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賓
(安徽省合肥市一六八中學 230601)
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在學習過程中的參與狀態和參與度是影響教學效果的重要因素,在具體課堂教學中應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包括思維的參與和行動的參與,使學生始終處于主動探索問題的積極狀態,從而培養思維能力.下面就以2019年全國Ⅰ卷理科選擇題第10題課堂教學為例.
例已知橢圓C的焦點為F1(-1,0),F2(1,0),過F2的直線與C交于A,B兩點,若|AF2|=2|F2B|,|AB|=|BF1|,則C的方程為( )

分析本題主要檢驗學生能否對圓錐曲線相關知識做到靈活運用,考查考生的化歸與轉化能力,運算求解能力,注重對數學運算、邏輯推理等數學核心素養的考查.
在選擇、填空題中,盡量避免用代數方法解決圓錐曲線問題,不僅費時、費力,而且影響考生的考試情緒,應該試著尋找圖形中的幾何關系,有時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所以在平時的教學中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多思考,多質疑,多途徑解決圓錐曲線問題.對于此題的講解我首先和學生們一起給出了我的解答過程.


得到答案并不是解題教學的目的,對于很多同學可能只是機械地接受,并沒有主動地思考.所以此時我告訴學生對于這題我是觀察圖形中△AF1F2和△AF1B兩個三角形有一公共角,利用他們的余弦值相等建立方程來解決問題的.那么還有沒有其他的解題思路呢?歡迎同學們說出你們的想法?我給予學生們兩分鐘的思考時間后有學生甲舉起了手,我立即請他講述他的思路.

對于學生甲的解法我給予了極大的肯定和表揚,只為激起其他同學思考和回答的熱情,此時學生乙自告奮勇地說自己還有有其他解法.


到此為止,課堂氣氛達到了一個小的高潮,喚起了同學們極大的熱情,不斷有學生爭先恐后地舉手,其中有位同學說也可以由B作BN⊥x軸于N點,利用△AOF2~△BNF2來求得B點坐標,還沒等該同學說完,班級同學不約而同地說,這方法和前面的方法是一致的啊.這個時候作為老師我給予了這位同學我的表揚:上課認真聽課,認真思考,活學活用.也對其余同學說既然你們覺得方法相同,那你們還有什么不一樣的方法嗎?

學生丙站了起來,說可以用面積相等,同學們都安靜了下來,我們一起來看聽學生丙的方法.

一千個眼中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一位學生都是寶藏,只要我們愿意去挖掘,總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