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海瑤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持續、穩健增長,整體的社會階層開始逐漸轉型,并出現差異化和多元化。群眾工作是黨的宗旨和群眾路線的本質要求,是黨的方針的具體體現和各項工作的基礎。企業的群眾工作,擔負著組織動員職工群眾積極生產,提高效益,實現企業發展建設目標的重要責任和使命。本文主要針對新時期群眾工作問題進行分析和討論。
我黨執政以來,隨著黨的工作重心的調整,新時期群眾工作出現的新特點也面臨新情況。如何做好新時期黨的群眾工作,是我們面臨的重大而緊迫的政治任務。
1.新時期群眾工作面臨多元化趨勢。由于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社會結構的深刻變革導致群眾工作對象多元化,在工業化、城鎮化快速發展中組織結構、就業結構、發展方式的變化,加快國企、外資、民營、個體等多種所有制形式和民間社團、專業組織、行業協會多種組織機構出現,以及由此產生的不同社會階層和社會群體。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農村人口向城市轉移,農民工向產業工人轉移,因此,人民群眾類型出現多元化趨勢,而且還在不斷的裂變中。
2.新時期群眾工作環境更加復雜化。近年來由于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網民的迅速增多,群眾工作環境面臨更加復雜化趨勢,互聯網的快速發展使得廣大群眾的信息來源更加快捷,又由于西方思潮的影響,群眾的思想觀念也發生了深刻的變化。民主意識、參與意識、法律意識、平等意識、公平意識越來越強,對黨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對公共事務關注度也越來越大。現代科技的迅猛發展也大大提高了群眾的監督力度,網絡問政、網絡監督、社會評論使黨員干部受監督程度大大提高,房姐、表叔紛紛落馬,說明一但黨員干部在工作中出現錯誤和偏差腐敗和墮落,就會對群眾造成不良影響和消極情緒,也會葬送自己的前程。因此,我們的群眾工作更難了,工作環境更復雜了。
3.新時期群眾工作方式多樣化。新時期由于工作環境的復雜化,利益集團多元化,群眾訴求多樣化,由追求物質享受和生存需求到追求精神滿足和民主要求,從衣食住行就學就醫到福利保障、房屋拆遷、企事業改革、分配制度、貧富差距等各個方面訴求。由此產生的沖突和矛盾都需要我們做好群眾工作,減少矛盾和沖突,這就要求我們從多角度全方位處理好群眾工作,工作方法就需要多樣化。
1.企業職工利益矛盾復雜多樣化。隨著企業改革的不斷深化,企業內部各種利益團體矛盾復雜多樣,企業形成了股東、企業、職工三方利益。在企業發展中,有共性又有矛盾,他們一方面有共同的利益追求,另一方面又有各自不同的具體利益和具體實現形式。三方利益相互糾纏,使企業內部矛盾不斷顯現。如企業“股東”與職工群眾之間的利益沖突、企業實際管理者與職工群眾的利益沖突、職工群眾之間的競爭與利益沖突等等。
2.領導干部的群眾意識弱化。部分企業領導干部群眾觀念弱化,不愿做深入細致的群眾工作,有的干部群眾工作的能力欠缺,不會做群眾工作。現在部分領導干部只注重企業股東、丟掉了群眾為先的優良作風,不能和職工群眾打成一片,榮辱與共,浮夸,飄在上面的傾向性不斷發生,開始嚴重。他們不愿深入基層實地考察了解職工群眾的所思所想,在職工群眾中威信降低,說話不靈,辦事不力。甚至有的個別領導愛搞花架子、形象工程,勞民傷財。部分年輕領導缺乏做群眾工作的基本經驗,理論水平較弱,政策理解宣傳能力較弱,把群眾工作等同與企業管理,不能深入了解群眾所思所想、急群眾之所急,只會粗暴的訓斥和處罰,缺乏心理疏導。
1.完善群眾工作機制。新時期的群眾工作任務繁重、情況復雜,必須建立群眾工作的長效機制,從制度上保證群眾工作落到實處。工作中,我們立足鎮情實際,不斷創新,積極探索構建旨在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具有親和力和感染力的群眾工作長效機制。探索建立了利益訴求表達機制,保障群眾意見的暢通表達。完善信訪形勢分析制度,有效地把握好信訪工作方向,提升工作整體水平。完善了責任追究制度,對案件解決當中出現的問題嚴格落實責任追究。認真落實領導接訪、領導包案等制度,綜合運用行政法律法規、經濟救助等多種手段徹底化解,最終實現息訴罷訪。同時,把群眾工作納入領導干部考核指標體系,與村“兩委”班子評價和干部獎懲任用掛鉤,從制度上保證群眾工作落到實處。
2.增強干部自身素質。要從思想上進行武裝,要很好地通過持續學習不斷地增強自己的本領和能力。認真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習黨的群眾路線、學習黨章,這是我們做好一切工作的看家本領,也是基層黨員干部必須普遍掌握的工作制勝的看家本領。對黨員干部來說,“思路就是出路”,思維方式決定他的工作風格、工作效率,這些都要從理論經典中來,從“看家本領”中來。
其次要聯系實際。平時工作中如果你的想法下級不認同,不是藐視你的職位和權威,而是因為你不具備讓他們信服的知識和能力。一個領導干部如果善于學習,能把上級精神和本地區本部門的實際結合起來,就會講真話,講新話,就會有感染力,就能鼓動你的手下和老百姓干事創業的熱情,反之,如果你只會上傳下達,沒有一句真正有用的話,沒有一句錯話,你領導的鄉鎮和部門,必定會僵化保守,毫無生機。第三,要落實在行動上。貫徹群眾路線,態度非常重要,一個行動比一打綱領都重要。行動不在于說,而在于做,要以實際行動讓群眾接受,讓基層群眾滿意。
3.提高組織群眾的能力。組織群眾是做好群眾工作的基礎。在利益關系越來越復雜的新時期,把人民群眾的意愿、要求和利益作為想問題、作決策、辦事情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把社會各領域和各群體的意見作為決策的依據,以決策的民主性、科學性贏得獲得最大多數群眾的擁護和參與。要感召和帶動群眾,不斷激發群眾執行決策的熱情,變指派命令為行為感召,變喊破嗓子為做出樣子。
4.提高溝通群眾的能力。溝通群眾是做好群眾工作的橋梁。而溝通的關鍵在于信任。首先,黨員干部要通過自己的工作業績來獲得群眾的信任,進而通過科學有效的工作方法加強與群眾的溝通。其次,黨員干部要深入了解群眾的心理和訴求,爭取把黨和政策“做”到群眾的心坎里。最后,要拓寬渠道,實現與群眾的平等交流。通過擴展溝通的有效途徑,增加群眾表達民意、建言獻策渠道,讓群眾話有地方說、事有地方辦、困難有人幫、問題有人管。
結束語:群眾工作是黨的全部工作的基礎。善于做群眾工作,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政治優勢,是我們黨取得革命、建設和改革成功的一大法寶。在新的歷史時期,做好群眾工作,繼續發揚我們黨的優良傳統、充分發揮我們黨的政治優勢,對于鞏固黨的執政地位、密切黨群干群關系、實現社會的和諧穩定和長治久安,對于完成我們黨面臨的艱巨任務,都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