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苗苗
2020年一場全球暴發的新冠肺炎疫情,其影響力巨大,對中國乃至全球經濟都造成了嚴重的影響與沖擊,為了保證經濟全面復蘇,政府推出了一系列的政策,有力的幫助企業工廠恢復正常生產。然而全球疫情問題、中美關系緊張等因素還在持續,已經導致市場環境越發復雜,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審計從業者面臨巨大挑戰。審計人員需要全面做好相關的工作,有力避免出現風險、保障工作圓滿完成,才能進一步促進企業快速發展,筆者就相關的審計問題提出自己見解。
經濟的快速發展推動了各行各業的創新,企業審計是保證企業全面發展的推動力,通過對各種風險的認知,全面融入經濟、技術、會計等專業知識,對企業相關的運行情況進行審計把關,實現企業健康良性發展。當下,市場競爭越發激烈,一點小失誤或審計工作完成不到位,都有可能導致企業運行的失敗,而審計工作則是通過對風險的防控,全面避免出現危害企業的行為,確保企業能夠有效發展,更好地維護企業市場利益。
1.綜合性和普遍性。審計是一項復雜的工作,在審計過程中,需要全面做好綜合性分析,才能從本質上發現問題。審計過程中的風險問題是不可避免的,審計風險受多方面影響,例如經濟范圍、審計素質等、環節問題、隱藏工程驗收、項目審計復核等。也就是說,任何一個因素的影響,均會導致審計結果的不穩定,不確定,讓審計風險具備綜合性和普遍性的特點。
2.偶然性。偶然性也是審計工作中的一個主要特征,因為客觀因素和主觀因素都是占比重要的因素,都可能影響審計風險的存在,一些復雜的審計工作,沒有得到相關人員的重視,審計人員在審計過程中粗心或意外,很可能會出現數字上的計算失誤,轉而造成審計工作紕漏,偶然性也有必然性,更具備多發性的特點。
3.潛在性。審計過程中由于各類工作人員的專業不同,往往會出現潛在的問題,專業水平或個人素質是審計工作的重要條件,如果缺少必要的保障,則會造成審計工作資料文件不完善、項目審計合作力度不夠等情況,使審計的風險不可控制,都合作不協調的因素導致了審計存在的潛在性風險加大。
4.可控性。風險雖然是一直存在的,但是通過一定的風險防范,能夠有效降低風險發生、規避風險影響,這需要科學的操作與執行,才能保證企業全面發展,審計更加精準。審計能夠采取的合理有效方法與措施是保證風險最小化的基礎保障,只有控制好風險的發生,才能提高審計效率和質量。
1.不完善的內部控制機制。我國有著優良的傳統文化與哲學,人情化是人們得以交往的基礎,在這樣的特殊文化背景下,很多事情都存在人情關聯,人情能夠保持企業更加具備凝聚力、號召力,但是,也有可能出現個人和人情凌駕制度之上的現象,一些制度就成為了擺設,不能起到約束管理作用。還有一些審計結果,在權力的影響下,很可能就造成了數字的不精準,無法進行決策使用,比如,國企干部分級制度嚴格,如果一個領導通過權力的影響說了一句話,那么,可能會導致話語權掩蓋審計專業人士分析的結果,審計結果的嚴謹性不夠。一些制度的缺失,正是導致審計不合理的成因,我國大部分企業內控機制都不完善,特別是一些企業的財務人員招聘和培訓不專業,企業審計風險和問題不可避免。制度職責區分不清可能導致企業內存在包庇、徇私、舞弊、受賄等行為,這樣的行為嚴重損害企業利益。
2.缺乏健全的法律法規體系。隨著市場經濟的全面發展,我國已頒布了很多規范制度,全面保證企業審計工作快速發展,但是,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卻存在政策文件瑣碎的問題,很多事情多部門管理,卻起不到保障作用,缺乏全面性、可操作性,不能針對審計工作中出現的問題,有效執行落地。企業審計工作中也缺少健全法律法規體系,往往會造成一些審計環節的失誤,審計弊端和風險的擴大。一些法律法規頒布的部門之間存在掣肘和沖突,也大大減弱了法律法規對審計工作的規范管控。
3.落后的企業審計方法與模式。歐美發達國家審計制度嚴格,其發展速度較快,而我國市場經濟發展的速度導致了審計工作的起步晚、技術不專業,審計工作傾向性較為明顯,往往是一些簡單直接方法,不能正確推論出企業的經營情況,比如統計抽樣、判斷抽樣等方法,其運用程度不同,結果也會不同。更多的依據個人的審計經驗和知識完成審計工作,對審計風險控制因素的考慮不足。這樣可能導致審計結果的多樣性、全面性和層次性缺乏。
1.更完善的事務所內部控制制度。審計工作要想全面發展,則需要通過依據國家法律法規創建獨立審計事務所,這樣,才能確保企業審計工作落實到位,獨立的審計事務所在執行任務過程中,應注意審計程序和質量控制,這樣,才能確保整體結果的精確性。工作過程中,需要留存好相關的環節流程底稿,并對分析和復核做好全面的考慮。事務所接到企業審計任務后,一般是業務委托方式,那么,事務所為了保證工作的落實,組織專家和負責人通過會議交流制定良好的計劃,保證計劃的可行性,根據不同的領域問題,重點方向難點,全面分析出審計風險,對相關的問題做好預判評估,然后根據審計的流程,派遣專業審計會計師完成重點難點審計控制,避免出現審計風險,達到控制審計風險的目的。
2.提供專業化的審計指導。審計事務所是國家注冊成立的專業機構,各注冊會計師在企業審計工作中,很有可能會遇到超出個人知識、經驗和能力范圍外的問題,這是各個行業不同經營方向決定的,因此,事務所應對相關的問題進行科學有效處理,為各行各業提供專業的服務,保證專業、高效、有針對性審計指導。也可能通過外聘請法律、經濟專家,幫助會計師判斷和解決問題,避免出現審計風險。
3.制定更科學合理的審計方案方法。進一步詳細規劃審計程序細節、技術方法、重點難點、分工職責和工作范圍,制定相應的方案,只有不斷學習先進審計技術、方法,依法依規來合理高效使用,才能保證企業審計科學精準。審計數據復核是多方面的,需要根據財務表象,進一步探測出更真實全面的企業財務狀況,挖掘出深層次問題和徇私舞弊貪污受賄問題。
4.提高事務所會計師的綜合素質。要不斷提高事務所會計師的專業性和個人素質,全面保證企業審計工作快速完成。人員的綜合素質要從多方面進行提高,加強培訓學習、知識技能培養等。這樣,才能在日常管理中做到公平、公正、講職責、講原則。
5完善審計監督機制。審計工作是各個單位共同的責任,需要事務所、企業、施工方等的全面配合,才能得以完成,保證企業良好利益。為進一步增強審計工作全面和準確性,需要有效強化審計監督。這樣,才能在工作中發現問題,對工作人員進行約束,避免出現違規違法操作行為。
審計工作存在各種風險因素,需要全面做好審計風險控制,才能避免出現問題,會計事務所更需要結合現實實際,全面發揮出專業知識功能與個人的經驗,及時采取措施有效應對,才能及時發現問題,保證企業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