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輝
農村的穩定發展與政治局勢的穩定息息相關,一直以來農民問題都是改革發展和穩定的基礎,因此在當前推動農村經濟發展過程中,需要切實減輕農民負擔,保護好農民生產的積極性,以此來促進農村經濟的穩定發展。各地需要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針對不同問題制定具有針對性的措施,實現農民減負,推進農村經濟的穩步發展,維護好農村社會的安定。
近年來政府加大了基層鄉鎮醫院的建設,大部分農民也參加了合作醫療,這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農民看病難和看病貴的問題。但當前醫療費用較高,醫療保險報銷比例相對較低,這也導致農民在醫藥費用方面的支出較高,這無形中增加了農民的負擔。
在當前市場經濟環境下,生產資料和運輸費用呈現出逐年增加的態勢,而且日常農民生產過程中使用的相關農資價格有所增加,這就導致農業生產成本增加。而且近年來糧油價格也有了較大程度的提高,一些地區無法實現糧油生產自給的情況下,生活負擔會相應加重。生產成本和生活成本的增加,導致農民負擔加重。
近年來國家加大了農村義務教育的投入,這也使農民子女教育費用相對減輕,但基于總體情況來看,農民家庭中子女教育支出費用仍占較大的比例。這與當前農民教育觀念轉變,對子女培養目標發生變化有較大的關系。特別是在高中和大學階段教育費用較高,這筆費用對于農民而言壓力較大。
在當前城市化建設過程中,城市建設規劃往往會征用城鄉農民的耕地,這就導致農民失去了土地,再加之房屋拆遷,雖然土地征用款和房屋拆遷費能夠讓失地農民過上幾年安逸的生活。但基于長遠來看,一旦這些補償款和拆遷款用光,這些失地農民在沒有收入來源的情況下,必然會面臨較大的生存壓力。
為了能夠增加農民收入,政府需要加大對農業的投入力度,積極改善農業基礎設施和農業生產條件,通過提升農業抗災能力,實現農田的豐產增收。同時政府還要加大財政補貼力度,在當前農機具補貼和種糧補貼的基礎上,還要增加對經濟作物種植、養殖和加工等方面的補貼,充分調動農民增收的積極性。做好糧油收購價格的穩定工作,使農民實現真正的增產增收,有效的保障農民的收益。調控好農業生產資料供求關系和價格體系,針對涉農產品可以運用價格杠桿進行調控,采取生產補貼方式為農民限價提供優質的生產資料。另外,在重視農業技術在農業生產中作用的發揮,鼓勵農技人員深入田間,以科技來促進農民增收。
針對于當前農村的各項強農惠農政策,宜從政策出臺到實施,需要嚴把關口,提高監管。具體可以采取明查暗訪和現場督查等方式,及時對惠農政策落實過程中存在的薄弱環節進行掌握,并針對檢查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糾正處理,確保惠農政策能夠得到有效的貫徹落實。
通過積極推進教育體制改革,并適當延長農村義務教育期限,以此來減輕農民子女教育負擔。在當前應盡量將高中教育納入到義務教育中來,取消中小學教育教學中的所有收費,并徹底消除存在的亂收費現象。加大對農村大學生生活救助和補助的力度,特別是針對于報考農林類院校及師范類院校的學生并在畢業后自愿到基層工作的,則可以給予免費培養,減輕農民在子女教育方面的投入。
在當前農民減負工作過程中,為能夠減輕農民醫療負擔,應當進一步健全醫療保障體系,不斷完善新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并對其實施情況進行跟蹤監督。政府部門應當通過有效措施使農村醫療合作真正實現全面覆蓋,提高醫療費用報銷標準,嚴格控制醫藥價格及醫療費用上漲情況,不斷改善農村醫療衛生條件,真正減輕農民醫療負擔。同時還要加快養老體系改革,根據我國農村的實際情況,充分利用農村的閑置資源,調動社會力量,創新養老服務,向醫養結合、網絡養老院等方向進行拓展,從而構建出符合我國實際情況的新型農村養老模式。
隨著農業機械化水平提升及城鎮建設進程的加快,大量農民涌入城市,農民進城主要為了讓子女享受城市優質的教育資源,享受城市優質的醫療資源,享受城市公共資源。因此需要積極整合城市資源,使進城農民能夠切實享受到城市資源。特別是隨著失地農民群體的增加,宜加快推進城市化建設進程和城市擴容,為農民提供更多的就業和創業的機會。農民工進城務工,這部分群體的就業與社會保障是一個大問題。這需要政府起主導作用,全社會共同參與,積極完善教育、醫療、社區服務等配套設施,為失地農民的就業與創業提供更加方便的條件,使其在服務城市中增加收入。
為了減少農民的經濟負擔,需要加強新農村的建設。從現在農村的現狀來看,需要給予留守人群一定的關愛和幫助。對于老人,應該給予一定的補助金,對于孩子們應該給予他們一定的生活補助還有教育贊助。發展農村經濟可以不局限于在種地上,還可以發展發展畜牧業,養殖豬、羊等家禽,或者種一些楊樹苗等其他的樹苗,政府應該給予一定的技術支持,幫助村民發家致富。對于一些自然資源比較好的農村,可以發展旅游資源,以此來拉動地方經濟。另外,還要加強新農村文化建設,促進農民思想的轉變和進步。
通過對新時期農民負擔過重問題進行分析,有助于積極采取有效的措施來解決農民負擔過重的問題。在當前市場經濟環境下,各項惠民政策不斷實施,國家對三農問題也越來越重視,農民負擔必然會逐漸減輕。而且在新農村建設過程中農民收入來源也更具多樣化,農民收入水平有了一定程度的增加,生產生活環境有了較大程度的改善,這對于農村經濟的穩定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