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華
水工環地質是水文地質、工程地質與環境地質的總稱,而水工環地質勘察就是在項目實施前開展的水文地質勘察、工程地質勘察與環境地質勘察,通過勘察掌握所有地質信息,以此為后續方案的設計與實施提供可靠參考依據,在保證項目順利實施的基礎上,減小對環境造成的不利影響。
水工環地質勘察實際上就是水文地質勘察、工程地質勘察與環境地質勘察的總稱。目前無論是基礎設施建設還是經濟快速發展都需要得到勘察的大力支持,特別是在煤礦資源工程領域,通過地質勘察,能在保證資源實際利用率的基礎上,有效解決供需矛盾。相較于發達國家,我國在這方面的起步相對較晚,在實際的勘察工作中存在很多問題,從而限制了勘察作用的發揮。
從改革開放到現在,加大了對各方面資源的實際開發與利用,但在這一過程中,大多將環境污染與破壞作為代價。隨著環境問題的不斷發生,人們開始意識到這種做法是不正確的,不僅會影響日常生產生活,還會抑制經濟后續發展。對此,需要從做好勘察工作入手,嚴格按照低碳環保和持續發展等理念來開展。目前,地質勘察已經成為人類開展建設或開發利用活動之前必須開展的工作,而不同的活動對勘察有著不同的要求,需要使用的勘察方法也不盡相同。在這種情況下,為了做好地質勘察,使其充分發揮應有作用效果,首先需要明確不同勘察技術與其應用范圍。
通過對GPS技術的合理應用能為實際的勘察工作實時提供探測數據,同時生成具有很高分辨率與精確度的畫面。這項技術的應用原理為:在地面上架設天線,并向地下發射相應的電磁波。在電磁波到達既定目標后,反射至天線處。此時由技術人員分析并處理反射后的電磁波,給出判斷結果。因這項技術的分辨率很高,且操作十分方便,所以能使整個數據采集與分析處理過程實現自動化,可以在大幅節省節省人力的同時,實現對區域內各項地質情況的探明,有著極高的應用價值與效益。
對于GPS技術,其基本原理為:借助衛星具有的信號發射功能,建立以衛星為基礎的定位系統。具體工作中,這項技術以測距功能為依據,能為地質勘察實時提供所有節點數據,也就是由衛星對已知的三個點進行定位來實現測距。除此之外,還能將接收裝置作為基準,借助三個以上衛星對目標進行定位。實踐表明,通過對這項技術的合理應用,能有效提高勘察時坐標定位準確性。GPS以其快速和精準等優勢逐漸在包含災害處理與生態環保等在內的其它領域中使用,從而為地質勘察創造良好技術支持。
這是一項和計算機網絡充分結合而形成的新技術,即數字遙感技術,現在主要用于地質勘察的災害防范當中。這項技術應用最早是單一波段探測,之后經過不斷的完善與發展,實現多元化遙感探測,通過對相應模型的建立來完成。具體而言,這項技術的應用能為地質勘察工作提供詳細圖形。隨著相關研究成果的不斷產生和應用,這項技術的實際應用范圍將不斷擴大,在未來的園林建設與環保探測等領域都可以用到這項技術,在使這項技術不斷完善的同時,推動相關領域與行業的持續發展。
這是一項借助GPS通過相位差分實現測量的,它的定位信息主要通過基準站進行發送。這項技術的基本原理為:先將接收機分別設于基準站與流動站,然后對在基準站上接收到的所有信息和已知信息進行分析對比,以此獲取差分修正具體數值。最后采用發送裝置向流動站中實時傳輸修正值。在安裝接收機的過程中應注意確保基準站及流動站所設接收機能同時對衛星信號進行接收。
TEM即瞬變電磁技術英文簡稱,這項技術最早被用于航天航空領域,現在隨著這項技術的不斷發展,已經可以被用在地質勘察領域。它的基本原理為:采用電磁設備向地下傳輸電磁脈沖,此時,動態觀測二次渦流場發生的變化,并以此為依據確定地下事物所處實際狀態。若觀測時沒有發現有規律的渦流場,或存在二次場,則說明探測區中的地質體為非均勻帶電。現在這項技術的應用包括兩種方式,即垂直磁偶源法與電偶源法,以前者較為常用,探測時不會受到其它地質因素的影響。
水文鉆探是探明地下水常用且可靠的手段,也是開展水文地質試驗重要工程。
(1)揭露地下含水層,確定含水層埋深、厚度、巖性及水頭壓力,并探明不同含水層間水力聯系;
(2)利用鉆孔開展水文地質試驗,明確含水層的富水性與水文地質參數;
(3)在鉆孔中進行水樣與巖土樣的采集,檢測含水層水溫與水質,并對巖土水理性質進行測定;
(4)利用鉆孔對地下水進行動態監測,也可將鉆孔直接作為供水井。
物探方法成本低、效率高、用途廣,在水文地質調查中有重要作用。伴隨新方法和新技術日益涌現,解譯水平越來越高,進一步擴寬了它的應用前景。物探原理為根據不同類型、含水巖石及不同礦化程度水體間在物性上存在的差異,利用物探測量儀器對差異進行探測,然后分析并判斷出巖性、構造與含水性能,進而為水文地質條件的分析及勘探布置提供可靠參考依據。
通過以上分析可知,現在我國正廣泛開展水工環地質勘察,在勘察中為獲得更多有價值的信息,往往會用=到很多不同類型的勘察技術,對于不同的勘察技術,具有不同的特點及應用范圍,在使用前予以明確能達到最佳的應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