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超
摘 要:為提高夏玉米的施肥效率以及降低化肥使用量,在鳳陽縣玉米主要種植區設置常規與配方2種施肥模式試驗,結果表明,配方施肥的NPK處理肥料利用率最高,其氮肥利用率36.2%、磷肥利用率11.8%,鉀肥利用率45.7%。合理施肥是降低夏玉米施肥量、提高肥料利用率與經濟收益的重要生產管理措施。
關鍵詞:夏玉米;施肥方式;經濟產量;肥料利用率;經濟效益
中圖分類號 S513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7-7731(2020)(02-03)-0116-02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地點 試驗設在懷遠縣徐圩鄉麥茬玉米田塊。地理位置東經116°83′80″,北緯32°04′50″。土壤類型為砂姜黒土類黃土,基礎養分,有機質1.35%、全氮(N)1.20%、有效磷(P2O5)30mg/kg,有效鉀(K2O)130mg/kg,pH6.8。
1.2 試驗設計 試驗設8個處理,分別以不同施肥量的常規施肥條件下的PK、NP、NK、NPK和配方施肥條件下的PK、NP、NK、NPK施肥方式。小區面積5m×8m=40m2,3個重復,隨機區組排列。參試品種雜交玉米德單123號。6月7日播種,9月11日收獲。施肥方案見表1。
2 結果與分析
2.1 玉米的經濟性狀及理論產量 由表2可知,通過田間測產,常規施肥模式下的4個處理,玉米有效穗在58800~59250穗/hm2,株高185~203cm之間,穗粒數252~380粒,最少的是處理1,最多的是處理2,相差128粒;配方施肥模式下的4個處理,有效穗55350~60300穗/hm2,株高177~206cm,穗粒數252~392粒,最少與最多的分別是處理5和8,相差140粒。按品種百粒重32g計,常規和配方施的玉米產量分別是4512~7113kg/hm2和4450.5~7564.5kg/hm2。
2.2 玉米產量 在玉米完熟期進行各處理實收產量考種稱重,其經濟產量(風干物)結果見表3。由表3可知,常規施肥模式玉米籽粒產量為4483.5~5842.5kg/hm2,秸稈產量4644~5880kg/hm2;配方施肥模式籽粒產量4600.5~6148.5kg/hm2之間,秸稈產量4887~5929.5kg/hm2。2種不同施肥模式經濟產量最高的是NPK全肥區處理,籽粒產量為5842.5~6148.5kg/hm2,配方模式較常規模式增高306kg/hm2,其次為NK區,籽粒產量5067~5733kg/hm2,處理間相差666kg/hm2,第3為NP區,籽粒產量4875~5125.5kg/hm2,處理間相差250.5kg/hm2,PK區籽粒產量為最低,為4483.5~4600.5kg/hm2,較全肥區降幅分別為23.3%、25.2%。經LSD測驗處理間產量差異達顯著水準。
2.3 施肥效益分析 由表4可知,試驗各施肥處理的玉米籽粒產值常規模式處理依次為7173、7800、8107.5、9348元/hm2,配方模式依次為7360.5、8200.5、9172.5、9487.5元/hm2。施肥成本依次為889.5、1420.5、1251、1780.5元/hm2和801、1263、1182、1623元/hm2。施肥收益依次為1363.5、1470、1936.5、2647.5和1639.5、2017.5、3070.5、2944.5元/hm2。產投比在1.04~1.55與1.60~2.60之間。
2.4 肥料利用率 根據玉米的經濟產量(籽粒、秸稈)NPK養分吸收量,采用差值法計算肥料利用率,在6個施N區中,常規模式100kg經濟產量的養分吸收量依次是2.27、2.17、2.00kg,配方模式依次為2.10、2.01、1.85kg,均為NP區最高;其次為NK區,最低的為NPK區。6個施P區,常規模式的吸收量為0.23、0.26、0.23kg,配方模式的吸收量為0.21、0.22、0.22kg,常規模式吸收量相對高于配方模式。6個施K區,常規模式吸收量為2.09、2.26、1.94kg,配方模式為2.13、2.00、1.84kg,常規模式最高的是NK區,配方模式最高的為NP區,NPK區分別低于2kg吸收量。
各處理的肥料利用效率(除地力基礎),其氮肥利用率(施N區),常規施肥模式依次為29.6%、31.2%、32.9%;配方模式依次為30.5%、34.8%、36.2%,2種模式中最高的均為NPK區,其次為NK和NP區。從區間對應比較,配方模式的NP、NK、NPK處理分別比常規模式提高0.9%、3.6%、3.3%。磷肥利用率(施P區),常規施肥模式依次為6.3%、9.0%、9.8%,配方模式依次為6.7%、8.9%、11.8%,對應區間比較,配方模式較常規模式依次提高0.4%、-0.1%、2.0%。鉀肥利用率(施鉀區),常規施肥模式依次為20.3%、47.5%、46.0%,配方模式依次為29.0%、47.8%、45.7%,對應區間比較,配方模式較常規模式依次提高8.7%、0.3%、-0.3%。
3 小結
研究表明,夏玉米在同等生產管理條件下具有不同的施肥效益。配方模式NPK全肥區較常規模式NPK全肥區在每hm2減少純氮純磷各15kg的基礎上降低施肥成本157.5元,增產玉米籽粒306kg,增加施肥收益297元。不同養分比例的玉米籽粒增產幅度也有所不同,2種模式的3個施N區的產量相差50%~70%以上,NPK全肥區達到66.3%-73.3%,顯示出N養分對夏玉米的增產優勢。
在本次試驗中,玉米生長期間降雨量750mm,超35℃高溫近50d,即生長的前后期澇漬,中期高溫干旱。在同等條件下,試驗的肥料效率依然是配方施肥模式呈現優勢。在2種施肥模式的氮磷鉀全肥區肥料利用率上(減地力基礎),常規模式32.9%∶9.8%∶46.0%,配方模式36.2%∶11.8%∶45.7%。配方模式較常規模式的氮磷均提高4.2%、3.3%,鉀的利用率基本相同。所以,進行配方施肥依然是農民節本增收,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手段。
(責編:張 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