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金華 熊丹瑩
摘 要:通過田間小區試驗,研究了等氮條件下,不同比例有機肥替代化肥對小麥產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響。結果表明,10%M處理的小麥產量和氮肥回收效率最高,分別是6336.0kg/hm2和43.3%,配方施肥處理、20%M處理次之,產量分別為6172.5kg/hm2、5910.0kg/hm2,氮肥回收效率分別為38.6%、36.1%。說明10%M處理效果最佳,20%M處理效果次之,其它有機肥替代化肥處理效果較差。
關鍵詞:有機肥;化肥;小麥;產量;氮肥利用率
中圖分類號 S512.1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7-7731(2020)(02-03)-0122-03
通過研究有機肥和化肥不同比例配施對小麥產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響,旨在探究商品有機肥替代化肥的適宜比例,減少和控制不合理化肥用量,為新形勢下指導小麥科學施肥及化肥減量增效提供次期依據。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地點與材料 試驗于2018年11月2日至2019年6月3日在溧水區和鳳鎮吳村橋谷豐農機專業合作社進行。試驗地前茬為水稻,土壤類型為河淤土,肥力較低,基本理化性質為:pH3.91,有機質9.7g/kg,全氮0.7g/kg,速效磷16.4mg/kg,速效鉀115mg/kg。供試品種為揚麥25,有機肥料為南京沃優生物肥業有限公司生產的商品有機肥(N-P2O5-K2O為5.4-0.5-0.4),化學肥料為尿素(N46%)、過磷酸鈣(P2O512%)、氯化鉀(K2O60%)。
1.2 試驗設計 采用田間小區試驗的方法,常規施肥無氮和常規施肥處理按照周邊農戶習慣施肥用量。其它試驗處理以配方施肥處理的施肥方案為標準,在氮、磷、鉀用量相等的條件下,以施有機肥的純氮量占配方施肥施氮總量的比例為依據,設11個處理,處理1為不施肥;處理2為常規施肥無氮;處理3為配方施肥無氮;處理4為常規施肥;處理5為配方施肥;處理6為有機肥料氮∶化肥氮為1∶9(10%M);處理7為有機肥料氮∶化肥氮為2∶8(20%M);處理8為有機肥料氮∶化肥氮為3∶7(30%M);處理9為有機肥料氮∶化肥氮為4∶6(40%M);處理10為有機肥料氮∶化肥氮為5∶5(50%M);處理11為有機肥料氮∶化肥氮為10∶0(100%M)。試驗不設重復,小區面積66.7m2,筑埂開溝隔離,防止竄水竄肥,四周設保護行,田間管理一致。
1.3 試驗過程 播種期為2018年11月2日,收獲期為2019年6月3日。有機肥作基肥一次性施入,氮肥和鉀肥按基肥、分蘗肥和拔節穗肥分次施用,磷肥按基肥和拔節孕穗肥分次施用。基肥于11月2日撒施,分蘗肥于1月16日撒施,拔節穗肥于3月4日撒施,常規施肥N-P-K總量(17.8-8.5-8.75);配方施肥N-P-K總量(18.4-3.92-4.8)。詳見表1。
1.4 計算方法 氮肥農學效率(%)=(施氮區產量-空白區產量)/施氮量×100;氮肥回收效率(%)=(施氮區地上部氮素積累量-空白區地上部氮素積累量)/施氮量×100;氮肥偏生產力=施氮區產量/施氮量。
2 結果與分析
2.1 對小麥性狀的影響 由表2可知,10%M處理和配方施肥,小麥株高最高分別為70.2cm和69.8cm,20%M、常規施肥處理分別為68.7、68.2cm,隨著有機肥氮替代化肥氮比例升高,小麥株高呈下降趨勢,其中100%M株高只有59.7cm,各處理中配方施肥無氮、常規施肥無氮和不施肥(CK)株高最矮,分別為58.3、56.5、49.8cm。葉片顏色:通過小麥生育期田間觀察,10%M、20%M處理與配方施肥及常規施肥相近呈深綠色,有機肥料氮替代比例超過30%,葉片顏色逐漸變淡,100%M與無氮區處理葉片顏色最淡。高峰苗:10%M處理最高為876.0萬/hm2,配方施肥為799.5萬/hm2,20%M第3,為724.5萬/hm2,有機肥料氮替代比例超過30%,高峰苗逐漸下降,40%M為546.0萬/hm2,50%M為529.5萬/hm2,100%M為519.0萬/hm2,不施肥(CK)最低為376.5萬/hm2。每穗粒數:10%M處理最高為35.2粒,配方施肥為34.9粒,20%M為33.7粒,不施肥(CK)最少為16.8粒。有效穗:10%M處理最高為555.0萬/hm2,配方施肥為543.0萬/hm2,20%M為513.0萬/hm2,常規施肥為496.5萬/hm2,30%M為474.0萬/hm2,有機肥氮替代比例超過30%,各處理有效穗都在450.0萬/hm2以下。千粒重:常規施肥無氮最高為43.5g,50%M為43.0g,40%M為42.0g,配方施肥無氮為41.5g,100%M為41g,10%M、20%M、30%M千粒重相同,均為40.5g,配方施肥為40.0g,常規施肥和不施肥(CK)千粒重相對較低,均為39.5g。
2.2 對小麥產量的影響 由表2可知,10%M處理產量最高為6336.0kg/hm2,配方施肥為6172.5kg/hm2,20%M為5910.0kg/hm2,常規施肥第4,為5343.0kg/hm2,30%M第5,為4684.5kg/hm2,40%M和50%M分別為4483.5kg/hm2和4206.0kg/hm2,100%M、配方施肥無氮、常規施肥無氮和不施肥(CK)較低,分別為2032.5、1735.5、1624.5、1524.0kg/hm2。
2.3 對小麥氮肥利用率的影響 由表3可知,10%M處理的吸氮量較高,為146.7kg/hm2,配方施肥為133.8kg/hm2,20%M為126.9kg/hm2,常規施肥處理只有89.25kg/hm2,100%M處理較低,為37.05kg/hm2。10%M處理的氮肥回收效率和氮肥農學效率最高分別為43.3%和17.4kg/kg;其次是配方施肥,分別為38.6%和16.8kg/kg;20%M分別為36.1%和15.9kg/kg。氮肥回收效率表現為10%M>配方施肥>20%M>30%M>常規施肥>40%M>50%M>100%M,氮肥農學效率表現為10%M>配方施肥>20%M>常規施肥>30%M>40%M>50%M>100%M。氮肥偏生產力10%M最高,為23.0kg/kg,配方施肥為22.4kg/kg,20%M為21.4kg/kg,100%M最低為7.4kg/kg。
4 結論
本研究表明,10%M處理產量、氮肥利用率分別為6336.0kg/hm2和43.3%,產量超過配方施肥163.5kg/hm2,氮肥利用率超過配方施肥4.7個百分點。20%M處理的產量和氮肥利用率與配方施肥相近,分別為5910.0kg/hm2和36.1%,說明有機肥料氮替代化肥氮在10%~20%之間較為合理。
參考文獻
[1]劉益仁,李想,郁潔,等.有機無機肥配施提高麥-稻輪作系統中水稻氮肥利用率的機制[J].應用生態學報,2012,23(1):81-86.
[2]劉守龍,童成立,吳金水,等.等氮條件下有機無機肥配比對水稻產量影響的初探[J].土壤學報,2007,44(1):106-112.
[3]溫延臣,張曰東,袁亮,等.商品有機肥替代化肥對作物產量和土壤肥力的影響[J].中國農業科學,2018,51(11):2136-2142.
(責編:張 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