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曉旭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在工程建設領域中,新技術不斷的涌現,如建筑節能及新型墻體應用技術、超高層房屋建筑施工技術等,這些對我國建筑業的發展及技術進步起到了強大的推動作用。但在應用這些新材料新技術時必須采取合理的方案,降低工程成本,節約勞動消耗,縮短工期和減少污染,提高工程建設的綜合經濟效果。本文就如何控制建設工程成本作一詳細闡述。
成本控制是指在項目成本的形成過程中,對生產經營所消耗的人力資源、物資資源和費用開支進行指導、監督、檢查和調整,及時糾正將要發生和已經發生的偏差,把各項生產費用控制在計劃成本范圍之內,保證成本目標的實現。
1.建設工程成本控制原則。凡事都要有原則,建設工程也是如此。建設工程成本控制必須在工程的設計及施工各階段就融入到實際的工作中,并且通過技術升級及方法比較,將各項的費用控制在方案的預算范圍之內。相關企業必須堅持政策性原則,依法依規辦事;堅持效益型原則,保證工程質量的前提下,開源節流,將實際成本與預算成本對比,超出部分采取相關措施降低;堅持全面性原則,確保成本控制能夠有效地滲透到工程的各個方面。
2.成本控制的依據。項目管理機構實施成本控制的依據包括:①合同文件,即以合同為依據,圍繞降低成本這個目標,從預算收入和實際成本兩方面研究節約成本、增加收益的有效途徑,以求獲得最大的經濟效益。②成本計劃,即成本控制方案,既包括預定的具體成本控制目標,又包括實現控制目標的措施和規劃,它是成本控制的指導文件。③進度報告,是提供對應時間節點的工程實際完成量、工程成本實際支出情況等重要信息。成本控制工作正是通過實際情況與成本計劃相比較,找出二者之間的差別,分析偏差產生的原因,從而采取措施改進以后的工作。此外,進度報告還有助于管理者及時發現工程實施中存在的隱患,并在可能造成重大損失之前采取有效措施,盡量避免損失。④工程變更與索賠資料,在施工過程中工程變更與索賠是不可避免的,一旦發生變更,工程量、工期、成本都有可能發生變化,從而使得成本控制工作變得更加復雜和困難。因此,成本管理人員應通過對變更與索賠中各類數據的分析計算后及時掌握變更情況,包括已發生工程量、將要發生工程量、工期是否拖延、支付情況等重要的信息,判斷可能發生的成本增減情況。⑤各種資源的市場信息 根據建筑工程各種資源的市場價格信息和項目的實際價格情況,計算項目的成本偏差,分析產生偏差的原因,估計成本趨勢,再采取措施減少施工成本。
3.成本控制的程序。要做好成本的過程控制,必須制定規范化的過程控制程序。成本的過程控制中,有兩類控制程序,一是管理行為控制程序,二是指標控制程序。管理行為控制程序是對成本全過程控制的基礎,指標控制程序則是成本進行過程控制的重點。兩個程序既相對獨立又相互聯系,既相互補充又相互制約。
1.建設工程設計階段。在此階段要選擇有國家承認資質的設計單位,對于較大的建設項目,必須推行工程建設設計招投標制度,在滿足建筑功能及建筑藝術需要的基礎上,選擇較為合理的設計方案,進行有效的估計、設計及應用,從而達到成本控制的目標。
2.工程投標階段。投標單位取得投標資格,獲得招標文件之后要認真仔細的研究招標文件,進行統籌安排,并且結合項目具體環境和特點,對相關的項目實行成本預測,最終拿出最合理的投標決策意見,進行正式投標。中標以后,相關企業必須根據建設規模及經過相關項目部經理的同意,將標書作為依據,確定接下來的項目成本控制目標。
3.施工準備階段。施工企業必須根據具體的施工特點選擇施工準備階段的成本控制,根據實際情況選擇經濟實用的施工方案。施工方案應由投標人的技術負責人主持制定,應在技術、工期和質量保證等方面對招標人具有吸引力,同時又有利于降低施工成本。施工方案的合理性是決定項目成本的關鍵,是成本控制最主要的方向。
施工企業在工程項目開展前必須對工程項目進行全面分析,逐層分解,確定每個部門在每個施工過程當中成本控制的責任,并且制定出合理的成本控制方案。在施工期間,重點控制材料質量及采購成本,重視員工素質,使用具有專業性的技術工人,同時合理調節不同工序人數的流水施工,注意資源的合理利用及分配,最終實現項目成本的降低。工期方面,項目負責人必須合理安排工時,保證工期,降低成本。在開工前建設單位要組織施工單位、監理單位、設計單位進行圖紙會審,嚴格遵守各自的經濟利益,準確合理地確定工程價款,控制工程造價。竣工結算時應按照一定的流程進行審查,核對工程設計變更情況,審核材料用量及價差。審查隱蔽工程驗收記錄,主要查看人力和財力的浪費及工期的延誤情況,確保簽證的質量。施工期間在建筑材料與機械方面,投資占比比較大,人工費占比略低,因此在施工過程中要嚴格控制材料用量,杜絕浪費,合理地確定材料價格,能夠有效地控制項目成本,但目前大多數施工企業都把工作重心放在施工進度方面,為了在最短時間內完成工程項目而忽視了成本控制,比如對成本控制工作要求不全面,使施工材料采購時存在漏洞問題,忽視對采購計劃的制定,在材料運輸保管過程中忽視對其管理,導致建筑工程整體施工質量不達標。盲目地采購與使用施工材料會損失大量的成本費用,因此,要首先確保材料的進貨,尤其是對于用量較大的材料,應該采取招標的方式進行采購,最好直接從廠家進貨,減少差價;其次,施工企業應該嚴格控制限額領料制度,減少浪費,在確保工程質量的前提下,降低材料的使用;最后在施工機械使用方面,應根據施工的實際需要合理配置,尤其是對于使用時段較少的機械可以進行租賃,對于大型設備可以采取融資租賃的方式,這樣才有利于施工成本的控制。在施工期間,要加強對機械設備的維護,同時也要重視對操作人員的培訓,尤其是一些特種設備,操作人員必須持證上崗,確保能夠安全合理地使用機械,避免因為誤操作而出現問題,既而延誤工期甚至威脅到施工人員安全,產生事故。
竣工驗收階段,做好工程技術資料的匯總和歸檔,確保其完整性,尤其是竣工結算時,相關人員必須認真地計量實際施工過程中使用的用量,財務監管部門應配合成本部門,分析每一個項目的每一筆資金使用情況,明確每一筆資金的用途。除此之外,也要對成本做最后的分析和判斷,分析材料費和人工費是否有超支情況,對于超標部分,必須弄清緣由,從而減少相關的開支,降低成本。
結束語:本文針對建設工程的成本控制進行了分析和探討,成本控制水平直接關系到整個工程的發展及進步,建設企業必須用較少的成本創造出較大的經濟效益,因此著力點要放在分析成本控制的問題上,并針對存在的問題找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從而有力的控制降低成本,讓企業獲得更多的經濟效益,良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