特征特性
浙油33是浙江省農業科學院作物與核技術利用研究所選育的優質雙低甘藍型半冬性常規油菜品種,2016年通過國審,審定編號:國審油2016002。全生育期229.8d,比對照秦優10號晚熟2.8d。幼苗直立,葉片大,葉綠色,裂葉2對,有缺刻,葉面有蠟粉;花瓣大、黃色;1、2次分枝數多,角果多,著粒密,角果長,籽粒黑色;株高152.2cm,莖稈粗壯,抗倒性強,抗裂莢性好。每角粒數20.7粒,千粒重3.47g。籽粒含油量48.35%,低感菌核病,低抗病毒病,抗寒性一般。
2 示范種植表現
2.1 種植情況 2018—2019年度,在宜秀區羅嶺鎮小龍山村種糧大戶汪家順家示范種植浙油33,面積為8hm2,前茬是雜交中稻“隆兩優華占”,示范種植田為二板水稻田,肥力中等偏上,田塊平整。秸稈機械化粉碎全量還田,淺旋耕,機械施肥,人工撒播,機械化開溝,畦寬1.4m。10月7日播種,用種量5.25kg/hm2,大田苗期未間苗。基肥48%三元復合肥450kg/hm2,加顆粒硼肥6000g/hm2。1葉期追施尿素150kg/hm2,冬前12月底追施復合肥150kg/hm2;2月18日追施薹肥,尿素112.5kg/hm2。2葉期化學除草1次,以防除尖葉雜草為主,并結合用藥防治蚜蟲、菜青蟲,12月14日進行第2次化學除草,綜合防治禾本科和闊葉雜草。3月18日結合葉面噴硼肥,進行第1次菌核病預防,3月30日進行第2次菌核病預防,兼治蚜蟲。結合病蟲害防治葉面噴施磷酸二氫鉀、氨基酸葉面肥等。
2.2 田間表現 2019年4月份油菜花期天氣較好,大田浙油33抗倒性強,綜合抗病性較強,無明顯菌核病發生,莖稈較矮,莖稈粗壯,成熟期一致,不裂莢,適宜于直播輕簡栽培,適宜于機械化收割。生育期較秦油10號長2~3d,屬中遲熟甘藍型半冬性油菜,適宜在中等偏上肥力田塊種植。
2.3 產量效益 5月18日田間測產,株數332250株/hm2,單株有效分枝數4.5個,單株角果數145個,角果粒數20.5粒,千粒重3.5g,理論產量3450kg/hm2,5月24日機械化收割,示范片平均實際收割產量2610kg/hm2,同比周邊灃油737、浙油50、秦油10號等其它油菜品種增產300~450kg/hm2,表現出穩產高產。2019年銷售價格每5.4元/kg,大田產值達14100元/hm2,規模種植效益較好。
3 輕簡直播栽培技術
3.1 適期早播 浙油33油菜品種生育期較長,且為常規甘藍油菜品種,適宜直播栽培,容易獲得高產。在安慶沿江雜交中稻-油菜輪作種植模式中,直播適宜播種期在10月上旬到中旬初,比一般油菜品種提前播種5~7d。
3.2 提高播種質量 稻-油輪作種植模式中,規模種植油菜主要播種方式是采取淺旋耕(免耕)人工撒播機械化開溝,關鍵是要提高播種質量,確保一播全苗。
3.2.1 秸稈粉碎全量還田 水稻收割后利用秸稈粉碎機粉碎秸稈,秸稈全量還田,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改良土壤,培肥地力。
3.2.2 淺旋耕(免耕) 土壤墑情適宜時先機械施基肥,再進行淺旋耕,讓秸稈、肥料與土壤充分均勻混合、覆蓋,畦面有淺土層,保證油菜種子能夠接觸土壤,保障種子吸水發芽,提高出苗率。秸稈機械化打捆離田的田塊,可以直接進行免耕直播,機械化開溝,實行輕簡化栽培,省工、省力、基本、高效。
