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群 指導教師:林為華
(福建省莆田市莆田擢英中學 351100)
試題的命制把數學的美和女神的美結合在一起了,人們在感受維納斯美的同時,可以直接體會到數學的美.維納斯之所以美是因為她身體的結構比例符合黃金分割比例,黃金分割比例也因此而火了.
該試題是“以美育人”的體現,它要求教師在今后的的教學中,學生在今后的學習中,不僅要關注數學計算,更要讓來源于生活的數學不能與生活脫節,變成枯燥的計算和抽象的圖形,要讓數學回歸生活,融于生活,讓學生在美的生活中發現數學的美,用美的數學創造美的生活.
但是我們從應試角度來說,學生直接從美的角度會直接選B.所以高考命制試題時,如果加入多方面的元素,學生就可以有多維的切入點,這樣有利有弊.因為多方面均可以切入題目時,使得數學真正要考查的核心素養是否沒有具體地呈現出來,值得深思.從命制角度,是否可以對選項進行調整,讓應試的目的更加的明確,或者更為貼近數學素養的命題.選擇題凸顯思維的靈活性,但也使得應試技巧有了很好的發揮空間,在《全國卷高考數學的分析與應對》一書中以全國卷高考數學題目為例,梳理了應對選填題的解題策略.
選一個例子來作為說明:

A. 11 B. 5 C. 7 D. 9

故A錯.
同樣的方法方式也可以檢驗當ω=9時,結論成立.
此題以三角函數為載體,綜合考查函數的各種性質,特別是周期性和單調性之間的關系,凸顯思維的嚴謹性.但這個解法卻把一個復雜的推理過程變成一個驗證的過程,使得考查的東西沒有得到較好的體現.
改編1:改為填空題
改編2:A. 11 B. 12 C.10 D. 9
維納斯身高這一題,就是數學在生活場景中的應用.數學是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的.但很多人在純粹的數學理論學習中,逐漸迷失.教師在教學中,更在乎的是解題、做題,而忽略了數學的本質絕不是“題”;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忽略了數學與生活的趣味,只是單一地把做題得分當成升學的敲門磚.如此一來,數學離生活越走越遠,無論老師還是學生,都應該主動去拉近數學和生活的距離.
這道題,網紅解法也是非常多的.有的考生根據西方女性的一般身高推斷維納斯的身高在175厘米左右,有的學生涉獵較廣,自身就知道維納斯的身高,而更有趣的是有的根據自己的偶像明星的腿長與身高數據直接作答,也都答對了.這些都不能算“歪門邪道”,很多考生一拿到題就是一個“算”,在競爭中扭曲了解決大于解答的關系,其實,調動各種思維,解決問題,才是一個人面對問題時的正確打開方式.
當然也有一部分人質疑這是考查常識還是考數學.高考突出的是數學的應用價值,甚至很多題目選擇真實的實際背景,這樣很容易導致一個問題,就是有人了解得越多,對有些題目就占據了一些優勢.比如如下題目,同學們就會直接得到答案.
例題:根據相關地震知識可知,地震的里氏級數y與地震中釋放的能量x滿足對數函數關系y=logax(a>0且a≠1).2008年5月12日汶川里氏8.0級地震釋放的能量大約是1976年唐山里氏7.8地震釋放的能量的2倍.據此推算:若地震里氏級數每增加一級,則地震中釋放能量將變為原來的( )倍.
A.10 B.16 C.32 D.64
如何修改,可以避免呢?

A. 1010.1B. 10.1 C. lg10.1 D. 10-10.1

解答設太陽的星等是m1=-26.7,天狼星的星等是m2=-1.45.
由題意可得:

故選A.
維納斯的身高,這一題根本就不是什么“偏、難、怪”題,就是簡單的比例問題放置到了“維納斯身高”這一應用場景中.試題更生動,更鮮活,來源于生活,貼近生活.試想如果命題人將這題變成線段長度,即線段長度的比例問題,這道題可能就不會成為網紅題了.高考是教學的指揮棒,像這樣既有人文特色,又貼近神火的數學命題,將形成未來的一種數學教學大趨勢.在學習數學的時候,不能僅僅依靠書本,更不能搞題海戰術,這些已經遠遠不能滿足未來數學的學習.學生在學習之余,要多走進生活,培養綜合能力.
命制人在此題中要考查的應是數學核心素養中的“數學運算”,按照比例來進行估算,是數學能力的一種體現.設置“維納斯”來考查近似值,文化背景設置得很好.但是考生解題的時候會從多方面來進行切入點,弱化數學素養的考查.所以我們可以對選項做如下的修改:
A.171cm B. 173cm
C. 175cm D. 177cm
解析從頭到脖子的長度略大于頭到咽喉的長度,從肚臍到腳底略大于腳長,則不足近似值>106×0.618+106≈171.5,選A.