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緒強WANG Xu-qiang;王飛WANG Fei;閆蹬杭YAN Deng-hang
(黃陵礦業有限公司一號煤礦,延安727307)
煤炭是我國的主體能源,也是最經濟和可清潔高效利用的能源?;诋斍笆澜缒茉锤窬趾臀覈茉捶A賦以及現實經濟社會需求,在未來相當長時間內,煤炭仍將是我國主體能源。鑒于全國煤炭企業各自所處區位南北不同、資源優劣不同、開采條件不同、規模大小不同、新老狀況不同及發展狀態不同等差異化的情況,各煤炭企業制定“十四五”發展規劃的重點肯定是不一樣的,但是大家面臨安全、高效、綠色、智能和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方向是相同的。我國煤炭企業尤其是大型煤炭企業,“十四五”發展規劃應重點突出“安全高效、綜合集約、綠色智慧、可持續發展”等要素,利用自身的產業優勢,逐步向清潔化、綠色化、智慧化、低碳化的方向轉型,從而實現煤炭企業的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
“十三五”期間,黃陵礦業一號煤礦始終堅持科技興企、人才強企戰略,不斷加大技術裝備投入和技術人才培養力度,為礦井安全高效和諧穩定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科技支撐和技術保障。礦井先后建成了較薄煤層、中厚煤層智能化無人開采工作面,在國內率先實現地面遠程操控采煤常態化,持續推動了智能化開采技術的創新升級;已建成萬兆工業以太環網,實現了井下主運輸皮帶、主排水泵、風井主扇、變電所等生產系統的地面遠程操控。目前黃陵一號煤礦“智能化礦井,智慧化礦區”建設已具雛形。本文以黃陵礦業一號煤礦“十三五”發展具體實踐為藍本,總結企業發展的具體做法和成功經驗,探析發展過程中存在的短板,并通過調查研究提出“十四五”規劃發展過程中應落實的改進舉措,助推企業高質量發展。
主要通過案例分析法、查閱資料法等進行研究分析。以黃陵礦業一號煤礦“十三五”發展具體實踐作為研究的典型和個案,通過對其具體做法調查研究,總結出可以推廣的經驗,查找出存在的不足,并提出相應的改進舉措。通過閱讀文獻、查閱資料和網上搜索等方式,參考了有關煤炭行業“十四五”發展規劃的文獻和重要論斷,為當前企業實現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指明了方向。
“十三五”期間,黃陵礦業一號煤礦通過落實加強安全高效礦井建設、科學實施災害超前治理、推廣智能化開采技術、實施產品結構升級和品牌戰略、深化精細化成本管控等多項舉措,礦井安全生產和經營管理等主要指標均創歷史最好水平。
1.2.1 始終把安全工作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全面實施安全高效礦井建設 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安全生產“紅線”要求,全面落實國家、行業和集團有關規定,統籌協調做好安全與生產、安全與效益的關系,堅守“安全為了生產、生產必須安全”的原則,始終把安全工作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通過全面實施人的安全行為治理,堅持“四治理一優化”(是指礦井通風與災害治理、安全生產標準化管理體系動態達標治理、安全生產環境治理、人的不安全行為治理、生產系統優化)與NOSA 安健環管理融合,營造了人人重視安全、時時防范隱患、事事有監督、處處反“三違”的安全氛圍;積極推進煤礦安全集中整治工作,對照安全生產整治工作任務清單,并以點帶面完善相關管理制度,夯實了礦井安全管理基礎,健全了礦井安全管控長效機制。在實際生產過程中,通過不斷優化生產布局、簡化生產系統,實施災害超前治理,礦井在安全管理、生產組織、成本管控、經營管理等方面均取得了優異的成績,順利實現了礦井安全高效生產。
