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聰 楊瀾 黃天樂
漆器市場供應商有這樣幾類:國企、私企、漆藝大師個人工作室。國企現存數量不多,私營企業規模小,知名度不高,漆器個人制作者產量低。在我國漆器比較繁盛的地區,如揚州、福州、常州等,大都憑借歷史、地域優勢,得以傳承漆藝文化,維持至今。漆器作為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在我們走訪調查揚州、福州兩地的過程中了解到,群眾對其缺乏認知、沒有興趣,認為其款式老舊,不符合大眾現代審美,脫離時代潮流。現代經濟飛速發展,政府不夠重視,老一輩大師手藝得不到傳承,人才斷層,漆器產業凋零,漆器市場現狀堪憂。
古代制作漆器所使用的漆料是天然漆,它是從漆樹上采割下來的乳白色膠狀液體,這種原料保存條件苛刻,成本高。現代合成漆許多功能與生漆相仿,存儲要求低,因此漆器成品價格低廉,被普遍使用。但合成漆中添加多種化學有害物質,威脅人體健康,所產的漆器需要經過一定時間的放置才能安全使用。好的商品需要有上乘質量,建議商家可以從漆器制作材料入手,堅持只使用天然漆,將無害化、天然化理念運用到極致,形成品牌效應,打造純天然漆器,精而美,獨而奢。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人們日益關注自身身體安全健康,從養生、健身行業的興起可見一斑,人們傾向于高安全、高質量商品,利用大眾普遍心理,加大宣傳天然漆,讓漆器產品自然化形象深入人心。大漆成本高,對商家資金要求高。
漆器兼具實用和美學價值,傳統漆器多為大中型物件,如碟子、瓶子、儲物盒等較實用的器物,不符合現代人的審美潮流,對現代人的實用價值也不高。建議漆器可向小型模式發展,偏向生產小型漆器,減少占用空間,方便人們攜帶,并且提高其審美價值。從全國消費歷史數據來看,女性比男性消費水平更高,對美的追求也更高,漆器在女性市場更具可塑性。建議漆器產品發展偏向女性裝飾物,如發卡、耳環、項鏈、手鏈等。漆器產品的價值創新需要符合當代人的追求,與時代緊密聯系,不論是外型、色澤、花紋、寓意等,都對設計師有較高的市場敏感度要求。
漆器不像書法、繪畫獨立成學科,我們只將其歸于藝術范疇,高端漆器制作工藝復雜、耗時較長,漆器行業不景氣,這都導致了漆器人才的缺乏。每一項行業的發展都離不開政府的幫扶,建議技藝理論化,有理可遵,將可書面化的知識制印成冊,政府給予官方肯定。消費者對于藝術品缺乏購買力原因之一,在于對藝術品價值的不確定性,漆器制作工藝多種,難易不同,費時不同,建議政府根據漆器的各項成本明確價格區間。相較于新興電子科技行業、金融行業等,漆器行業工作者薪酬低,文化的傳承少不了每代人民的努力,建議政府興辦專門院校或專門學科,企業家能夠興辦工廠,招攬學徒、大師,共同促進漆器行業的繁榮,培養更多的漆藝人才。
在互聯網發達的今天,漆器的推廣主要是線上和線下兩種模式。線上宣傳,主要依靠流量大的各種平臺,如微博、微信公眾號、抖音、快手等,通過圖片、文字、視頻,多形式推廣。建議依靠公眾人物的社會影響力加大宣傳,將漆器文化普及消費者。線下宣傳,可采取展銷結合方式,開設店鋪,舉辦展覽會,讓用戶近距離觀察感受,親身體驗。同時根據區域文化,將漆藝文化與地方特色相融合發展,例如借助地方特色景點,設計旅游紀念品,滿足當地人們需求。建議探究不同地方風俗、群眾喜好,劃分不同的客戶群,開拓市場。
漆器的市場生產形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采用機械化生產,打造模具,流程一體化,大批制造,采用合成漆,成本廉價,漆器產品缺乏創新,不易滿足市場需求。一種是純手工制作,耗時較長,產成品審美價值、收藏價值高,產量低,常為孤品。建議漆器生產偏向高端商品,以發展漆器文化內涵為先,生產精美獨特、極具特色的漆器藝術品,改善漆器在現代人們心中的形象,漆器不再是紅黑古板的大擺件,提高其文化地位,迎合社會潮流,滿足人們的收藏、審美需求。此舉有利于漆器制作工藝的精進,也有利于漆器市場的發展。
漆器市場發展需要政府、企業家、群眾等多方面的努力,漆器的原料、價值、人才、推廣、形式等多方位的改善。堅持創新,與時俱進,加強國民文化自覺、文化自信,跨越漆器發展的阻礙,有利于漆器文化繁榮,為大眾普遍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