3.2.3 適當增加用種量 一般油菜直播用種量為3.75kg/hm2,浙油33品種籽粒較大,同時,實行淺旋耕(免耕)、秸稈還田規模直播種植,要適當增加用種量,正常用種量為4.5~5.25kg/hm2,以確保大田基本苗在30萬/hm2以上。
3.2.4 機械開溝 油菜播種后進行機械開溝,一是進行種子覆蓋、鎮壓,使種子、土壤均勻充分接觸,做到出苗一致整齊;二是保障畦溝、腰溝、圍溝暢通,防止渣水。畦寬一般要求在1.3~1.4m,溝寬、深均在20cm以上。
3.3 科學田間管理
3.3.1 配方施肥,增施硼肥 規模種植油菜,目標油菜籽產量要2250kg/hm2左右,需純氮量180~210kg/hm2。浙油33品種生育期長,產量高,肥料總量要適當增加,總氮量在210kg/hm2左右,并且一定要增施硼肥,同時采取“一基三追”施肥方式,防止后期脫肥早衰。一是重施基肥,基肥在淺旋耕前或免耕播種前采取人工或機械散施,施用優質復合肥450~525kg/hm2,外加顆粒硼肥400g;二是早施苗肥,播種20~25d后,油菜在1葉期及時追施尿素150~187.5kg/hm2,促早發,培育壯苗,增加冬前綠葉數;三是追施臘肥,在12月下旬及時追施高氮高鉀配方肥150~225kg/hm2,增強植株抗寒性,確保安全越冬;四是穩施薹肥,浙油33生育期偏長,薹肥要適當推遲追施,且要根據實際情況穩施,一般在2月20日中下旬追施薹肥,追施尿素112.5~150kg/hm2。對偏砂性土壤要適當提前追施薹肥;五是葉面噴施硼肥,在3月中下旬、4月上旬的油菜蕾花期、初花期要及時噴施優質硼肥(15%利樂硼)。浙油33對硼肥敏感,特別是在冬春干旱年份,一定要注意葉面噴優質利樂硼肥,防止“花而不實”;六是做好葉面噴肥,結合病蟲害防治葉面噴施磷酸二氫鉀、蕓苔素內脂、氨基酸葉面肥等,增強抗性,增加油菜粒重,防止早衰,提高產量和品質。
3.3.2 科學除草 稻茬油菜直播田及時搞好化學除草很關鍵,一般采取“一封二殺”。一是直播機開溝覆土后及時采取化學封閉除草,利用異丙甲草胺(金都爾)封閉,封閉時,土壤不要太干,田間不要有積水;二是小苗除草,水稻田油菜禾本科雜草較多,一般于11月上中旬在油菜2葉1心時進行第1次莖葉處理除草,主要雜草有早熟禾等,一般用烯草酮進行莖葉處理;12月中下旬冬前5葉前后主要防除闊葉雜草,一般用30%草除靈進行莖葉處理。冬前天氣不好或苗小時要在2月中下旬氣溫回升后及時進行補除,防止草荒草害。田間雜草不多的田塊也可在油菜5葉時一次性進行綜合除草。
3.3.3 防治病蟲害 油菜主要病蟲害有蚜蟲、菜青蟲、菌核病。重點要進行菌核病預防和防治,一般用40%菌核凈可濕性粉劑(用量1500~2250g/hm2)在油菜初花期、盛花初期分別進行2次“飛防”預防,結合葉面噴施硼肥、磷酸二氫鉀等微肥激素,增強植株抗逆性,控制和減輕病害造成的損失。同時,也要綜合防治油菜蚜蟲、菜青蟲、霜霉病等病蟲草害,實現油菜綠色生產。12月下旬越冬前對部分旺長田塊可以結合蚜蟲防治噴施多效唑進行化控。
3.3.4 做好清溝排水 “午季出在溝里”,稻茬油菜田要及時清理“三溝”,保障田間溝溝相通,做到雨注田干,防止渣水,影響根系生長,導致早衰。
3.4 適時收割 浙油33油菜品種生育期較長,含油量較高,利用浙油33品種成熟后不裂莢性適當推遲機械化收割,確保油菜籽品質。 (責編:張 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