1.2.2 以煤礦“五大災害”治理為重點,科學實施災害超前治理 深入開展瓦斯精準抽采技術研究,不斷完善瓦斯基礎參數數據庫,實現瓦斯分源分壓抽采,持續保障了“抽、掘、采”平衡,實現了瓦斯“零”超限;全面實施地質預測預報,加強對老空區、斷層等進行探查治理,堅持采用物探、鉆探綜合探查手段對掘進巷道進行超前水害預防,堅持對回采工作面含水異常區進行鉆探驗證和積水疏放,消除了水害隱患,杜絕了水害事故;堅持做好人工檢測與防滅火束管監測、光纖在線監測系統數據進行對比分析,確保了監測準確可靠,做到了防患于未然;開展綜采工作面超前及端頭支護技術研究,探索邁步自移式支架代替單體進行支護;全面實施NOSA 頂板“四色”管理,實現了頂板全生命周期管理,有效保證了礦井頂板安全。
1.2.3 全面推廣應用智能化開采技術,統籌做好安全生產與綠色發展的關系 積極探索和推廣應用智能化開采技術,在國內率先實現地面遠程操控采煤常態化,并成為技術標準的制定者、發布者,填補了行業空白,持續推動了智能化開采技術的創新升級;構件“三網一張圖”安全生產信息共享平臺,完成多項輔助系統智能化改造,已全面實現井下機房硐室的無人值守管理;積極與相關科研院所合作,探索煤礦智能精準開采技術、煤礦機器人巡檢技術研究,實現了由單一智能化采煤向生產過程全智能化的轉變。通過機械化換人、自動化減人、智能化無人、機器人巡檢,實現了減員提效。以守護青山碧水藍天凈土為目標,扎實推進環保工作,礦區煤矸石發電、礦井水復用、瓦斯發電、土地復墾、矸石山綠化治理等環保項目的高效實施,真正實現了治污減排、變廢為寶。
1.2.4 深化精細化成本管控各項舉措,實現了成本要素的全過程管控 持續健全成本控制模式,健全礦井、部門、區隊3 級成本制度體系,運用全面預算和定額對比分析,科學分解成本指標,實現了經營任務橫向分解到部室、縱向延伸到崗位的目標;通過實施事前預算管理、事中監管控制、事后考核兌現的管控模式,將成本管控與工資結算掛鉤,運用卓越績效考核、成本節超比例進行轉化,實現了成本全要素、全過程控制管理,形成了“建立體系-保障落實-監督評價-考核問責”的閉環管理體系,確保生產要素達到最優、成本控制實現最低、生產效率取得最好。
1.2.5 聚焦“三品”建設,實施品牌戰略和產品結構升級,實現產品利益最大化 堅持以市場為導向,通過細分市場需求、優化產品結構、改進生產工藝、提高產品質量和原煤入洗率,將市場、煤場和現場有機銜接。深化質量控制,積極推進“三品”建設和“三個質量”管理,以檢修質量保證工程質量、以工程質量助力產品質量,不斷提升品質、優化品種、強化品牌。根據市場情況,及時調整產品結構,堅持以配焦煤市場為主,不斷提高精煤的洗選量及冶金用煤銷售量,減少了動力煤銷量,打造了“黃靈一號”煤的金字招牌,保證了產品銷售渠道的暢通及市場份額的穩定,確保了礦井產品利益最大化。
“十四五”期間,煤炭企業將面對消費總量緩慢增長、進口煤大量涌入、低質劣質煤炭逐漸退出的市場現狀,我們需要進一步查找自身存在的問題,并進行分析提出可靠的整改舉措。
1.3.1 災害治理壓力日益嚴重 隨著開采深度的不斷增加和生產系統的不斷延伸,礦井瓦斯、水、頂板等賦存條件變得越來越復雜,煤層條件治理難度有所增加,但應對的手段仍較為單一,礦井災害治理壓力日益嚴重。
1.3.2 礦井采掘接續相對緊張 隨著礦井優質煤炭資源不斷開采,煤層厚度不斷變薄,開采強度的不斷增強,采煤推進度不斷增加。但由于地質條件的限制,目前綜掘工藝單進水平提升空間有限,礦井采掘接續相對緊張的問題亟需解決。
1.3.3 自主創新能力有待提高 目前礦井科技人才結構不夠合理,具有中高級專業技術職稱人員數量偏少、年齡偏大,基層高技能人才相對匱乏;礦井科技人員培養力度不強,礦井自主創新能力有待提高。
