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婷



摘要:文章基于梁格法理論,運用Midas軟件建立梁格法模型,將其與傳統計算方法進行對比,并以百特林大橋為背景,分析連續T梁斜交角度及混凝土收縮對其受力的影響。研究結果表明:選用合理正確的模型參數,梁格法模型計算的數據與傳統計算方法結果差別較小,滿足工程計算要求;適當增大角度可減小T梁支承處剪力,邊梁端部支反力對于角度的變化敏感,角度增大,支反力減小;主梁混凝土收縮效應不利于其結構受力,需要嚴格控制每片梁之間齡期差別,提高主梁養護質量。
關鍵詞:梁格法;Midas;斜交角收縮效應
0 引言
20世紀后半葉,我國橋梁建設隨著國力的增加發展迅速。橋梁運營期間狀態是否良好,不僅依靠后期橋梁的管養工作,也不能忽視橋梁本身設計以及施工中的質量控制。
本文由梁格法計算理論,建立百林特大橋有限元模型,比較傳統計算方法與梁格法模型的計算結果,同時,從設計以及施工方面考慮,分析不同斜交角度以及施工齡期對于橋梁受力的影響,為以后橋梁的維護周期以及橋梁健康狀況分析提供參考。
1 梁格法原理及參數選取
梁格法原理是根據結構性質和特點來列出劃分,用與之相匹配的框架來替代上部結構,每個與之匹配的梁體的抗彎、扭(剛度)可以直接匹配到該框架上,且實際上部結構的受力(橫軸向)和變形可以通過該框架分析計算就能得到[1]。
對于此橋計算示意圖見圖1。在計算模型中,虛擬橫梁的截面寬度b取為主梁間距一致[2],彈性模量E取為與主梁一致。取T形邊主梁的翼板平均厚度為t[3],以中橫隔梁為中心線,向兩側各延伸l/2(l為相鄰橫隔梁的間距)作為T形橫隔梁的翼板寬,得到橫橋向的T形截面對T形橫隔梁的受壓翼板有效作用寬度λ進行計算[4]。再計算頂板寬度為(2λ+δ)的T形截面??箯潙T矩IY和單寬抗彎慣矩JY=IY/l。最后虛擬橫梁的截面高度h可取為式(1):
2 工程概況及有限元模擬
本文以百林特大橋為工程背景,此橋為簡支轉連續T梁橋,橫向為預制T梁,梁之間以混凝土作為后澆帶,橋面設置約18cm厚的現澆面層,一聯為(3×40)m。具體見圖2~3。
根據圖紙所給數據以及梁格法建模要求,運用Midas軟件建立百林特大橋有限元分析模型,選取其中一聯(3×40)m來作為分析對象,離散成500個節點,521個單元,每跨T梁建立5道橫向聯系,虛擬橫梁彈模與縱梁相同,寬度取縱梁間距。模型如圖4所示。
選用“剛接梁法”以及“G-M法”求橫向分布影響線豎標值,以此驗證梁格法模型的準確性,前者按照力法原理建立力法方程,通過簡單編程即可求解,后者通過解析式就可求解[5]。有限元模型的計算橫向分布系數計算公式如式(2)所示:
根據表1所示,由于“剛接梁法”以及“G-M法”所得的橫向分布系數總體偏大,這樣會在設計上使主梁尺寸及用料增加,就算在有限的范圍內對安全性有所提升,但不經濟,對于使用資源有部分的浪費。而且梁格法與前兩種方法相比,總體趨勢相近,差值較小,其精度完全可以滿足工程計算需要。
[HS(4]3 連續T梁橋受力分析
3.1 斜交角度
為了研究連續T梁斜交角度不同其受力特點,以百特林大橋為背景分別建立斜交角度0°為基準,以5°依次遞增的T梁梁格模型。
根據下頁圖5所示,兩種荷載作用下,最大正、負彎矩變化均較為平穩,恒載作用下,主梁最大負彎矩值大于正彎矩值,說明斜交角度對于彎矩影響較小,且恒載作用下以負彎矩控制為主。
對于斜交梁橋來說,主梁端部受力較為重要,現提取端部剪力值以及支反力,計算結果見圖6、圖7。
(1)由圖6數據表明:在恒載作用下,主梁梁端剪力值總體變化趨勢一致,呈現先下降后上升的趨勢,剪力值與斜交角度呈反比,說明斜交角度<25°時,斜交角度增大,T梁支承處剪力減小;斜交角度>25°時剪力會有明顯上升的趨勢。
(2)從圖7顯示的數據來看,2#主梁與3#主梁支反力變化趨勢均先增大后減小,且數值較為接近;1#主梁支反力相較于其他主梁支反力,偏差值較大,且斜交角度增大,支反力下降更為明顯,說明邊梁端部支反力對于角度的變化敏感,角度增大,支反力減小。
3.2 混凝土收縮效應
為了研究混凝土收縮效應影響,需要首先確定合理的收縮預測模型?,F參考相關文獻研究成果[6],選取GL2000預測模型,其使用范圍廣泛,且計算公式也較為簡單通用。收縮應變函數表達式式(3)如下:
通過Midas軟件中用戶自定義收縮函數模型,建立百特林大橋有限元模型。為了數據表現出明顯的變化,現分析預制主梁在15d、25d、35d齡期差下其軸力情況(見表2)。
根據表2計算結果,相同齡期差下,從邊梁到中梁,軸力不斷增大,最大增幅為79.5%;同一片梁,隨著齡期差增加,軸力值也相應提高,最大達到了947.68kN,換算后其拉應力值接近1MPa,故應適當減小主梁之間的齡期差,降低因齡期差過大產生的影響。
現將齡期差25d模型提取,改變主梁拼裝時差,計算結果見圖8。
由圖8數據可知,同一片梁,主梁拼裝時間增加,其收縮導致的軸力值不斷減小;相同拼裝時間,收縮產生的軸力對于中梁影響更大。
綜上所述,在進行主梁預制時,要嚴格控制每片梁之間的齡期差,降低其對于結構受力的影響,同時也可延長拼裝時間,控制主梁養護質量來達到目的。
4 結語
(1)對于T梁梁橋來說,“剛接梁法”以及“G-M法”屬于偏安全的計算方法,對于工程計算來說,梁格法計算滿足要求,且可在一定程度上方便設計人員對橋梁設計結構及材料的優化。
(2)以百特林大橋為背景,在恒載作用下,其T梁受力以負彎矩為主,斜交角度<25°時,斜交角度增大,T梁支承處剪力減小,邊梁端部支反力對于角度的變化敏感,角度增大,支反力減小。
(3)施工過程中,要嚴格控制每片梁之間齡期的差別,控制主梁養護質量,降低混凝土收縮對結構受力的影響。
參考文獻:
[1]劉志宏,張 明,黃宏力.梁格法在橋梁結構分析中的應用研究[J].建筑技術開發,2019(14):1-3.
[2]姚玲森.橋梁工程(第2版)[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8.
[3]竇麗云,董 軍,李 瑋.基于剛接板梁法求解荷載橫向分布的計算機輔助分析[J].西南林學院學報,2006,26(2):80-82.
[4]張玥.G-M法解析公式在T形梁橋橫隔梁彎矩計算中的應用[J].內蒙古科技大學學報,2011(3):274-277.
[5]JTG3362-2018,公路鋼筋混凝土及預應力混凝土橋涵設計規范[S].
[6]張文遠,王朝鋒,王 龍.先簡支后結構連續T梁主梁間不均勻收縮效應分析[J].鹽城工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9,32(1):6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