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軍朋
現代電視節目的種類很多,電視專題片是電視節目中常見的一種形式。隨著人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電視觀眾對電視專題節目的思想性、藝術性、知識性、趣味性以及節目的品位、質量的鑒賞能力,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怎樣才能制作出好的電視專題片,是電視工作者應該探討的一個問題。
電視專題片不是純新聞,它不要求時效性,而是追求歷史的文化的和社會的價值,它兼容某些新聞的特性,但與新聞有著本體的不同。它的重要功能就是"對事實和對真是的自然人人性的高度尊重與揭示。因此它既不會取代其他電視的藝術,也不會被其他電視藝術所取代,有著頑強的藝術生命力。
1.定義。電視專題片是以某一組專門題材為內容拍攝的的電視片,是運用現在時或過去時的紀實,對社會生活的某一領域或某一方面給予集中的深入的報道,內容較為專一,形式多樣,允許采用多種藝術手段表現社會生活。專題片是介乎于新聞和電視藝術之間的一種電視文化形態,既有新聞的真實性,又具備藝術的審美性。電視專題片兼容某些新聞的特性,但與新聞有著本體的不同,他的重要功能就是“對事實和對真實自然的人、人性的高度尊重與揭示”。
2.分類。根據不同的分類方法,電視專題片也有許多類別。按性質來分,可以分為新聞性專題片、紀實性專題片、科普性專題片與廣告性專題片;按照內容來說,可以分為人物類、藝術類、事件類、文獻類、教學類和風情類;而按照風格來劃分,則可分為史詩式專題片、散文式專題片、歌舞式祖安蹄片等。
1.流程。一部電視專題片的制作包含的環節主要有創作、采集素材、拍攝錄像、后期制作等。而后期制作的部分主要包括視頻編輯、素材處理、特效處理、字幕處理、音頻處理、包裝處理、成品輸出等工作內容。工作流程包括以下幾個階段:剪輯、音樂、特效、配音、合成等。
2.原則。(1)政治性原則。無論是選題還是后期制作從始至終都要堅持政治性原則。在專題片的后期制作過程中,政治性原則就顯得格外重要。無論是剪輯、音效還是其他環節,套特別注意刪除可能產生不良影響的畫面,搭配合適、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音樂和特效,傳播正能量。
(2)匹配性原則。在后期制作環節中,剪輯、音樂、特效和配音都要秉持匹配性原則,要考慮到剪輯的內容是否和倡導的社會主義價值相匹配;音樂、特效是否和專題片的內容和中心思想相匹配;配音的銀色和旁白是否和專題片的主旨、風格相匹配;后期完成后的專題片成品是否和先前的拍攝計劃和編導意圖相匹配,只有全部符合匹配性原則,此次專題片的制作才算圓滿完成。
1.節目效果方面。
(1)要保持溝通交流。在進行后期制作前,應該與編導或導演組進行溝通,要了解他們的編輯思想和意圖,才能在后面的環節中有的放矢。在剪輯環節中更應保持與編導的交流聯系,力求將專題片的主旨更好地發硬出來,突出重點,達到拍攝前的節目效果預期。
(2)要用蒙太奇手法。眾多周知,電影的誕生之初,一部電影只有一個鏡頭,20世紀初,電影之父格里菲斯將故事分為場面、段落,而每一個場面又用若干個不同機位、不同視角、不同景別的鏡頭進行組接,這種鏡頭與鏡頭的組接就是蒙太奇。這種后期剪輯的基本手法也常用于電視專題片的剪輯中。因此,對于電視專題片來說,每個鏡頭的內容和上下鏡頭的關系,后期要體現出什么樣的內容,是否能夠承上啟下、過渡自然,都需要考慮。
(3)要體現感染力。電視專題片是通過畫面、音樂、音響、聲音(解說詞、同期聲)等傳播給觀眾。所以專題片的音樂、音響同樣是參與全片創作不可分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音樂、音響作為一種具有獨立表現能力的藝術形式,在聲與畫的結合時已不是簡單地被動地成為畫面的陪襯,也不是填充畫面的消極的可有可無的材料。
2.處理細節方面。
大家常說“細節決定成敗”,細節對于最終結果的重要影響不言而喻。在專題片的后期制作過程中,每一幀畫面、沒一個鏡頭、每一個特效都要經過檢查和篩選,力求達到最完美的的效果。例如:一些專題片中需要一些特殊聲音的加入,以便能夠讓鏡頭中的畫面充滿立體感,傳達出更多樣化的信息,也讓受眾更能身臨其境。那么,在后期制作中,就要求后期編輯選用那些能夠變現細節的、信息量豐富的、真是的音效或聲效。
電視專題片包括:主題、素材、編導觀點以及結構、風格影調、節奏、音樂音響的處理和解說詞的寫作等。構思是在編導對表現對象有了大致的了解和對題材性質、素材情況進行分析的基礎上形成的一個大輪廓式的構想。專題片在確立了主體和立意之后也將根據素材的情況不斷地進行豐富、完善、錘煉、提高,力求主題突出、形式新穎、內涵深刻、具有充分的表現能力。
電視專題片的后期編輯工作是大量素材的拍攝、積累之后一項再創作過程。它不僅要求編輯要有對社會生活的觀察分析能力,而且還要有組織材料、開拓主題的能力和藝術的想象力,并且還要熟悉電視畫面語言、蒙太奇的運用和有關的技術技巧。電視專題片是運用畫面語言靠鏡頭和鏡頭間的有機組接來形成自己的特有的藝術語言。所以后期編輯工作是把這種特殊的藝術語言付諸實施的關鍵環節,可以說它掌握著專題片的創作命脈,也是全片的藝術效果能否被體現出來的關鍵。
專題片的后期編輯工作,關系到一部片子的成敗。鏡頭的組接看起來容易,但這里包含著創作人員艱苦的勞動。后期編輯的好與壞、庸與奇、暢與阻能直接反映出創作人員的素質,也是專題片創作的關鍵。
解說詞在電視專題片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它是專題片創作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以畫面內容為基礎,根據畫面內容的發展而編寫。解說詞不是對畫面的簡單重復,而是對畫面進行補充和提高。在電視專題片中,人們通常把它的各種因素概括為三種語言:畫面語言、音樂音響語言及文字語言。這三種語言搭配的合理與否,直接影響到全片的質量。
電視專題片的創作是一個復雜、艱苦的過程,它不僅要求創作人員要有較高的素質和經驗,而且要有密切的合作精神。專題片是綜合藝術的體現,哪個部分出現問題都會影響全片的藝術質量。所以提高創作人員的綜合素質是制作好電視專題片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