黨的“十九大”明確了新時代“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并要求加快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能源革命。面對新時代、新環境和新要求,我們要直面企業存在的問題,超前制定企業發展戰略和指標體系,堅決抓好“五個創新”工作舉措,助推企業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
繼續深化成本全面主動管控模式,以創建“產供銷”三網聯動智慧管理示范礦為契機,實時了解生產成本列支和銷售收入情況,做到“日清日結”,實現成本管控由精細化向精益化的過渡;推動循環經濟整體發展、固廢資源化利用以及井下回填技術研究,減少排矸征地、降低治理費用,實現“產量不增產值增”的目的;推進5G 技術與智能化礦井深度融合,開展工業機器人巡檢試點與推廣,發揮安全信息共享平臺集成作用,將現有西煤云倉系統與大市場平臺、GIS 一張圖、競拍交易平臺等系統串聯,探索形成上下貫通、產供銷互動的現代化管理模式,打造股份公司產供銷三網聯動智慧管理示范礦。
依托公司技術中心加快創新成果的轉化,以建設“智能化礦井、智慧化礦區”為目標,爭做行業標準的制定者。著力推進快速掘進盾構技術研究,提高掘進效率,減少人員數量,降低生產風險;加快推進“智能化+110 工法”、“智能化+N00 工法”研究與應用,全面實現智能化無煤柱開采;探索透明地質的大數據精準開采技術研究,形成透明化可視礦山,推進智能化開采由傳統的記憶截割向三維空間感知和自動截割轉變;推廣集成創新,加強遠程集控系統升級,實現輔助生產系統全智能化控制,確保智能化開采始終保持行業領先水平。
制定《NOSA 五星安健環風險管理推行工作指南》作為礦業公司NOSA 通用標準,總結、提煉和升級安全管理方法措施,制定新安全管理體系;以《經營管理標準化指導手冊》確保全面預算貫穿生產經營全過程,實現經營管理合規合法,維護經營管理秩序;以先進理念為指引,以制度建設為保障,對標先進、改革創新,建立科學合理、協調高效的工作運行管理機制,總結經驗做法,補齊短板弱項,自覺培育管理創新精神,打造管理創新亮點,筑牢高質量發展堅實根基。
落實“三項”機制改革,優化人力資源結構,科學合理定編定員,使人員總體結構更趨合理,全員工效達到行業領先水平,最大限度節約人力成本;不斷簡化生產系統,優化施工工藝,實現合理集約化生產,實現效益最大化,激活礦井發展內在動力;持續推進礦井“三品”建設,致力于生產標準化的煤炭產品,不斷提高黃陵煤的品質滿意度、市場知名度和品牌含金量,提高黃陵煤溢價能力,助推礦井在市場競爭中始終占領主動地位。
持續深化“黨建+3+X”工作模式,將黨建工作融入安全、生產等中心工作,用礦井改革發展成果檢驗黨組織的工作和戰斗力;固化黨支部標準化建設模式,促進黨支部達標創優,充分發揮戰斗堡壘作用;積極運用“三項機制”,嚴把選人用人政治關、品行關、能力關、作風關、廉潔關,建立后備人才庫,充分調動管理人員干事創業積極性;扎實推進“五位一體”廉政文化建設,運用智能化廉政教育基地,營造風清氣正的良好政治生態。
一個企業要實現可持續發展,必須要有長遠的戰略規劃。作為國有大型煤炭企業,我們應了解世界能源市場格局的大變化,樹立強烈的危機意識和抵抗各類風險的堅定信心,面對新時代、新環境和新要求,我們要在了解“外情”的基礎上,對企業“內情”進行全面診斷,始終堅持安全、高效、綠色、智能和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方向。本文客觀全面的回顧了黃陵礦業一號煤礦“十三五”發展具體實踐,在總結經驗的同時分析了存在的不足,并且提出了企業“十四五”實現高質量發展的“五個創新”具體舉措,為企業下一步實現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指明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